說無垢稱經
說無垢稱經顯不思議方便善巧品第二
爾時,廣嚴城中有大菩薩,離呫毘種,名無垢稱,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於諸佛所深殖善根,得妙辯才、具無生忍、逮諸總持、遊戲神通,獲無所畏摧魔怨力。入深法門善於智度,通達方便大願成滿,明了有情意樂及行,善知有情諸根勝劣。智度成辦,說法淳熟,於大乘中決定修習,於所作業能善思量。住佛威儀,入心慧海,諸佛咨嗟稱揚顯說,釋、梵、護世常所禮敬,為欲成熟諸有情故,以善方便居廣嚴城。具無盡財,攝益貧窮、無依、無怙;具清淨戒,攝益一切有犯有越;以調順忍攝益瞋恨、暴嫉、楚毒;以大精進攝益一切懈怠懶惰;安住靜慮、正念解脫、等持等至,攝益一切諸有亂心;以正決擇攝益一切妄見、惡慧。雖為白衣而具沙門威儀功德,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雖服寶飾而以相好莊嚴其身、雖現受食而以靜慮等至為味、雖同樂著博弈嬉戲而實恒為成熟有情、雖稟一切外道軌儀而於佛法意樂不壞、雖明一切世間書論而於內苑賞玩法樂、雖現一切邑會眾中而恒為最說法上首。
那时,广严城中有一位大菩萨,出身离呫毗族,名叫无垢称。他曾经供养过无量诸佛,在诸佛座下深深种下善根,获得无碍辩才,证得无生法忍,掌握一切总持法门,自在运用神通威力,具备无所畏惧降服魔怨的能力。他深入佛法奥义,善用智慧度化众生,通达种种方便法门,圆满成就宏大誓愿。他能清楚了知众生的心意喜乐与行为习性,善巧辨别众生根器的利钝差别。智慧修行已经圆满,说法教化纯熟无碍,坚定修行大乘法门,对所行事业都能善加思量。安住佛陀威仪,深入智慧大海,受到诸佛赞叹称扬,帝释天、梵天王、护世四天王都常来礼敬。为了成熟一切众生,他以善巧方便居住在广严城。拥有无尽财富,救济贫苦无依之人;持守清净戒律,度化一切破戒犯戒者;以调柔安忍化解众生的嗔恨、嫉妒与恶毒;以勇猛精进对治众生的懈怠懒惰;安住禅定正念,以解脱三昧摄受一切散乱心者;以正法抉择破除众生的邪见与恶慧。虽示现在家形象却具足出家威仪功德,虽身处世俗却不贪恋三界,虽有妻儿却常修清净梵行,虽有眷属却乐于独处远离。虽佩戴珍宝璎珞却以三十二相庄严其身,虽现受饮食却以禅定三昧为真味,虽参与棋戏娱乐却始终为度化众生,虽遵循外道礼仪而心向佛法不退转,虽通晓世间学问而乐于修习佛法妙义,虽现身市井聚会却常为说法第一人。
為隨世教於尊卑等所作事業示無與乖,雖不希求世間財寶,然於俗利示有所習。為益含識遊諸市衢、為護群生理諸王務、入講論處導以大乘、入諸學堂誘開童蒙、入諸婬舍示欲之過,為令建立正念正知遊諸伎樂。若在長者,長者中尊為說勝法;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斷其貪著;若在剎帝利,剎帝利中尊教以忍辱;若在婆羅門,婆羅門中尊除其我慢;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若在內官,內官中尊化正宮女;若在庶人,庶人中尊修相似福殊勝意樂;若在梵天,梵天中尊示諸梵眾靜慮差別;若在帝釋,帝釋中尊示現自在悉皆無常;若在護世,護世中尊守護一切利益安樂。
为顺应世间教化,在尊卑人等所做事业中示现无有违逆。虽不希求世间财宝,却对世俗利益示现通晓。为利益众生游走街市,为护佑群生处理王务,入辩论场所引导大乘,进学堂开导童蒙,入淫舍展示欲患,为使建立正念正知而参与伎乐。若在长者中,则作为长者之尊宣说殊胜法;若在居士中,则作为居士之尊令断贪执;若在刹帝利中,则作为刹帝利之尊教忍辱;若在婆罗门中,则作为婆罗门之尊除其傲慢;若在大臣中,则作为大臣之尊教以正法;若在王子中,则作为王子之尊示忠孝;若在内官中,则作为内官之尊教化宫女;若在庶人中,则作为庶人之尊令修相似福与胜解;若在梵天中,则作为梵天之尊示禅定差别;若在帝释中,则作为帝释之尊示现自在皆无常;若在护世天王中,则作为护世之尊守护一切利益安乐。
是無垢稱以如是等不可思議無量善巧方便慧門饒益有情,其以方便現身有疾。以其疾故,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諸王子并餘官屬無數千人,皆往問疾。
无垢称菩萨以如此种种不可思议的无量善巧方便智慧法门利益众生。他运用方便示现患病之相。因其示疾之故,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等,以及众多王子和其他官员属僚,共计数千人,都前往探问病情。
時無垢稱因以身疾廣為說法,言:「諸仁者!是四大種所合成身,無常、無強、無堅、無力。朽故迅速,不可保信,為苦、為惱、眾病之器,多諸過患、變壞之法。諸仁者!如此之身,其聰慧者所不為怙。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浮泡不得久立、是身如陽焰從諸煩惱渴愛所生、是身如芭蕉都無有實、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為虛妄見、是身如影從業緣現、是身如響屬諸因緣、是身如雲須臾變滅、是身如電念念不住、是身無主為如地、是身無我為如水、是身無有情為如火、是身無命者為如風、是身無有補特伽羅與虛空等、是身不實四大為家、是身為空離我我所、是身無知如草木等、是身無作風力所轉、是身不淨穢惡充滿、是身虛偽雖假覆蔽飲食將養必歸磨滅、是身多患四百四病之所集成、是身易壞如水隧級常為朽老之所逼迫、是身無定為要當死、是身如怨害周遍毒蛇之所充滿、是身如空聚諸蘊界處所共合成。
当时,无垢称借着身患疾病的机会广泛说法,说道:各位仁者啊!这个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和合而成的身体,是无常、脆弱、不坚固、无力的。它衰败迅速,不可信赖,是痛苦、烦恼的容器,充满各种过失和缺陷,终将毁坏。各位仁者啊!像这样的身体,明智的人不会依赖它。这身体就像聚积的泡沫无法抓取,像水上的气泡不能持久,像阳光下的幻影由烦恼贪爱所生,像芭蕉树一样没有实质,像幻象一样从颠倒妄想中产生,像梦境一样是虚妄的假象,像影子一样随业缘显现,像回声一样依赖各种因缘,像云朵一样转瞬消散,像闪电一样刹那不停。这身体没有主宰如同大地,没有自我如同流水,没有情识如同火焰,没有寿命如同清风,没有补特伽罗(个体)如同虚空。这身体虚妄不实,以四大为家;这身体本质空寂,远离我和我所;这身体没有知觉如同草木;这身体不能自主,随风力转动;这身体不净,充满污秽;这身体虚假,虽然靠饮食维持终究磨灭;这身体多病,由四百零四种疾病组成;这身体极易坏灭,如水泡阶梯常被衰朽逼迫;这身体终归死亡;这身体如同怨敌,充满毒素;这身体如同空村,由五蕴、十八界、十二处和合而成。
「諸仁者!於如是身應生厭離,於如來身應起欣樂。所以者何?如來身者,無量善法共所集成,從修無量殊勝福德智慧所生,從修無量勝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所生,從修慈悲喜捨所生,從修布施、調伏寂靜戒、忍、精進、靜慮、解脫、等持等至、般若、方便、願、力、智生,從修一切到彼岸生,修六通生,修三明生,修三十七菩提分生,修止觀生,從修十力、四無畏生,從修十八不共法生,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從修諦實不放逸生,從修無量清淨業生。
「諸仁者!如來之身功德如是,汝等皆應發心求證。汝等欲得如是之身、息除一切有情病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是無垢稱為諸集會來問疾者如應說法,令無數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說無垢稱經卷第一
CBETA 编码:T0476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