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莊嚴論經
我先礼敬最尊贵的佛陀,超越欲望脱离三界;
也敬仰一切智者的甘露妙法,
以及八辈圣众——清净无染的僧团:
富那胁尊者、弥织等诸位论师,
萨婆室婆僧众,如牛王般的正行者。
这些大论师们,我们都至心尊崇。
现在我将依次阐释《庄严论》,
使听闻者获得满足,由此生起众善。
应归依与不应归依的,
应供养与不应供养的,
其中善恶差别相,应当详细分别说明。
据说:我从前听说,乾陀罗国有一群商人到摩突罗国做生意。到达该国后,那里有一座佛塔。商队中有一位优婆塞,每天都去那座塔恭敬礼拜。在通往佛塔的路上,有许多婆罗门看见优婆塞礼拜佛塔,都一起嘲笑他。后来有一天,天气非常炎热,这些婆罗门吃完饭后四处闲逛消遣,有的在路上,有的站在门边,有的在洗澡,有的在涂香,有的走动,有的坐着。这时优婆塞礼拜完佛塔返回,婆罗门看见他就喊:“来,优婆塞,过来坐。”他们对优婆塞说:“你现在怎么不认识摩醯首罗、毗纽天等神明却向他们致敬,反倒去礼拜佛塔,难道不觉得麻烦吗?”优婆塞立刻回答说:“我只知道世尊的一点点功德,所以敬仰礼拜。不知道你们的天神有什么功德,竟想让我向他们行礼?”婆罗门听了这话,瞪眼呵斥:“愚痴的人!你怎么不知道我们天神的神圣功德,还说出这种话?”婆罗门随即说了一首偈:
阿修罗的城池,高大显赫有三重城墙,
高悬在虚空之中,男女充满其中,
我天神弯弓射箭,远远命中那城池,
一念之间全部烧毁,如同烈火焚烧干草。
当时在家居士听完这首偈颂,放声大笑说道:这样的事我实在看不上眼,心里并不敬重。也用偈颂回答道:
生命如同叶上露珠,有生终将消逝,
为何明智之人,还要以弓箭施加残害?
这时,众婆罗门听到这首偈颂后,齐声呵斥优婆塞说:你这愚痴之人,那阿修罗拥有强大力量,专做恶事,我们天神的威德之力能将其消灭,为何说他们没有智慧?优婆塞受到呵责后,长叹一声,说出偈言:
明智之人细察善恶,勤修善行获大福报,来世自得安乐。为何反将罪过视作功德?邪见滋长而赞恶为善,由此恶业必招未来剧苦。
那些婆罗门听到这话后,瞪大眼睛举起手臂,愤怒地卷起袖子,气得浑身发抖说道:你这愚痴不祥之人,不恭敬这些天神还能恭敬谁?这时优婆塞神情安详从容说道:我虽独自一人,但贵在申明正理,不该仗势结党争辩。随后优婆塞又说偈言:
你们所供养的,
凶残好杀生者,
若侍奉他们,
以为是功德,
那么也该恭敬,
狮子及虎狼,
它们伤人害命,
恶鬼罗刹等,
愚人因畏惧,
对它们生恭敬。
有智慧的人,
应当深观察,
若不行残害,
方可生恭敬。
具足功德者,
终无害他心,
常行诸恶者,
无不毁伤命。
不能善分别,
功德与过恶,
对功德生恶念,
对过恶反生敬。
残暴逼迫者,
凡愚反尊崇,
善德具足者,
却遭轻贱心。
世间皆颠倒,
不识应敬者,
乾陀罗所生,
能辨善与恶。
因此信如来,
不敬自在天。
那时婆罗门听完这话,立刻说道:咄,乾陀罗!你出身什么种姓、有什么德行,竟敢称为佛?当时优婆塞以偈颂回答道:
从释迦族王宫出家,圆满证得一切智慧,
所有过失尽皆断除,一切善法无不具足,
于诸众生恒常利益,从未间断救济度化,
彻悟诸法真实体性,通达一切甚深妙理,
如此无上大觉悟者,故尊称为佛陀。
那时,婆罗门们又诵出偈语:
你说佛是大仙人,应当做些逼迫恼害之事,
在这阎浮提世界,有瞻默、监持陀、
婆塞、婆私吒、提释、阿坻耶,
这些著名的大仙人,名声世间皆知,
能念诵强大的咒语,摧毁诸多国土。
你名为佛大仙人,也该施展这样的咒术,
你佛具备大威德,应当行逼迫恼害之事,
若不作咒术伤害,怎能称为大仙人?
那时优婆塞不忍心听到那些诽谤的话语,用手捂住耳朵,说出偈言:
切莫口出恶言,妄说佛陀有咒术,
诽谤无上至尊者,来世必受大苦报。
那时婆罗门又诵出偈颂:
佛祖若无咒术,怎称具大威力,
若无降伏之力,何以名为大仙?
我只道出实情,为何反遭诽谤?
众婆罗门闻言,拍掌大笑道:
痴人执迷不悟,必败无疑。
这时在家居士对婆罗门说:你别奇怪发笑!你说如来没有大功德也没有大力量,这是虚妄之言。如来确实具备大功德力,永远断除了咒术之根,再也不会做恼害众生的事。你现在仔细听!我来为你解说。随即说出偈颂:
由于贪嗔痴的缘故,便造作恶毒咒术,
当结下恶咒之时,恶鬼借其言语,
对罪业众生施加迫害。
佛陀断除贪嗔痴,以慈悲广利众生,
永断恶咒根源,唯行一切善法,
因此世尊佛陀,全然无有侵害,
凭借大功德力,救度无量苦难,
你今为何妄言,佛陀无大威德?
那时,婆罗门们听完这首偈语,愤怒之心平息下来,对优婆塞说道:我们现在想请教几个问题,请不要生气。喂,优婆塞!佛陀如果没有恶咒,凭什么接受他人的供养?既不能伤害他人,又不能带来利益,凭什么被称为大仙?优婆塞回答:如来心怀大慈悲,绝不会用恶咒伤害众生,也不为利养之事,只是为了利益众生才接受供养。随即说偈言:
心怀大悲怜悯众生,始终渴望解除苦难,
目睹众生遭受折磨,更甚于自身痛苦,
为何还要结下恶咒,行伤害他人之事?
众生本性即是苦痛,生老病死逼迫不断,
如同疮口撒上燥灰,怎能再添更多伤害?
恒常施以清凉法雨,平息种种热恼煎熬。
那些婆罗门听完这番话后,随即低头思索这些话:这确实是好事。心中渐渐生起信意。你犍陀罗善于辨别殊胜之处,能信受此法实属稀有!因此赞叹你。犍陀罗之名并非虚设,所谓犍陀即是持义,能持善去恶故得此名号。随即以偈颂说道:
能够守护这片土地的,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男子汉,
男子汉中最为杰出的,才是真正的健陀罗勇士。
这时优婆塞心中想道:这位婆罗门心中已有信解之意,可以成为法器,我应当再为他详细解说佛陀的功德。优婆塞面露和悦之色说道:见你对佛法生起信心,我十分欢喜。如今有幸请你听我说几句话,功德与罪过你应当仔细思量。随即诵出偈言:
观察佛陀的功德,一见便能满足,
持戒、闻法、禅定与智慧,无人能与佛陀相比。
众山之中须弥山最高,江河之中大海最广,
世间天界人间,没有谁能超越佛陀。
佛陀能为一切众生,承受所有苦难,
必定让他们获得解脱,永不放弃舍弃。
有谁皈依佛陀,却得不到利益?
有谁皈依佛陀,而不获得解脱?
有谁遵循佛陀教法,却不破除烦恼?
佛陀以神通威力,降伏一切外道,
美名远扬四方,遍满十方世界。
唯有佛陀如狮子吼,宣说诸法无我,
所说永远中道,不落两边极端。
天上人间皆如此说,
不能善加分别,烦恼业报纠缠。
如来涅槃之后,各国兴建塔庙,
庄严世间,犹如虚空繁星。
因此应当知道,佛陀是最尊胜者。
婆罗门们听了这些话后,有的生起信心,有的出家修行,有的证得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