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世間淨眼品第一之二
復有釋提桓因,於三世佛出興住滅決定大智念喜法門,而得自在;普稱滿天,於眾生色、如來色身諸功德力清淨法門,而得自在;慈眼天,於平等慈雲蔭覆法門,而得自在;寶光稱天,於眾光色具足念佛普勢法門,而得自在;樂喜髻天,於觀眾生業報法門,而得自在;樂念淨天,於諸佛國具淨法門,而得自在;須彌勝音天,於觀世間生滅法門,而得自在;念智慧天,於起當來菩薩諸行化眾生因超念法門,而得自在;淨華光天,於一切天娛樂法門,而得自在;慧日眼天,於諸天處教化流通善根法門,而得自在。
又有释提桓因,对于过去、现在、未来诸佛出现、住世、涅槃的确定大智欢喜法门,获得自在;普称满天,对于众生色身与如来色身种种功德力的清净法门,获得自在;慈眼天,对于平等慈云荫覆众生的法门,获得自在;宝光称天,对于种种光明色相圆满具足的念佛普遍威势法门,获得自在;乐喜髻天,对于观察众生业报的法门,获得自在;乐念净天,对于诸佛国土清净庄严的法门,获得自在;须弥胜音天,对于观察世间生灭现象的法门,获得自在;念智慧天,对于发起未来菩萨种种修行度化众生的因缘超胜忆念法门,获得自在;净华光天,对于一切天众娱乐的法门,获得自在;慧日眼天,对于诸天处所教化流通善根的法门,获得自在。
爾時,釋提桓因承佛神力,遍觀三十三天眾,以偈頌曰:
那时,天帝释提桓因借助佛陀威神力,遍观三十三天所有天神,用偈语说道:
「若念一切三世佛,廣能觀察佛境界,
諸佛國土成敗事,以佛神力皆悉見,
佛身清淨滿十方,妙色無比應一切,
光明照耀最殊特,具足廣稱如是見,
本修方便大慈海,充滿一切諸眾生,
悉能調伏一切眾,開清淨眼見無極,
念佛功德無量故,得生廣大歡喜心,
世間無與如來等,離垢稱王住法門,
清淨業海滿眾生,一切悉見無有餘,
種種因起深廣福,如是善見猶滿月,
諸佛充滿遍十方,一切眾生無不見,
既得見已悉調伏,皆得無上方便念,
如來智身明淨眼,周遍一切十方剎,
悉令眾生皆覩見,妙音宣化無不解,
佛一毛孔現眾行,佛子見已具修習,
具足成就無量德,如是善慧猶滿月,
一切眾生得悅樂,皆因如來神力生,
如來無量功德故,是名無垢雜華門,
若能須臾念如來,乃至一念功德力,
永得遠離眾惡趣,智慧日光滅癡闇。」
若能忆念一切三世诸佛,便能广泛观察佛的境界,
诸佛国土的成败之事,凭借佛的神力都能清晰得见。
佛身清净遍满十方,妙色无与伦比应现一切,
光明照耀最为殊胜,具足广大称号如此显现。
本修方便如大慈悲之海,充满一切众生心间,
悉能调伏一切众生,开清净法眼见无边境界。
因念佛功德无量之故,生起广大欢喜之心,
世间无有能与如来相等,离垢称王安住法门。
清净业海满足众生,一切悉见无有遗漏,
种种因缘生起深广福德,如是善见犹如满月。
诸佛遍满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无不亲见,
既得见佛皆被调伏,皆获无上方便正念。
如来智慧之身具明净眼,周遍一切十方国土,
悉令众生皆得瞻仰,妙音宣化无不解悟。
佛一毛孔显现众行,佛子见已皆能修习,
具足成就无量功德,如是善慧如满月辉。
一切众生获得喜乐,皆因如来神力所生,
如来具足无量功德,名为无垢杂华法门。
若能短暂忆念如来,乃至一念功德之力,
永得远离诸恶趣苦,智慧日光破除愚痴黑暗。
復有日光天子,於照十方諸眾生身盡未來際正住莊嚴法門,而得自在;眼焰光天,於照諸色無上智海法門,而得自在;須彌光天,於起眾生轉勝清淨功德法門,而得自在;淨寶月天,於樂度一切苦行法門,而得自在;勇猛不退天,於無障礙普照法門,而得自在;妙華光天,於淨日光照眾生身法門,而得自在;勝光天,於光照世間積集功德法門,而得自在;寶髻天,於眾寶海現種種色境界法門,而得自在;明眼天,於一切趣開清淨眼觀法界藏法門,而得自在;勝地天,於諸眾生淨乘法門,而得自在。
又有日光天子,自在掌握照耀十方众生身相直至未来际的庄严法门;眼焰光天,自在掌握照见一切色相的无上智慧海法门;须弥光天,自在掌握令众生产生殊胜清净功德的法门;净宝月天,自在掌握乐于救度一切苦行的法门;勇猛不退天,自在掌握无碍普照法门;妙华光天,自在掌握清净日光照耀众生身相的法门;胜光天,自在掌握以光明照耀世间积聚功德的法门;宝髻天,自在掌握于众宝海中显现种种色相境界的法门;明眼天,自在掌握为一切众生开启清净眼观法界藏的法门;胜地天,自在掌握令众生清净修行的法门。
爾時,日光天子承佛神力,遍觀日天子眾,以偈頌曰:
「佛慧光明無邊際,普照十方無量土,
令一切眾面覩佛,種種方便化眾生。
眾生大海廣無量,悉能具足知其心,
開發眾生智慧海,善勝光明如是見。
如來普為出興世,遍照十方悉無餘,
如來法身無等等,以無上智演說法。
無數劫海諸有中,難行苦行為眾生,
是故淨光如虛空,妙身顯現猶滿月。
佛演妙音無障礙,周遍十方悉無餘,
分別廣演一切法,因緣方便具足說。
放大光明不思議,十方世界悉明淨,
令人歡喜發道意,是名莊嚴勝法門。
一切世間諸光明,不及佛身一毛光,
佛光微妙難思議,最勝能現此神變。
一切諸佛法如是,各坐十方道樹下,
為眾分別道非道,清淨妙眼如是見。
癡冥眾生盲無目,為斯苦類開淨眼,
為彼示現智慧燈,得見如來清淨身。
方便自在無倒惑,悉應堪受一切供,
漸教開示解脫道,是名淨眼方便地。
於一法門說無邊,無數劫中廣敷演,
分別深遠清淨義,是名周遍妙法門。」
復有月天子,於調伏眾生普照法界法門,而得自在;耀華天,於普觀攝一切諸法境界法門,而得自在;勝光莊嚴天,於諸眾生心海境界皆悉令轉法門,而得自在;雜樂世間天,於能生一切不可思議愛樂法門,而得自在;眼光天,於令眾生實見法門,而得自在;現淨光天,於大慈悲救護一切苦惱眾生法門,而得自在;普遊靜光天,於無癡淨月法門,而得自在;妙莊嚴天,於觀諸法如幻如化空無法門,而得自在;淨菩提天,於善解一切業行所起法門,而得自在;大光焰天,於滅諸天疑照度法門,而得自在。
爾時,月天子承佛神力,遍觀月天子眾,以偈頌曰:
「普於眾生放大光,十方國土見如來,
照除一切愚癡闇,明了不可思議法。
佛界無邊不可盡,無量劫中集功德,
種種方便妙法門,調伏一切眾生類。
如來智慧甚深遠,知他無量諸心海,
隨順為轉淨法輪,令生無量歡喜心。
眾生遠離賢聖樂,沒在世間無量苦,
佛與斯等清淨法,心得悅樂安隱住。
如來普放大光明,分別世間諸法相,
罪福報應不敗亡,清淨光天如是見。
佛是一切眾生地,能持無量善果報,
悉令眾生離邪道,善能安立方便地。
大慈悲雲靡不覆,佛身難思等眾生,
普雨法雨潤一切,是佛第一上方便。
一切有無性如空,佛是眾生大光明,
常勤方便利一切,最勝清淨如是見。」
復有持國乾闥婆王,於攝一切眾生娛樂方便法門,而得自在;樂樹光乾闥婆,於佛功德莊嚴法門,而得自在;起淨眼乾闥婆,於眾生離憂喜法門,而得自在;華樹乾闥婆,於滅結使法門,而得自在;樂遊行乾闥婆,於調伏希望法門,而得自在;妙眼乾闥婆,於一切樂喜光藏正住法門,而得自在;師子幢乾闥婆,於一切方雨寶法門,而得自在;寶光解脫乾闥婆,於現一切妙身廣智法門,而得自在;金剛樹乾闥婆,於長養諸樹喜光法門,而得自在;現諸莊嚴乾闥婆,於一切佛諸境界行悉令眾生受樂法門,而得自在。
爾時,持國乾闥婆王承佛神力,遍觀乾闥婆眾,以偈頌曰:
「如來境界無量門,一切眾生莫能思,
世尊清淨如虛空,開示眾生見正道。
如來無量功德海,一一毛孔悉得見,
能令一切隨意樂,清淨悅樂如是見。
眾生無量憂苦海,佛能除滅悉無餘,
佛以大慈多方便,能開眾生清淨眼。
諸佛剎海滿十方,如來光明悉遍照,
能除眾生煩惱垢,演說甚深清淨法。
佛於無量諸劫海,方便廣修淨國土,
以一切智無上音,安慰無邊眾生類。
樂見如來普清淨,眾生悉得無盡樂,
隨順能起解脫因,得解脫冠心歡喜。
愚癡障蓋甚堅固,眾生輪轉生死海,
如來示現廣大法,演說清淨建法幢。
一切眾生無量門,如來為現種種形,
多方便門照眾生,愛音如來如是現。
如來方便無邊際,善逝具足廣開現,
入最勝道方便行,金剛樹下成正覺。
以無量劫為一念,佛力能現亦不積,
能與眾生一切樂,是名樂見方便門。」
復有毘樓勒鳩槃荼王,於能滅一切鬪諍法門,而得自在;長燈照光鳩槃荼,於一切行現前法門,而得自在;善修幢鳩槃荼,於專正諸趣法門,而得自在;饒益諸行鳩槃荼,於善惡平等清淨法門,而得自在;除恐怖鳩槃荼,於一切眾生無畏安隱莊嚴法門,而得自在;淨娑羅林鳩槃荼,於除滅無量眾生愛海熾然法門,而得自在;起須彌鳩槃荼,於一切趣照明雲法門,而得自在;常勤鳩槃荼,於普照法門,而得自在;無量淨眼鳩槃荼,於起不退轉大慈藏法門,而得自在;無量門鳩槃荼,於起一切趣所作法門,而得自在。
又有毗楼勒鸠槃茶王,于能灭一切斗诤法门,获得自在;长灯照光鸠槃茶,于一切行现前法门,获得自在;善修幢鸠槃茶,于专正诸趣法门,获得自在;饶益诸行鸠槃茶,于善恶平等清净法门,获得自在;除恐怖鸠槃茶,于一切众生无畏安稳庄严法门,获得自在;净娑罗林鸠槃茶,于除灭无量众生爱海炽然法门,获得自在;起须弥鸠槃茶,于一切趣照明云法门,获得自在;常勤鸠槃茶,于普照法门,获得自在;无量净眼鸠槃茶,于起不退转大慈藏法门,获得自在;无量门鸠槃茶,于起一切趣所作法门,获得自在。
爾時,毘樓勒鳩槃荼王承佛神力,遍觀鳩槃荼眾,以偈頌曰:
这时,毗楼勒鸠槃荼王凭借佛陀的神通力,环视所有鸠槃荼众,用偈颂说道:
「如來忍力成滿足,無量劫行為眾生,
離放逸慢諸煩惱,故佛身淨照十方。
昔行菩薩諸行海,調伏十方無量眾,
種種方便起慈門,令眾生得一切智。
如來智慧濟群生,悉分別知眾生心,
無量自在調眾生,一切見者皆歡喜。
佛神力境難思議,於當來世一切劫,
轉實法輪猶虛空,無量眾生得淨眼。
眾生癡垢翳心目,如來照除見正道,
救濟永離無量苦,令無恐怖得淨智。
眾生沒在愛苦海,如來智照滅無餘,
離欲無垢見佛身,猶如寶樹悉清淨。
佛身普應無不見,種種方便化眾生,
音如雷震雨法雨,是名山王慧法門。
佛光無垢最清淨,照除眾生癡冥山,
顯現如來無量德,無癡方便見佛身。
無量劫修大悲門,悉與眾生自在樂,
種種方便滅眾苦,離垢清淨如華敷。
最勝現身悉周遍,於十方界無去來,
自覺大聖一切現,是無量門佛能見。」
如来忍力已圆满,无量劫中为众生,
远离放逸慢烦恼,故佛身净照十方。
往昔修菩萨行海,调伏十方无量众,
种种方便起慈门,令众生得一切智。
如来智慧度群生,悉能了知众生心,
无量自在调众生,一切见者皆欢喜。
佛神力境难思议,于未来世一切劫,
转妙法轮如虚空,无量众生得净眼。
众生痴障蔽心目,如来光明示正道,
救度永离无量苦,令无恐惧得净智。
众生沉溺爱欲海,如来智光悉灭尽,
离欲无垢见佛身,犹如宝树皆清净。
佛身普现无不照,种种方便化众生,
法音如雷雨甘露,是名山王慧法门。
佛光无垢最清净,照破众生痴暗山,
显现如来无量德,无痴方便见佛身。
无量劫修大悲门,皆与众生自在乐,
种种方便灭众苦,离垢清净如花开。
最胜佛身遍十方,于诸世界无来去,
自觉圣者现一切,是无量门佛境界。
復有毘樓波叉龍王,於一切龍趣中除滅熾然恐怖救濟法門,而得自在;海龍王,於一念中能轉一切不可思議龍身法門,而得自在;雲樂妙幢龍,於一切有趣轉清淨輪聞聲法門,而得自在;須彌普幢龍,於一切眾生示大功德海法門,而得自在;德叉伽龍,於離恐怖清淨法門,而得自在;無量步龍,於示現一切眾生無量雲、超度無量劫、住壽法門,而得自在;焰眼善住龍,於安立一切世界分別無量佛法示現方便法門,而得自在;離垢勢色龍,於一切眾生離垢、歡喜、知足入方便法門,而得自在;普行廣聖龍,於一切善惡音聲具滿平等觀法門,而得自在;阿那婆達多龍王,於大悲雲蔭覆一切眾生離苦法門,而得自在。
又有毗楼波叉龙王,于一切龙类中除灭炽燃恐怖救济法门,而得自在;海龙王,于刹那间能转变一切不可思议龙身法门,而得自在;云乐妙幢龙,于一切有情转清净轮闻声法门,而得自在;须弥普幢龙,于一切众生示现大功德海法门,而得自在;德叉伽龙,于远离恐怖清净法门,而得自在;无量步龙,于示现一切众生无量云、超度无量劫、住寿法门,而得自在;焰眼善住龙,于安立一切世界分别无量佛法示现方便法门,而得自在;离垢势色龙,于一切众生离垢、欢喜、知足入方便法门,而得自在;普行广圣龙,于一切善恶音声具满平等观法门,而得自在;阿那婆达多龙王,于大悲云荫覆一切众生离苦法门,而得自在。
爾時,毘樓波叉龍王承佛神力,遍觀龍眾,以偈頌曰:
这时,毗楼波叉龙王凭借佛陀的神力加持,环视所有龙族,用偈语说道:
「觀見一切最勝法,救濟十方群生類,
惡趣眾生常輪轉,以大悲力能濟拔。
隨諸眾生所樂色,佛一毛孔皆悉現,
神足境界無有量,佛功德海清淨現。
最勝妙法無限量,譬如大海深無底,
隨其所樂令得聞,妙聲柔軟發雷音。
一切眾生瞋恚心,蔭蓋障覆愚癡海,
如來無上大慈悲,以神足力度脫之。
於如來身一毛孔,眾生功德皆悉現,
入深無量功德海,須彌山幢功德現。
眾生種種恐怖苦,法王智光悉救濟,
最勝毛孔演妙音,無量眾生開淨眼。
十方三世諸如來,於佛身中現色像,
無量劫中淨佛土,是名無上大龍地。
佛一毛中皆悉現,無量神變莊嚴土,
佛與眷屬圍遶坐,為眾生說微妙法。
佛為菩薩求道時,恭敬供養諸佛海,
種種無量方便門,度脫一切眾生海。
如來演說正法時,充滿一切眾生樂,
佛音能起歡悅心,普令眾生得法喜。」
復有毘沙門夜叉王,於平等觀方便離一切惡饒益眾生法門,而得自在;音主夜叉,於一切普勝法門,而得自在;持地夜叉,於能除奪眾生精氣、長養一切生氣法門,而得自在;一切主夜叉,於觀一切聖功德法門,而得自在;勝眼神足夜叉,於觀一切眾生智慧法門,而得自在;堅固金剛眼夜叉,於與一切眾生安樂法門,而得自在;護命夜叉,於持力救濟法門,而得自在;能破須彌山夜叉,於起隨順佛力法門,而得自在。
爾時,毘沙門夜叉王承佛神力,遍觀夜叉眾,以偈頌曰:
「眾生罪垢甚深重,於百千劫不見佛,
輪轉生死受眾苦,為度是等佛興世。
佛為救濟一切故,悉現十方眾生前,
拔濟諸趣眾苦輪,因緣音主最方便。
眾生重罪惡業障,佛以方便悉除滅,
安立眾生正法中,是名離癡方便見。
佛昔無量劫行時,讚歎十方一切佛,
故有高遠大名稱,皆悉普聞十方國。
佛慧無邊等虛空,如來法身不思議,
故能顯現照十方,明淨眼王妙法門。
一切眾生入邪徑,佛示正道難思議,
見諸眾生堪受化,種種方便令調伏。
一切眾生諸功德,不及如來一光福,
佛智慧海不可議,是名寶王如是見。
無量劫數難思議,佛於是中修十力,
是故世尊力具足,一切世間無能壞。」
復有金剛眼照力士,於示現如來無量色像法門,而得自在;離垢日踊力士,於諸佛無量色法門,而得自在;須彌華光力士,於離垢自在種種現法門,而得自在;淨雲音力士,於如來無邊淨音不可量法門,而得自在;阿修羅主力士,於一切示現種種法門,而得自在;金剛光樂力士,於入一切佛法無餘法門,而得自在;雷音力士,於能舉一切諸天法門,而得自在;師子端嚴王力士,於如來功德廣照法門,而得自在;勝光明力士,於除滅眾生惡心安立佛境法門,而得自在;珠髻華光力士,於菩薩示現一切世間雨寶法門,而得自在。
爾時,金剛眼照力士承佛神力,遍觀力士眾,以偈頌曰:
「普為三界一切眾,於諸法中為法王,
具足無量眾妙色,悉照十方無不明。
佛身一切諸毛孔,普放光明不可議,
映蔽一切日光明,遍照十方靡不周。
如來大聖自在力,充滿一切諸法界,
法身示現無涯際,悉現一切眾生前。
佛音清淨甚深妙,普震十方諸世界,
柔軟微妙和雅音,滅眾生垢願滿足。
十方三界諸宮殿,最勝悉現於彼坐,
一一佛所無量眾,導師處中為說法。
法海無量無有邊,眾方便門悉入中,
分別一切諸法界,最勝示現無窮盡。
眾生大海無邊際,最勝淨眼能度脫,
如來光明照眾生,一切普見大導師。
悉皆恭敬興供養,無量塵海國土佛,
功德無量如虛空,一切悉見大導師。
如來神力不可壞,一切佛土皆悉現,
如來安坐淨道場,一切眾生現前見。
光明普照如雲興,眾妙莊嚴光圓滿,
普照一切諸法界,示現諸佛深妙法。」
是時,普賢菩薩成就不可思議方便法門海、能入如來無量功德海。所謂:出生究竟淨諸佛土調伏眾生法門;詣諸佛所能起一切具足功德法門;菩薩諸地願行法門;普門示現法界塵數身雲法門;持諸佛土不可思議方便輪法門;一切眾中自在顯現無量無邊菩薩境界法門;於一念中知三世劫生滅法門;分別顯現一切菩薩諸根境界海法門;其身自在充滿無量無邊法界法門;一切菩薩種種方便廣分別法入一切智方便法門。
爾時,普賢菩薩遍觀一切大眾,以偈頌曰:
「最勝嚴淨,無數佛土,無量淨色,
甚深功德。真淨離垢,佛子充滿,
常聞妙法,不思議音。見佛處此,
師子座上,一切塵中,亦復如是。
而如來身,亦不往彼,普現佛土,
功德境界,悉入無量,諸地方便,
佛示一切,諸菩薩行,說諸方便,
不可思議。令諸佛子,入淨法界,
離垢淨眼,住深法性。十方無量,
無有邊際,微塵數等,諸化佛身,
教導無量,眾生等類。一切十方,
如來剎土,世尊皆悉,為平等護。
佛於方便,悉已清淨,調伏眾生,
令除垢穢。一切塵數,諸佛國土,
如來示現,無量自在。梵音和雅,
遍諸道場,演暢最勝,菩薩本行。
一切三世,所有劫數,於念念中,
悉見無餘。觀彼生滅,如實法相,
不可思議,世護能見,無量大眾,
數不可盡。如來真子,欲觀佛地,
一切法門,無量無邊,非諸佛子,
所有境界。離垢如來,猶如虛空,
清淨無著,等真法性。現化無量,
不可窮盡,悉坐道樹,成等正覺。
佛以一言,說一切地,一切法相,
皆悉窮盡。無量方便,一一門中,
演暢諸法,亦悉無餘。」
爾時,於佛師子之座,一切妙華摩尼寶輪高臺樓觀莊嚴具中,一一各出一佛世界微塵數等大菩薩眾,其名曰:海慧超越菩薩、無量師子吼菩薩、眾寶光幢菩薩、智日超慧菩薩、不思議功德智稱菩薩、方便寂靜妙華髻菩薩、金光焰菩薩、法界普音菩薩、淨雲月幢菩薩、善超淨光菩薩,如是等一一佛世界微塵數等大菩薩眾,設諸供養,散眾妙華,充滿虛空,燒諸雜香,氣過騰雲,普現一切眾寶圓光;又放無量淨日光明,作眾妓樂諸微妙音,雜種寶樹枝葉華實,一切光明猶若雲起,雨無量寶,如是一一菩薩所供養具,各與一佛世界微塵數等;一一供具,復與一佛世界微塵數等,皆大歡喜,供養世尊,遶百千匝已,隨其所應供養大眾,猶如雲雨而無斷絕,隨所出方,化作寶蓮華藏師子之座,恭敬向佛結跏趺坐。彼菩薩等,悉得無量清淨法海普明法門,於佛境界無所障礙,悉入一切辯才法海;又得不可思議照明法門,正住如來普門境界,三世智地皆已得入,具足成就大力法愛,無量功德清淨圓滿,常行法界畢竟空性,悉已具足供養諸佛。
爾時,一切海慧自在智明王菩薩,以偈頌曰:
「佛覺諸法,平等真實,無有障礙,
淨如虛空。普悉照明,十方世界,
處一切眾,最勝殊特。自然正覺,
無量無邊,充滿十方,眾生境界。
一切悉坐,菩提樹王,諸眾生主,
皆悉圍遶。佛有如是,自在神力,
於一念頃,現無量身,普令眾生,
滅除垢穢。如來境界,無有邊際,
無量劫海,具足修行。如來處在,
一切有海,種種方便,調伏眾生。
皆悉受行,最勝正法,眾會離垢,
普得清淨。一切觀佛,深樂無厭,
最勝妙相,莊嚴具足,處蓮華藏,
寶師子座,一切眾寶,諸莊嚴具。
皆出無量,微妙香熏,雜色華鬘,
懸布虛空。佛處如是,寶師子座,
無量眾寶,流出妙光,暉焰清淨,
十方明耀。如來安住,莊嚴樓觀,
演出清淨,微密梵音,宣暢最勝,
無上正法。聞者歡喜,得淨妙道,
金剛承座,安峙堅固,如意藏寶,
以為莊嚴。寶髻菩薩,常守護之。
世尊於此,普現照明。天尊處在,
寶師子座,遍照三世,一切導師。
無量化佛,遍滿十方,闡揚如來,
無盡法藏。」
爾時,佛神力故,蓮華藏莊嚴世界海,六種十八相震動。所謂:動、遍動、等遍動;起、遍起、等遍起;覺、遍覺、等遍覺;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涌、遍涌、等遍涌。又令一切世界諸王,各雨不可思議諸供養具,供養如來大眾海會;所謂:雨一切香華雲、眾妙寶雲、雜寶蓮華雲、無量色寶曼陀羅雲、解脫寶雲、碎末栴檀香雲、清淨柔軟聲雲、寶網日雲,各隨其力雨眾供養,如是等一一世界諸王,設不可思議諸供養雲,普供一切如來大眾;如此世界設眾供養,一切十方諸佛國土亦復如是。此世界中佛坐道場,世界諸王各隨所樂境界三昧諸方便門,歡喜厭離、通達諸方勇猛之法,如來境界神力所入,諸佛無量法海之門,皆已得度;如此世界,十方一切世界,亦復如是。
那时,由于佛陀的神力,莲花藏庄严世界海出现了六种共十八相的震动。即:震动、普遍震动、均匀普遍震动;升起、普遍升起、均匀普遍升起;觉知、普遍觉知、均匀普遍觉知;震荡、普遍震荡、均匀普遍震荡;吼声、普遍吼声、均匀普遍吼声;涌现、普遍涌现、均匀普遍涌现。又令一切世界的诸位天王,各自降下不可思议的种种供养之具,供养如来及大众海会;包括:降下一切香花云、众妙宝云、杂宝莲花云、无量色宝曼陀罗云、解脱宝云、碎末旃檀香云、清净柔软声云、宝网日云,各自随其能力降下种种供养。像这样,每一个世界的诸位天王,都设置不可思议的种种供养云,普遍供养一切如来大众;如同这个世界设置种种供养,一切十方诸佛国土也是如此。这个世界中佛陀坐于道场,世界诸王各自随其喜乐境界三昧的种种方便法门,欢喜厌离、通达诸方勇猛之法,如来境界神力所入,诸佛无量法海之门,皆已得度;如同这个世界,十方一切世界,也是如此。
CBETA 编码:T0278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