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三經指南
No. 675-B自序
佛祖的教法崇高无比、深不可测,但修行必有入门之径,实践必有循序渐进的方法。能为初学者指明方向、奠定千里之行第一步的,莫过于这三部经典了。当初世尊刚成道时,众生根机未熟,不能直接接受大乘法教,于是在鹿野苑中隐实相而施方便,循循善诱,三乘五乘法门兼备,这就是《四十二章经》。后来通过《法华经》开权显实,如来度化众生的事业圆满,于是在双树间宣说入无余涅槃,以戒律护持、常住真心作为最后的深刻教诲,这就是《遗教经》。这两部经典虽然宣说时间有先后,但宗旨并无二致,只是初期教法平易详尽,后期教法则严谨恳切,防范妄念流散,捍卫正法藩篱,难道不是如来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众生修行必由之要道吗?
只是现在离佛世已远,众生根器日渐陋劣,出家之人往往迷失正因,对如来大师始终如一的教诲,就像秦国人看越国人的胖瘦一样漠不关心。所以虽然剃发染衣貌似僧人,实际上与婆罗门外道相去不远。这就是沩山禅师要撰写《警策文》的原因。其文拨乱反正、警醒流俗、匡救时弊,深得佛陀遗教真髓,可以辅助两部经典流传不坠。因此古德将这三部合称为《佛祖三经》流传于世,使后来的学佛者能依此修习佛祖高深之道,不至于堕入邪道、半途而废,这样的利益岂不广大?
我二十岁时在荷山礼拜老和尚,和尚怜悯我资质愚钝,首先传授这三部经典并嘱咐努力践行。至今十余年来,我出入禅堂讲堂精勤修学,没有背离正道,全靠这三部经典的加持。近来山中无事,有来访者问:当年大洪遂禅师在战乱之后,穿着草衣吃着粗食,为学人讲解这三部经典,言简意赅,犹如从金瓶中取出治病良药。如今距大洪禅师时代已五百余年,世道与佛法互相影响愈加衰败,您能否阐发其中深意来对治呢?我立即起身回答:这正是我的心愿,岂敢推辞?于是不顾学识浅陋,勉力从事,历时一年完成书稿,命名为《指南》,希望让初发心者知道正确方向,不至迷惑错入险道。至于能否对症下药,就不是我所能考虑的了。
时在乙酉年正月初一上元节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