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三經指南
四示入道由徑
若欲參禪學道頓超方便之門。
上所明皆撿束身心淬礪志氣之事今正示入道由徑以根有利鈍故分禪教二種此示參禪欲者志樂也禪即達摩所傳最上乘禪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者也言頓超方便者以依教修證總屬方便惟參禪一著頓悟自性超諸方便也。
心契玄津研幾精要決擇深奧啟悟真源。
此明參究工夫參究之功捨諸方便直窮理性忽然心與理契謂之心契玄津雖云心與理契秪恐見其粗而不見其精見其泛而不見其要則是膚淺之見豈可顢頇自守必須研窮其幾微而拾粗取精捨泛取要也既得其精要則造理可謂深奧然理雖深奧總是識心所緣之境不是衲僧家駐足處必須精於決擇重重披剝不可坐於深奧所謂玄玄玄處更須訶也至於窮玄徹底無深可入無奧可居功盡合平常乃可謂之啟悟真源名真源者玄津之源也。
愽問先知親近善友此宗難得其妙切須子細用心。
此示其去就謂學者參禪不可師心自是其未得須依師友決擇既得須求師友證據蓋此宗不落格量難得其妙三袒云毫𨤲有差天地懸隔故須子細未可忽略也。
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漸此則破三界二十五有內外諸法盡知不實從心變起悉是假名。
此正明悟境可中猶云箇中正因者當人本有之正因佛性也三界總名二十五有別列頌云四洲四惡趣六欲并梵天四禪四空處無想五那含內外諸法即器界身心等破者謂參禪者當其悟時猶如大夢豁然驚覺三界等皆夢中之境豈得不破盡知下出破之所由謂諸法不實皆是自心變現而起但有假名而已迷時不知認名為實妄生取舍如小兒弄鏡像渴鹿趂陽𦦨豈不大可笑乎南嶽示徒云一切萬法皆自心生心無所生法無所住若達心地所作無礙非遇上根宜慎辭哉噫可與智者道也。
不用將心湊泊但情不附物物豈礙人任他法性周流莫斷莫續聞聲見色蓋是尋常這邊那邊應用不闕。
此明悟後履踐之功首三句消遣俗境任他二句保任法性聞聲二句功合平常四祖示牛頭云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隨心自在無復對治即名常住法身無有變易如次合上三段可知後二句明應用不闕謂今時那畔臨時臨機隨緣出沒無定軌也。
如斯行止實不枉披法服亦乃酬報四恩拔濟三有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往來三界之賓出沒為他作則此之一學最妙最玄但辦肯心必不相賺。
此結益激勸之意不退謂心鏡明淨隔陰不昏也佛階謂成佛之階級即三賢十聖也不相賺如法華云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虗也或謂參究頓悟之人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今云頓悟正因始是出塵階漸又云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得無既悟之人猶有退失之虞階漸之脩乎答曰經謂一念不生即名為佛者約悟理言之約事則否首楞嚴云理雖頓悟乘悟併消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是也又僧問溈山曰頓悟之人更有脩否山曰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時脩與不脩是兩頭語今初心從緣一念頓悟自理猶有無始習氣未能頓淨但教渠淨除現業流識即是修也不可別有法教渠脩行趨向云云此淨除現業流識一句子古人於水邊林下不知費却多少鹽醬豈可謂一悟便了乎。
若有中流之士未能頓超且於教法留心溫尋貝葉精搜義理傳唱敷揚接引後來報佛恩德時光亦不虗棄必須以此扶持住止威儀便是僧中法器。
此示習教謂參禪單刀直入超諸方便非中下之機所能故令其且於教法留心庶幾聞解信入也教法謂經論貝葉西域用以書經者如此方紙素之類溫尋謂熟文精搜謂窮義傳唱敷揚者謂作大法師弘通正教也接引後來報佛恩德者經云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為床座徧三千若不傳法利眾生畢竟無由申報者故唯自利利他如說脩行為報佛恩耳時光下四句謂中下之機必須借教扶持而光陰亦不至虗棄四威儀間自然合度便是僧中法器也法器謂受法之器。
豈不見倚松之葛上聳千尋託附勝因方能廣益。
此結上二段松喻宗教葛喻學人尋八尺也謂葛倚長松而聳千尋之勢僧閑宗教而行廣大之益皆由附託之勝也。
懇脩齋戒莫謾虧踰世世生生殊妙因果不可等閒過日兀兀度時可惜光陰不求升進徒消十方信施亦乃辜負四恩積累轉深心塵易壅觸途成滯人所輕欺古云彼既丈夫我亦爾不應自輕而退屈若不如此徒在緇門荏苒一生殊無所益。
上正明宗教此兼示戒法謂不可徒恃見地弁髦事行也首二句謂齋戒須懇切而脩不得虧缺踰越次二句謂戒根既全則人天勝報永不失耳不可等閒下反覆勸勉之意兀兀無知貌積累轉深者業愈重也心塵易壅者迷益深也餘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