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本願經科註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科注卷之一
古鹽匡菴青蓮苾芻靈椉父輯
委釋經題已如上說。
解释经题的部分已经如上所述。
△次、譯師。
接下来,翻译经典的法师。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唐朝于阗国三藏法师实叉难陀翻译
唐,代名。李氏,有天下之號。以其奮迹晉陽,為陶唐氏故都,故國號唐焉。(李淵之祖虎,佐西魏周閔帝,受西魏禪,追封唐國公。虎生昞,昞生淵,皆襲封唐公,遂以立國。)于闐,正云瞿薩怛那,唐言地乳。以王未有嗣,禱毗沙門像,額上剖出嬰兒,不飲人乳。神前之地忽然隆起,其狀如乳,神童飲吮(徂兗切前上聲),遂至成立,故以名國。又云渙那、於遁、豁且(子余切音疽)、屈丹,皆此國之異名也。大集月藏經,世尊付囑難勝天子千眷屬,及散脂大夜叉等毗沙門王,共護于闐國土。故多聖賢繼跡,乃譯師本生處也。三藏,梵名俱舍。此云藏。如世庫藏以積錢財,法之三藏以蘊文義。三名各含一切文理,故名為藏。阿含即定藏,毗尼即戒藏,阿毗曇即慧藏也。沙門正言室摩那拏,此言功勞,謂修道有功而多勞;又言息心。瑞應云: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是也。然諸經譯人,皆云法師。今稱沙門者,譯主之謙德也。實叉難陀,唐翻學喜。時因天后明揚佛日,敬重大乘,以華嚴舊經處會未備,遠聞于闐有斯梵本,發使迎請實叉,與經同來赴洛,重譯。
唐朝,是李氏王朝的国号。因为李家从晋阳起兵,而晋阳是古陶唐氏的旧都,所以国号定为唐。于阗,正名瞿萨怛那,汉语意为地乳。传说国王没有子嗣,向毗沙门天王像祈祷,天王额头上裂开出现一个婴儿,这婴儿不吃人奶。天王像前的地面忽然隆起,形状像乳房,神童吸吮地乳长大成人,所以用这个典故为国名。于阗还有渙那、於遁、豁且、屈丹等别名。《大集月藏经》记载,佛陀将护持于阗国的任务托付给难胜天子及其千名眷属,以及散脂大夜叉等毗沙门天王。因此这里圣贤辈出,也是译经大师的故乡。三藏,梵语称俱舍,汉语意为藏。就像世间仓库用来储存钱财,佛法三藏用来蕴藏经文义理。三藏各自包含所有教理,所以称为藏:阿含经是定藏,毗尼藏是戒藏,阿毗昙是慧藏。沙门正称室摩那拏,意思是勤修功德,指通过修行获得功德而付出辛劳;又称息心。《瑞应经》说:息灭妄心通达本源,所以称为沙门。不过佛经译者通常尊称法师,这里称沙门是译经者的自谦。实叉难陀,汉语译为学喜。当时武则天皇帝弘扬佛法,推崇大乘,因《华严经》旧译本不全,得知于阗有梵文原本,便派使者迎请实叉难陀,他带着经卷来到洛阳,重新翻译。
△二、修善消滅安樂。
二、修善除恶安乐。
如是人等,聞地藏名,見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滿萬遍。是諸不如意事,漸漸消滅,即得安樂;衣食豐益,乃至
像这样的人,听到地藏菩萨的名号,见到地藏菩萨的形象,诚心恭敬地念诵满一万遍。那么,这些不如意的事情,就会逐渐消失,随即获得安乐;衣食丰足,甚至更多福报。
CBETA 编码:X0384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