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新印大佛頂首楞嚴經序
前雄武軍節度推官許洞撰
楞嚴經者,括諸佛萬行之樞紐也。通幽洞微,非二乘所賾;開物成務,乃十地攸宗。其文曲而達,其旨隱而暢,入於至妙之域,出於無生之表,鏗鏘磅礴群彙率化,窮玄絕聖其在茲乎。是知大和無私雖幽必煦,至神無迹雖微必貫,玄功無宰雖遐必達,率由心絕有為而大千同照,道躋無作而至感必通。
《楞严经》是总摄诸佛万行的枢要。它贯通玄奥微妙的法理,非声闻缘觉二乘所能测度;开显万物真谛成就一切事业,是十地菩萨所宗奉的经典。其文辞婉转而通达,义理幽隐而畅达,既能深入最微妙的境界,又能超脱无生的表象,铿锵有力的法音磅礴广大,令众生无不蒙受教化,穷尽玄妙超越圣境,其精髓不正在于此吗。由此可知:太和之道无私无偏,纵然幽深也必能普照;至神妙用无迹可寻,纵使微妙也必能贯通;玄妙功德自然无作,纵使遥远也必能通达。这都是因为心离有为造作,故能遍照大千世界;道契无作妙用,所以感应必然相通。
如來謂斯經可以鼓吹乎群心、開決乎佛性,爰集大眾會于室羅筏城,天龍鬼神共覃斯教。嗚呼!三界以五欲而成,故摩登伽以宣淫為發題之始也;眾生以愛纏而起,故阿難以破惑為成道之基也。是以論有心則以無心為攝,悲有生則以無生為誘,談有相則破一切色境為主,示有作則脫一切煩惱為樂,此蓋覺虛妄而歸真實也。至若舉三十六地獄之因果、十鬼十類之緣業,此蓋昧真實而起虛妄也。不明實相無以煥菩提之心,不破妄塵無以悟眾生之性,是法微妙,知之者亦已鮮矣;能深究於此復廣其利於天下,余見其。
如来认为这部经典能够振奋众生心灵、开显众生佛性,于是召集大众会聚在室罗筏城,天龙鬼神共同聆听这无上教法。可叹啊!三界因五欲而成立,所以摩登伽女以宣说淫欲作为经文的开篇;众生因爱欲缠缚而轮回,所以阿难以破除迷惑作为成道的根基。因此论及有心则以无心为统摄,悲悯有情则以无生为引导,谈及有相则以破除一切色尘为主旨,开示有为则以解脱一切烦恼为乐,这正是觉知虚妄而回归真实。至于列举三十六种地狱的因果报应、十类鬼神的业缘果报,这正是蒙昧真实而生起虚妄。不明实相就无法焕发菩提心,不破虚妄尘劳就不能觉悟众生本性,此法甚深微妙,能够了知的实在稀少;若能深入探究此法又能广施利益于天下,我预见其...
CBETA 编码:T0945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