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提心要
準提心要序
經言佛國無諸女人。解之者曰。女人作佛者皆變成佛相。不復有女人舊相也。而準提王獨以佛母名者何哉。一日瞻拜之下。忽有思曰。母者養育之義也。慈愛之稱也。葢父師之督責不能施於有生之初。母氏之劬勞偏能適其赤子之性。古佛之戒律甚嚴。父師教誨之道也。準提之接引甚寬。母氏慈祥之德也。何者古佛欲眾生之出世也。必嚴其防而正告之。曰。人生好色者不能成佛。爾之妻子不必有也。人生殘忍者不能成佛。爾於有情之肉不必食也。人生迷亂其性者不能成佛。爾於清酒美醴不必染指而沾唇也。其教可謂嚴矣。於是眾生能者從之。不能者去之。準提王慮其從之者少。去之者多也。因立一法。以誘之曰。爾能從吾教。吾聽爾有妻子也。但勿邪淫足矣。爾能從吾教。吾聽爾食肉以果腹也。但一月數齋戒足矣。爾能從吾教。吾聽爾取旨酒而少甞之也。但令溫克不沉湎焉亦足矣。若爾不吾信。將爾所欲求如官爵。如眷屬。如寶珠。仙藥之難致者。第從吾教而誦吾呪皆可大慰其懷。來吾教不以飲酒食肉有妻子之故而拒絕於爾也。亦見吾教之寬而可從乎。於是眾生之從佛者。聞準提之名而信之向之。即眾生之不從佛者。亦聞準提之名而信之向之。所以然者何也。人情畏父師之嚴。樂母氏之寬。故世尊之法人畏其難。準提之法人樂其寬。此佛母之名所由來也歟。雖然立教者既寬而奉教者又欲嚴。必體慈母愛子之心。如臨深如履薄。有善必進。有過必知而改。然後可以立身揚名耳。倘恃母氏之寬而不吾責也。遂肆情欲以自陷於罪戾。雖有聖善之母不能為之地。是可悲也。夫是可畏也。夫奉準提者必作如是觀。方有合於準提之旨也。請以是言為序。
佛经说佛国没有女人。解释的人说,女人成佛时都会变成佛的相貌,不再保留女人的旧貌。但唯独准提王以佛母为名,这是为什么呢?
有一天礼拜时,我突然想到:母是养育的意思,是慈爱的称呼。父亲的严厉管教无法施于初生之时,而母亲的辛劳却能顺应婴儿的天性。古佛的戒律极为严格,如同父亲的教诲;准提的接引十分宽容,如同母亲的慈爱。
为什么呢?古佛希望众生超脱世间,必定严格防范并告诫说:贪恋美色者不能成佛,你应当舍弃妻儿;残害生命者不能成佛,你不可食用有情众生的肉;迷失本性者不能成佛,你不可沾染美酒。这样的教导可谓严厉。于是众生中能遵守的便追随,不能的便离去。
准提王忧虑追随者少而离去者多,便另设方便法门诱导说:若能依我教导,我允许你有妻儿,只要不邪淫即可;若能依我教导,我允许你吃肉充饥,只需每月持斋数日;若能依我教导,我允许你少量饮酒,只要保持节制不沉迷便足矣。若不信我,你所求的官位、眷属、珍宝、仙药等难以得到之物,只要遵从我的教诲持诵咒语,都可如愿以偿。来我门下,不会因饮酒吃肉有妻室而拒绝你,可见我教法的宽厚易从吧?
于是原本信佛的众生听闻准提之名便心生信仰,原本不信佛的众生也因准提之名而皈依。为何如此?人性总是畏惧父亲的严厉,而喜爱母亲的宽容。所以世人畏惧世尊教法的严格,却乐于接受准提教法的宽厚,这就是"佛母"之名的由来啊。
然而立教者虽宽容,奉教者却应严于律己。要体会慈母爱子之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见善则进,知过则改,方能立身扬名。倘若倚仗母亲的宽容而放纵欲望,自陷罪业,纵有至善的母亲也难以拯救,这才是可悲可畏之事啊。
修持准提法门者应当如此观想,才符合准提的真义。谨以此言为序。
天運壬子歲長至日閩中佛弟子施堯挺薰沐拜撰
天运壬子年冬至日,福建佛弟子施尧挺沐浴焚香恭敬撰写。
CBETA 编码:X1078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