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慈林集
華嚴經
時瑟胝羅居士。告善財童子言。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華言小白華樹。山多此樹。香氣遠聞故。在南天竺海濱。舊云普陀是也)。彼有菩薩名觀自在。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即說頌言。(鞞瑟胝羅。華言攝入。)
海上有山多聖賢 眾寶所成極清淨
花果樹林皆徧滿 泉流池沼悉具足
勇猛丈夫觀自在 為利眾生住此山
汝應往問諸功德 彼當示汝大方便
(海上有山者。大悲隨順入生死海。而住涅槃山故也。)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辭退而去。至於彼山。見其西南巖谷之中。泉流縈映。樹林蓊。香草柔軟。右旋布地。觀自在菩薩於金剛寶石上。結加趺坐。無量菩薩皆坐寶石。恭敬圍繞。而為宣說大慈悲法。令其攝受一切眾生。
善財見已。歡喜踊躍。合掌諦聽。目不暫瞬。作如是念。善知識者。則是如來。善知識者。一切法雲。善知識者。諸功德藏。善知識者。難可值遇。善知識者。十力寶因。善知識者。無盡智炬。善知識者。福德根芽。善知識者。一切智門。善知識者。智海導師。善知識者。至一切智助道之具。即便詣觀自在菩薩所。頂禮菩薩足。繞無數匝。合掌而住。白言。聖者。我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我聞聖者善能教誨。願為我說。
菩薩告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能發無上菩提心。我已成就菩薩大悲行解脫門。我以此大悲行門。平等教化一切眾生。相續不斷。善男子。我住此大悲行門。常在一切諸如來所。普現一切眾生之前(上同如來妙覺真心。故常在一切諸如來所。下與眾生同一悲體。故普現一切眾生之前。普現即普門示現。此即同楞嚴獲二殊勝者也)。或以布施。攝取眾生。或以愛語。或以利行。或以同事。攝取眾生。或現色身。攝取眾生。或現種種不可思議色淨光明網。攝取眾生。或以音聲。或以威儀。或為說法。或現神變。令其心悟。而得成熟。或為化現同類之形。與其共居。而成熟之。善男子。我修行此大悲行門。願常救護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離險道怖。離熱惱怖。離迷惑怖。離繫縛怖。離殺害怖。離貧窮怖。離不活怖。離惡名怖。離於死怖。離大眾怖。離惡趣怖。離黑闇怖。離遷移怖。離愛別怖。離冤會怖。離逼迫身怖。離逼迫心怖。離憂悲怖(此十八怖。統攝六度.四攝.三十二應.七難.八苦。攝救眾生之略文也)。復作是願。願諸眾生。若念於我。若稱我名。若見我身。皆得免離怖畏。善男子。我以此方便。令諸眾生離怖畏已。復教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永不退轉。(念我即意業。稱名即口業。見身即身業。謂以三業歸依我之三業。能令解脫。復教進大心。方能究竟離二死怖。西域記云。南天竺秣羅矩吒國。國南濱海。有秣剌耶山。山東有布呾洛迦山。山逕危險。岩谷㩻傾。山頂有池。其水澄鏡。派出大河。周流繞山二十匝入南海。池側有石天宮。觀自在菩薩往來遊舍。其有願見菩薩者。不顧身命。厲水登山。忘其艱險。能達之者葢亦寡矣。而山下居人。祈心請見。或作自在天形。或為塗灰外道。慰諭其人。果遂其願。○㩻音欺。與欹同。斜也)
CBETA 编码:X1644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