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爾時佛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吾於過去無量劫中,求法華經,無有懈惓。於多劫中常作國王,發願求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為欲滿足六波羅蜜,勤行布施,心無悋惜,象、馬、七珍、國、城、妻、子,奴婢、僕從,頭、目、髓、腦,身、肉、手、足,不惜軀命。時世人民壽命無量,為於法故,捐捨國位,委政太子,擊鼓宣令四方求法:『誰能為我說大乘者,吾當終身供給走使。』時有仙人來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華經。若不違我,當為宣說。』王聞仙言,歡喜踊躍,即隨仙人,供給所須——採菓、汲水、拾薪、設食,乃至以身而為床座——身心無惓,于時奉事。經於千歲,為於法故,精勤給侍,令無所乏。」
那时,佛陀告诉诸位菩萨及天神、凡人四众弟子:我在过去无数劫中,为求得《法华经》从未懈怠疲倦。在多劫中常做国王,发愿追求无上菩提,内心从不退转。为圆满六种波罗蜜,勤奋修行布施,毫不吝惜,象马七宝、国土城池、妻子儿女、奴婢仆从、头颅眼睛、骨髓脑髓、身体血肉、手脚四肢,乃至生命都可舍弃。那时世人寿命无量,我为求法放弃王位,将国政托付太子,击鼓宣告四方:谁能为我讲说大乘佛法,我愿终身侍奉供养。当时有位仙人来告知:我有大乘经典名为《妙法莲华经》。若你不违背我,当为你解说。国王听闻仙人之言,欢喜踊跃,立即跟随仙人,供给所需——采摘果实、汲取净水、拾取柴薪、备办饮食,乃至以自己身体作仙人的座椅——身心毫无倦怠,恭敬侍奉。历经千年之久,为求正法精勤侍奉,使仙人无所匮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这时世尊为了再次阐明这个道理,用偈颂说道:
「我念過去劫, 為求大法故,
雖作世國王, 不貪五欲樂。
搥鍾告四方, 誰有大法者,
若為我解說, 身當為奴僕。
時有阿私仙, 來白於大王:
『我有微妙法, 世間所希有。
若能修行者, 吾當為汝說。』
時王聞仙言, 心生大喜悅,
即便隨仙人, 供給於所須,
採薪及菓蓏, 隨時恭敬與,
情存妙法故, 身心無懈惓。
普為諸眾生, 勤求於大法,
亦不為己身, 及以五欲樂。
故為大國王, 勤求獲此法,
遂致得成佛, 今故為汝說。」
我回忆过去劫时,为求大法故,
虽作世间国王,却不贪恋五欲之乐。
我敲钟宣告四方:谁有大法者,
若能为我解说,我愿做他奴仆。
当时有位阿私仙人,前来禀告大王:
我有微妙法门,世间极为稀有,
你若能依教修行,我便为你宣说。
国王听闻仙人之言,心生极大欢喜,
立即跟随仙人,供给一切所需,
采集柴薪瓜果,随时恭敬供养,
因心系妙法故,身心毫无懈怠。
为了一切众生,勤求无上大法,
不为自身利益,亦非五欲享乐。
因此为大国王,精勤求得此法,
最终成就佛道,今日特为你宣说。
佛告諸比丘:「爾時王者,則我身是;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慈悲喜捨,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紫磨金色,十力、四無所畏、四攝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覺,廣度眾生,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告諸四眾:「提婆達多却後過無量劫,當得成佛,號曰天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天道。時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廣為眾生說於妙法,恒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發緣覺心,恒河沙眾生發無上道心,得無生忍,至不退轉。時天王佛般涅槃後,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起七寶塔,高六十由旬,縱廣四十由旬,諸天人民,悉以雜華、末香、燒香、塗香,衣服、瓔珞、幢幡、寶蓋,伎樂、歌頌,禮拜供養七寶妙塔。無量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悟辟支佛,不可思議眾生發菩提心,至不退轉。」
佛告諸比丘:「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妙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淨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處,常聞此經。若生人天中,受勝妙樂,若在佛前,蓮華化生。」
於時下方多寶世尊所從菩薩,名曰智積,白多寶佛:「當還本土。」釋迦牟尼佛告智積曰:「善男子!且待須臾。此有菩薩,名文殊師利,可與相見,論說妙法,可還本土。」
爾時文殊師利坐千葉蓮華,大如車輪——俱來菩薩亦坐寶蓮華——從於大海娑竭羅龍宮自然踊出,住虛空中,詣靈鷲山,從蓮華下,至於佛所,頭面敬禮二世尊足。修敬已畢,往智積所,共相慰問,却坐一面。
智積菩薩問文殊師利:「仁往龍宮,所化眾生,其數幾何?」
文殊師利言:「其數無量,不可稱計,非口所宣,非心所測,且待須臾,自當有證。」所言未竟,無數菩薩坐寶蓮華,從海踊出,詣靈鷲山,住在虛空。此諸菩薩,皆是文殊師利之所化度,具菩薩行,皆共論說六波羅蜜。本聲聞人,在虛空中說聲聞行,今皆修行大乘空義。文殊師利謂智積曰:「於海教化,其事如是。」
爾時智積菩薩以偈讚曰:
「大智德勇健, 化度無量眾,
今此諸大會, 及我皆已見。
演暢實相義, 開闡一乘法,
廣導諸眾生, 令速成菩提。」
文殊師利言:「我於海中,唯常宣說妙法華經。」
文殊师利说:我在海中,只常宣讲妙法华经。
智積問文殊師利言:「此經甚深微妙,諸經中寶,世所希有。頗有眾生,勤加精進,修行此經,速得佛不?」
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说:这部经极其深奥微妙,是一切佛经中的珍宝,世间罕见。可有一些众生,能够勤奋精进,依照这部经修行,快速成佛吗?
文殊師利言:「有娑竭羅龍王女,年始八歲,智慧利根,善知眾生諸根行業,得陀羅尼,諸佛所說甚深祕藏,悉能受持。深入禪定,了達諸法,於剎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辯才無礙。慈念眾生、猶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廣大,慈悲仁讓,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文殊师利说:有一位娑竭罗龙王之女,刚满八岁,聪慧过人,善知众生的根性行为,获得总持法门,能受持诸佛所说的深奥密藏。她深入禅定,通达一切法,瞬间发起菩提心,证得不退转,辩才无碍。她慈爱众生如亲生子女,具足功德,心念口说皆微妙广大,心怀慈悲仁爱谦让,志向高雅,必能成就菩提。
智積菩薩言:「我見釋迦如來,於無量劫難行苦行,積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為眾生故,然後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於須臾頃、便成正覺。」
智积菩萨说:我亲眼目睹释迦如来历经无量劫难,修行种种艰难苦行,不断积累功德,追求觉悟之道,从未停歇。看这三千大千世界,甚至找不出芥子那么小的地方不是菩萨为救度众生而舍弃性命之处。正是这样长久修行,才得以成就无上正觉。实在难以相信这位女子能在顷刻之间就证得佛果。
言論未訖,時龍王女忽現於前,頭面禮敬,却住一面,以偈讚曰:
话还未说完,这时龙王的女儿突然出现在面前,恭敬地低头行礼,退到一旁站立,用偈颂赞叹道:
「深達罪福相, 遍照於十方,
微妙淨法身, 具相三十二,
以八十種好, 用莊嚴法身。
天人所戴仰, 龍神咸恭敬,
一切眾生類, 無不宗奉者。
又聞成菩提, 唯佛當證知,
我闡大乘教, 度脫苦眾生。」
深刻明了罪业与福报的真相,光明普照十方世界,
微妙清净的法身,具足三十二种庄严相,
以八十种随形好,来庄严这法身。
天人共同敬仰,龙神全都恭敬,
一切众生之类,没有不尊崇信奉的。
又听闻成就菩提之道,唯有佛陀能够证知,
我弘扬大乘教法,救度苦难众生。
時舍利弗語龍女言:「汝謂不久得無上道,是事難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穢,非是法器,云何能得無上菩提。佛道懸曠,經無量劫勤苦積行,具修諸度,然後乃成。又女人身猶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釋,三者、魔王,四者、轉輪聖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这时舍利弗对龙女说:你说不久就能证得无上佛道,这事难以相信。为什么呢?女身污秽不净,不是成佛的法器,怎么能得无上菩提。成佛之路遥远漫长,要经历无量劫的勤苦修行,圆满具足各种波罗蜜,然后才能成就。况且女身还有五种障碍:第一不能做大梵天王,第二不能做帝释天,第三不能做魔王,第四不能做转轮圣王,第五不能成佛。女身怎么能快速成佛呢?
爾時龍女有一寶珠,價直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龍女謂智積菩薩、尊者舍利弗言:「我獻寶珠,世尊納受,是事疾不?」
这时龙女有一颗宝珠,价值相当于三千大千世界,她拿着献给佛陀。佛陀立刻接受了。龙女对智积菩萨和尊者舍利弗说:我献上宝珠,世尊接受,这件事快不快?
答言:「甚疾。」
回答说:很快。
女言:「以汝神力,觀我成佛,復速於此。」
女子说:用你的神通力来看我成佛,比这还要快。
當時眾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成等正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
当时在法会上的大众,都看见龙女忽然间变成了男子,具足菩萨的修行,随即前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在宝莲花上,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具足三十二种殊胜相貌和八十种随形好,普遍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微妙佛法。
爾時娑婆世界,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普為時會人天說法,心大歡喜,悉遙敬禮。無量眾生,聞法解悟,得不退轉;無量眾生,得受道記。無垢世界,六反震動;娑婆世界,三千眾生住不退地,三千眾生發菩提心而得受記。智積菩薩及舍利弗,一切眾會,默然信受。
那时,娑婆世界的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人与非人,都远远看见那位龙女成佛,普遍为当时集会的人天说法,心中非常欢喜,全都远远恭敬礼拜。无数众生听闻佛法后理解觉悟,获得不退转的果位;无数众生得到授记。无垢世界出现六种震动;娑婆世界有三千众生安住于不退转地,三千众生发起菩提心而得到授记。智积菩萨和舍利弗,以及所有与会大众,都默然信受。
CBETA 编码:T0262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