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伽經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那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与众多比丘围绕说法。清晨时分,尊者阿难穿好袈裟手持钵盂进城乞食,化缘完毕后返回祇洹林。途中经过一个大水池,附近村民正在池边聚集游乐。池旁有位旃陀罗种姓的女子,拿着水瓶刚来取水。长老阿难走到她面前说:姐妹,我现在又渴又累,很想喝水。能否施舍我一点清水?这时女子回答:尊者,我并非吝啬。只是我身为旃陀罗女子,若给您水恐怕不妥。阿难说:姐姐,我是沙门,心无分别,看待富贵贫贱皆无差别。请快给我水吧,不便久留。女子便取出净水递给阿难。阿难饮水后返回住所。
女子望着阿难远去的身影,将他的容貌、声音、言谈举止深深刻在心上,爱欲之心炽盛,心想:若能嫁给这位比丘该多好。转念又想:我母亲擅长咒术,或许能让比丘成为我的丈夫。应当把这事告诉母亲。于是女子带着水瓶回家,对母亲说:阿难比丘是佛陀弟子,我十分爱慕,想让他作丈夫。以母亲的能力,定能办成此事。恳请母亲成全我的心愿。
母亲告诉女儿:有两种人咒术无法奈何。哪两种?一是断除欲望者,二是已死之人。除此之外我都能降伏。但沙门瞿昙威德崇高,波斯匿王对他极为敬重。若他知道我抓走阿难,我们旃陀罗族都会遭灭顶之灾。况且瞿昙已断尽烦恼,他的弟子也都远离欲秽。我曾听说对解脱生死者应当恭敬,怎能反起恶念?
女儿听后哭着说:若母亲不能把阿难带来,我宁可不要性命。就算瞿昙阻挠我的心愿,我也活不长久。若能如愿,此生无憾。母亲闻言黯然神伤,安慰道:别轻言生死。我定能让阿难前来。
于是这位母亲在屋内用牛粪涂抹地面,铺上白茅草。在场地中央燃起大火,取一百零八朵妙遏迦花,每诵一遍咒语就往火中投一朵花。咒语念道:
阿磨利 毗磨利 鸠鸠弥 三磨禰 移那婆头赐 频头弥车养
提菩跋利沙提 毗地踰多提揭阇提 毗三磨耶 磨罗阇 三磨提 跋陀夷阇
如果天神、魔众、乾闼婆、火神、地神听到我这咒语及我的祭祀仪式,应当立刻让阿难来到这里。说完这些话后,尊者阿难心神迷乱,不知不觉地走向旃陀罗女的住处。那时,女主人远远看见阿难从容走来,便对女儿说:阿难比丘已经快到这儿了。你现在应该铺好坐垫、烧香散花,把这里布置得极其庄严清净。女儿听到母亲的话,欢喜雀跃,装饰厅堂、安设宝座、打扫干净、撒满名花。这时阿难到达她家,悲痛哽咽流泪说道:我为何如此福薄,遭遇这般苦难。大悲世尊难道不怜悯护佑,使我免受侵扰伤害?这时如来以清净天眼看见阿难被那女人迷惑扰乱,为保护他,立即说出咒语:
悉达多 阿难陀 阿尼律
世尊说完这个咒语后,说道:我以此咒语安抚一切恐惧的众生,也愿利益安顿所有苦恼者。若有众生无依无靠,我将成为他们真实的依靠。接着世尊又说了一首偈颂:
戒律之池清凉洁净无染,能洗涤众生烦恼之热恼;
若有智慧者入此池中,愚痴黑暗永得灭除;
因此三世一切贤圣,皆共同敬仰赞叹。
若我真实沐浴此流,愿令侍者速速归还。
那时,阿难凭借佛陀的神力及自身善根的力量,使得栴陀罗的咒术毫无效果,便离开那间屋子,返回祇洹林。当时那女子见阿难离去,对她母亲说:“比丘走了。”母亲告诉她:“沙门瞿昙必定以他的威神力护持他,所以能让我们的咒术失效。”女儿问母亲:“沙门瞿昙的神圣威德之力能胜过母亲吗?”母亲对女儿说:“沙门瞿昙的德行深广无边,不是我的力量可以相比的。即使世间所有众生的咒术,他若动念,都能彻底破除,不留丝毫残余。他所做的事,无人能阻碍。因此缘故,应当知道他的力量至高无上。”那时,阿难来到佛陀的住所,以头顶礼佛足,然后站在一旁。
佛陀告诉阿难:有六句神咒,威力极为殊胜,能够护佑一切众生,消除邪道、断除各种灾祸苦难。你现在应当受持诵读,既能利益自己,也能安乐他人。无论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想要利益自身、造福众生,都应当受持这六句神咒。阿难!这咒语是过去六佛共同宣说的,如今我释迦牟尼佛也宣说此咒,大梵天王、帝释天、四大天王等都恭敬受持诵读。所以你应当精进修习、赞叹供养,切勿遗忘。随即说出咒语:
耶头多 安茶利盘茶利支由利他弥曷赐帝 萨罗结利毗盘头摩帝大罗毗沙 脂利 弥利 婆腻邻陀 耶陀三跋兜罗布罗波底 迦谈必罗耶
佛陀告诉阿难:如果有众生能持诵这六句神咒,即使面临死刑,凭借咒力也能将重刑转为轻罚而获得解脱。若本该遭受鞭打,因此咒的因缘,仅受呵斥便能免罚。若本该被呵斥,凭借此神咒的威德力,永远不受责骂,身心安宁。阿难啊,我从未见过任何修行者、天神魔众、人类或非人持诵此咒仍遭侵害,唯有命定业报无法改变。
天亮后,旃陀罗女子沐浴净身,穿着崭新白衣,头戴花环,涂香庄严,佩戴金银璎珞,从容安详地向舍卫城走去。抵达城门后,她静候阿难。阿难清晨入城乞食时,女子见他前来心生欢喜,紧随其后寸步不离。尊者阿难见此情形深感惭愧,忧心忡忡返回祇园精舍,恭敬顶礼佛陀后禀告:世尊,旃陀罗女子纠缠不休,无论行住坐卧都紧随不舍,恳请世尊慈悲护佑。
佛陀对阿难说:你不必忧愁烦恼,我会让你避开这场灾厄。这时世尊问那女子:你想让阿难做丈夫吗?女子回答:瞿昙啊,确实如您所说。佛陀说:善女子,婚嫁之事需禀明父母,你可曾请示过双亲?女子答道:瞿昙,父母已应允,我才来此。佛陀说:若你父母同意,应当让他们亲自前来见证。女子听闻后礼拜佛陀离去。回到父母跟前恭敬行礼后说道:我想让阿难做丈夫,请二老怜悯,随我同去当面托付。
于是父母来到佛陀座前,顶礼佛足后坐在一旁。女子说:瞿昙,我父母已到。世尊当即询问:你们确实要将女儿许配给阿难吗?父母回答:世尊,确实如此。佛陀说:你们现在可以回去了。女子父母礼拜后退下。
这时如来对女子说:若你想与阿难比丘结为夫妇,应当先出家,学习他的修行方式。女子回答:谨遵教诲。佛陀说:善来。她即刻成为比丘尼,鬓发自然脱落,身披法衣。佛陀为她开示法要:讲解布施持戒生天之论,指出爱欲不净、出离为妙。这贪欲实为众苦根源,其乐甚少过患甚多,犹如飞蛾痴迷火光自取灭亡。凡夫颠倒妄想,被贪爱驱使如同扑火飞蛾。因此智者远离欲念,不起贪著之心。
比丘尼闻法后心生欢喜。世尊见她心已调柔,便广说四圣谛:苦集灭道。比丘尼顿时开悟,如白布易染,当下证得阿罗汉果,不再退转。她顶礼佛足忏悔道:世尊,我昔日愚痴,被情欲所惑扰乱圣者,愿您接受我的忏悔。佛陀说:我已接受。你当知佛世难值,人身难得,解脱生死证阿罗汉更为稀有。这些难事你已成就,在佛法中获真实果报:生死已断、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你应当精进修行,切勿放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