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安般守意經
安那般那法门,是诸佛度化众生的无上法门,能救度沉沦苦海的众生。修持此法有六个步骤,用以对治六根。六根分内外:眼耳鼻舌身意属于内根;色声香味触法属于外尘。佛经中将内外六根接触外尘引发的妄念称为十二海,比喻众生心念如海水奔流不息;又像饿汉梦中进食,终究无法饱足。心念动荡,无孔不入;恍惚缥缈,来去无踪;看它没有形状,听它没有声音;往前追溯不见开端,向后寻觅没有尽头;细微玄妙,不显毫发。连梵天、帝释、仙人、圣者都无法照见其本源,这微细心念暗中滋长,幻化出万千境界。凡夫无法觉察的细微心念称为阴,就像农夫在阴天将种子深埋土中,覆土掩藏后能生长出万亿新芽,旁人看不见种子形态,播种者也无法计算收成。一粒种子埋入地下,万千新芽破土而出,弹指刹那,心念已转九百六十次;一昼夜中,起灭十三亿念头。每个念头都能衍生出更多心念,而心却不自知,就像那位播种的农夫。因此修行者要静心凝神,专注呼吸,从一数到十;数息不乱,心念便能安定;小定三日,大定七日,杂念止息,身心清净如同寂灭,这便证得初禅境界。
禅就是舍弃,舍弃十三亿污秽念头的意思。已获得数息定的境界,转念专注随息,去除其中八种杂念。正剩下两种意念,心意定在随息上,这是由于数息功深的缘故。烦恼污浊消除,内心渐渐清净,这就称为二禅。
此外还有一种修行方法,专注观察鼻端,这叫作止。修得止观时,三毒、四散、五阴、六暗等种种污秽都会消失,内心就会明亮透彻,胜过明珠。淫邪染污心灵,就像镜子埋在泥土里沾满污垢;即使镜子能照天映地,具有无上智慧可以照见万物;但天地虽大,没有一个人能通过这面脏镜子看清任何东西,原因就在于镜面污浊。众垢染心,比那脏镜子还要严重!如果能得到明师指导,刮磨擦拭,连最细微的尘垢都清除干净;再举起来照物,连毛发和皮肤的纹理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就是除垢存明的道理!心意散乱放纵时,万句话也记不住一句。好比在集市上,东张西望到处听,各种声音都涌入耳中;等到静下来回想时,却连一个人的话也记不清。这是因为心思放逸散乱,浊气遮蔽了听觉。如果在安静处,心神宁静,没有杂念邪欲,专心倾听,万句话都能记住,只言片语也清晰明了,这就是心神清净的效果。修行寂止法门,专注鼻端,这叫作三禅。
仔细观察自己的身体,从头到脚反复审视;体内充满污秽之物,令人毛骨悚然,如同看见脓血涕唾一般。此时透彻观照天地万物和众生,无论兴盛还是衰败,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坚信佛法僧三宝,一切幽暗都能照亮,这就是四禅境界。
收敛心念回归本心,诸般烦恼都会消散,这就是还;污秽欲望止息殆尽,内心不再妄想,这就是净。修习安般法门的人,心性自然明朗,以这光明观照万物,没有幽暗不能照见。能知过去无数劫中的事,未来将发生的事,众生经历的种种,现在十方世界的一切;佛陀的教法、弟子的修学,没有看不到的远境,没有听不见的声音;恍惚之间,生死自在;广大可充满八方,细微能穿透毫厘。掌控天地,延驻寿命;威德震慑天神,破解天界兵众;撼动三千世界,移动诸方刹土。八种不可思议境界,非梵天所能测度;神通威德无边无量,皆由六种修行成就。
当佛陀最初准备宣讲这部经典时,大地剧烈震动,人与天神的面容都变得不同寻常。佛陀连续三日安住于呼吸观想中,无人能够询问其中深意。于是佛陀显现双重化身:一名为"何等",一名为"尊主",就此阐明了这部经典的奥义。诸位大菩萨、高僧大德、十二类圣众,无不遵奉践行。
有位菩萨名叫安清,字世高,原本是安息国王正妃所生的王子。他将王位让给叔父,离开故国远行;最终选择在中原落脚,定居洛阳。这位菩萨博学多识,精通天文历法、星象占卜、风水吉凶、地震征兆以及针灸医术。他看人脸色就能诊断疾病,听懂鸟兽鸣叫的含义,没有什么是他不明白的。他怀着天地般广阔的仁心,怜悯众生的愚昧无知。先打开人们的耳朵,再点亮他们的眼睛,要让众生耳聪目明。随后又宣讲六度真谛,翻译呼吸禅法的奥秘。追随他学习的人像尘土般纷纷聚来,无不摒弃污浊的品行,修习清净的德行。
我晚年才开始研习佛法,双亲与三位恩师都已离世;仰望云天,悲痛无处倾诉;回首往事,不禁潸然泪下。所幸前缘未尽,得遇南阳韩林、颍川皮业、会稽陈慧三位贤士。他们道心坚固,德行广大;精进不懈,求道不倦。我常向他们请教,彼此见解契合,义理无有分歧。陈慧注解经义时,我协助斟酌,凡非师传要旨,不敢妄自改动。所言多粗浅拙朴,未能尽显佛理,望诸位明达贤士共同审察;若见义理谬误,祈请加以修正,共襄佛法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