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世因本經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那时,世尊住在舍罗婆悉帝城的迦利罗窟。当时,许多比丘吃过饭后,都出来聚集在迦利罗堂。大家坐下后,各自生出这样的念头,一起议论道:诸位长老啊,真是前所未有。如今这世间,天地万物所居住的国土,是怎样形成聚合的?是怎样消散的?为什么消散之后又会重新聚合?为什么聚合之后能够保持安定?
那时,世尊独自在静室中,他的天耳清净超常,听到比丘们饭后都聚集在迦利罗堂,谈论着稀有的话题。世尊听到后,在傍晚时分从禅定中起身,离开迦利罗窟,前往讲堂。到达后,在大众比丘面前,如常铺设座位,端正而坐。坐定后,明知故问道:比丘们,刚才你们聚集讨论什么话题?
那时,众比丘一同向佛禀告:大德世尊!我们用餐后,众比丘都来到这迦利啰堂,聚集商议这样的话题:诸位长老,真是极为稀有。为何世间如此转合?为何世间如此转散?为何世间转散后又合?为何世间转合后能住。大德世尊!我们刚才有这样的议论,因此聚集讨论此事。
那时,佛陀告诉众比丘说:很好!很好!诸位比丘!你们能这样如法信受奉行。善男子们!你们因信心而舍弃世俗出家,如果你们能如此如法交谈,共同集会时的功德不可思议。比丘们聚集时,应当修习这两种法行:或讨论法义,或保持圣默然,不生懈怠心。若能如此,你们且听如来宣说此义:世间聚合,世间离散,世间离散后又再聚合,世间聚合后安住。说完这话时,众比丘同声对佛说:大德世尊!正是时候,善逝此时正宜开示。若佛世尊为比丘们解说此义,比丘们听闻世尊教法,必当如是受持。
那时,佛陀告诉各位比丘说:你们这些比丘,仔细听好,认真思考,我会为你们依次解说。当时,比丘们一起对佛陀说:是的,世尊,我们很乐意听您讲说。
那时,佛对比丘们说:比丘们!如同一个日月运行所照的四方天下,这样的四方天下世界有一千个日月。比丘们!这就叫做一千世界。比丘们!一千世界中有一千个月亮、一千个太阳、一千座须弥山王、四千个小洲、四千个大洲、四千个小海、四千个大洋、四千种龙族、四千种大龙族、四千种金翅鸟族、四千种大金翅鸟族、四千种恶道众生、四千种大恶道众生、四千个小王、四千个大王、七千种各类大树、八千种各类大山、一万种各类大地狱、一千位阎罗王、一千个阎浮提洲、一千个瞿陀尼洲、一千个弗婆提洲、一千个郁多罗究留洲、一千个四天王天、一千个三十三天、一千个夜摩天、一千个兜率天、一千个化乐天、一千个他化自在天、一千个诸摩罗天、一千个梵天界。比丘们!那梵天界中有一位大梵天王,威德最胜无人能及,统领千梵天自在称王,宣称:"我能创造、能化现、能变幻。"自称:"我如众生之父。"于诸事中如此骄慢自大,生起我执。如来则不然。为什么呢?一切世间都是随各自业力显现而成。比丘们!就像这样的小千世界,犹如发髻,称为千世界。比丘们!如此一千个千世界,称为第二中千世界。比丘们!像这样的第二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就叫做三千大千世界。比丘们!这三千大千世界,有时同时聚合,聚合之后又散开,散开之后又重新聚合,聚合之后又安住。如此世界周而复始地燃烧,称为坏劫;周而复始地形成,称为成劫;周而复始地安住,称为住劫。这就是无畏佛陀教化的一个佛国世界众生所居之处。
诸位比丘!这大地厚达四十八万由旬,宽广无边。诸位比丘!这大地安住于水上,水安住于风上,风依附于虚空。诸位比丘!这大地之下有水的积聚,那水的积聚厚达六十万由旬,宽广无边。那水的积聚之下有风的积聚,那风的积聚厚达三十六万由旬,宽广无边。诸位比丘!那大海之水最深之处,深达八万四千由旬,宽广无边。诸位比丘!那须弥山王,沉入海水中有八万四千由旬,高出海水上也有八万四千由旬。诸位比丘!须弥山王,其底部平坦端正,下根连接安住于大金轮之上。诸位比丘!那须弥山王,在大海之中,下部狭窄上部宽广,逐渐宽大,端直不曲,坚固巨大,微妙至极,殊胜可观,由四种宝物合成,即金、银、琉璃、颇梨。生长着各种树木,树木繁茂,散发各种香气,香气远扬,遍满诸山。众多圣贤、最具威德殊胜美妙的天神居住于此。诸位比丘!须弥山王的上部,四方各有山峰,山峰旁出角立,各高七百由旬,微妙可爱,由七种宝物合成,即金、银、琉璃、颇梨、赤真珠、车𤦲、玛瑙等庄严装饰,弯曲临于海上。诸位比丘!那须弥山下有三层台阶,是诸神的住处。最下的一层,纵横六十由旬,有七重墙壁、七重栏杆、七重铃网,还有七重多罗行树环绕,可爱端正,这些树都由金、银、琉璃、颇梨、赤真珠、车𤦲、玛瑙等七宝合成。那些墙壁各有四门,每一门都有许多城垛,装饰完备,有重阁、轩车、敌楼、望楼、台殿、房廊、树林、苑囿等,以及诸多池塘。池中生出美妙的花朵,散发着各种香气,有各种树木、各种茎叶、各种花果,一应俱全,也散发各种微妙的香气。还有各种鸟类,各自发出美妙的鸣声,声音交错,和谐清澈。中间的一层,纵横四十由旬,所有装饰如七重墙壁、栏杆、铃网、多罗行树,可爱整齐。四周端正,也由七宝即金、银、琉璃、颇梨、赤真珠、车𤦲、玛瑙等装饰。门楼、台殿、园池、果树及各种鸟类,一应俱全。上面的一层,纵横二十由旬,有七重墙壁,乃至各种鸟类,各自发出美妙的鸣声。诸位比丘!那最下层中,有夜叉居住,名叫钵手;那中间层中,有夜叉居住,名叫持鬘;那最上层中,有夜叉居住,名叫常醉。
比丘们,须弥山的半腰,四万二千由旬处,有四大天王的宫殿。比丘们,须弥山顶有三十三天的宫殿,是帝释天居住的地方;从三十三天再往上一倍高度,有夜摩天众的宫殿;从夜摩天再往上一倍,有兜率陀天众的宫殿;从兜率天再往上一倍,有化乐天众的宫殿;从化乐天再往上一倍,有他化自在天众的宫殿;从他化自在天再往上一倍,有梵身天众的宫殿;在他化自在天之上、梵身天之下的中间地带,有魔王波旬的宫殿;梵身天再往上一倍高度,是光音天;光音天再往上一倍,是遍净天;遍净天再往上一倍,是广果天;广果天再往上一倍,是不粗天;在广果天之上、不粗天之下的区域,另有一处天众居住的宫殿,名为无想众生所居之处;从不粗天再往上一倍,是不恼天;不恼天再往上一倍,是善见天;善见天再往上一倍,是善现天;善现天再往上一倍,就是阿迦尼吒诸天的宫殿。比丘们,阿迦尼吒天之上还有诸天,名为无边虚空处天、无边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这些都称为诸天的居所。比丘们,这些地方,这些界域,是众生居住之处。这些众生,有来有去,有生有灭,都有其极限。这世界中,各类众生经历生老病死,轮转于这样的生命轨迹中,无法超越。因此说娑婆世界是无畏刹土。其他一切世界也都是如此。
比丘们,须弥山北面有个大洲,名叫郁多罗究留,土地长宽各一万由旬,四边方正。那里人的脸型也和地形一样方正。比丘们,须弥山东面有个大洲,名叫弗婆毗提诃,土地长宽各九千由旬,形状像圆月。那里人的脸型也和地形一样圆润。比丘们,须弥山西面有个大洲,名叫瞿陀尼,土地长宽各八千由旬,形状像半月。那里人的脸型也和地形一样呈半圆形。比丘们,须弥山南面有个大洲,名叫阎浮提,土地长宽各七千由旬,北宽南窄,形状像车厢。那里人的脸型也和地形一样上宽下窄。
各位比丘,须弥山的北面是由天上的黄金构成,照亮了北俱卢洲;东面是由天上的白银构成,照亮了东胜神洲;西面是由天上的水晶构成,照亮了西牛贺洲;南面是由天上的青琉璃构成,照亮了我们所在的南赡部洲。
比丘们,在郁多罗究留洲有一棵大树,名叫庵婆罗。这棵树的树干宽七由旬,深入地下二十一由旬,高出地面一百由旬,枝叶覆盖方圆五十由旬。比丘们,在弗婆毗提诃洲有一棵大树,名叫迦昙婆。这棵树的树干宽七由旬,深入地下二十一由旬,高出地面一百由旬,枝叶覆盖方圆五十由旬。比丘们,在瞿陀尼洲有一棵大树,名叫镇头迦。这棵树的树干宽七由旬,枝叶覆盖方圆五十由旬。那棵树下有一头石牛,高一由旬,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叫瞿陀尼洲。比丘们,在我们这个阎浮洲有一棵大树,名叫阎浮。这棵树的树干宽七由旬,枝叶覆盖方圆五十由旬。那棵树下有一堆阎浮檀金,高二十由旬。因为金子是从阎浮树下产生的,所以叫作阎浮檀。阎浮檀金这个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比丘们,龙和金翅鸟居住的地方,有一棵大树名叫拘吒赊摩利和,树干长宽各七由旬,枝叶覆盖五十由旬。比丘们,阿修罗居住的地方,有一棵大树名叫修质多罗波吒罗,树干长宽各七由旬,枝叶覆盖五十由旬。比丘们,三十三天有一棵大树名叫波利夜多罗瞿比陀罗,树干长宽各七由旬,向下深入地下二十一由旬,向上高出地面一百由旬,枝叶覆盖五十由旬。
比丘们,在须弥山之下,有一座山名叫佉提罗迦,高四万二千由旬,山顶同样宽广,形态端正美好,由七种珍宝构成,包括金、银、琉璃、水晶、赤珍珠、砗磲和玛瑙等。须弥山和佉提罗迦两山之间,宽广八万四千由旬,周围无边无际,水中遍布青莲、红莲、黄莲、白莲和杂色莲花。
佉提罗迦之外又有伊沙陀罗山,高二万一千由旬,山顶同样宽广,美妙庄严,同样由七宝构成。两山之间宽广四万二千由旬,周围无量,水中覆盖着各种莲花。
伊沙陀罗之外有游犍陀罗山,高一万二千由旬,山顶同样宽广,美妙可爱,由七宝构成。两山之间宽广二万一千由旬,水中遍布莲花。
游犍陀罗之外有善见山,高六千由旬,山顶同样宽广,美妙庄严,由七宝构成。两山之间宽广一万二千由旬,水中遍布莲花。
善见山之外有马半头山,高三千由旬,山顶同样宽广,端正美好,由七宝构成。两山之间宽广六千由旬,水中遍布莲花。
马半头之外有尼民陀罗山,高一千二百由旬,山顶同样宽广,美妙庄严,由七宝构成。两山之间宽广二千四百由旬,水中遍布莲花。
尼民陀罗之外有毗那耶迦山,高六百由旬,山顶同样宽广,美妙可爱,由七宝构成。两山之间宽广一千二百由旬,水中遍布各种杂花和莲花。
毗那耶迦之外有斫迦罗山(意为“轮”),高三百由旬,山顶同样宽广,美妙庄严,由七宝构成。两山之间宽广六百由旬,水中遍布四种杂花和莲花。
距离轮圆山不远的地方,有一片空地,长满青草,旁边就是大海。大海北边有一棵大树王,名叫阎浮树,树干粗七由旬,树根深入地下二十一由旬,树高一百由旬,枝叶向四面伸展覆盖五十由旬,树周围的空地也长满青草。
接着是庵婆罗树林、阎浮树林、多罗树林、那多树林,每片树林都方圆五十由旬,树林之间有空地,长满青草。
再往前是男名树林、女名树林、删陀那林、真陀那林,每片树林方圆五十由旬,边缘的空地也长满青草。
然后有呵梨勒果林、鞞醯勒果林、阿摩勒果林、庵婆罗多迦果林,每片树林方圆五十由旬。
接下来是可殊罗树林、毗罗果树、婆那婆果林、石榴果林,每片树林方圆五十由旬。
再往后是乌勃林、㮏林、甘蔗林、细竹林、大竹林,每片树林方圆五十由旬。
接着有荻林、苇林、割罗林、大割罗林、迦奢文陀林,每片树林方圆五十由旬。
然后是阿提目多迦花林、瞻婆花林、波吒罗花林、蔷薇花林,每片树林方圆五十由旬,边缘的空地长满青草。
还有水池,上面覆盖着优钵罗花、钵头摩花、拘牟陀花、奔茶利迦花等。另外还有一些水池,里面充满毒蛇,每个水池方圆五十由旬,水池之间的空地也长满青草。
其次有一个海,名叫乌禅那迦,宽十二由旬,海水清凉,味道非常甘甜,水质轻软清澈,有七层砖墙、七层交错装饰、七层栏杆、七层铃网,外面环绕着七层多罗行树,整齐美观,用七种珍宝装饰,包括玛瑙等七宝。四周都有台阶道路,令人喜爱,同样由金银、琉璃、水晶、赤真珠、玛瑙等七宝构成。还有优钵罗花、钵头摩花、拘牟陀花、奔茶利迦花。这些花若是火红色,就呈现火焰的形状;若是金色,就呈现黄金的形状;若是青色,就呈现青色的形状;若是赤色,就呈现赤色的形状;若是白色,就呈现白色的形状;若是婆无陀色,就呈现婆无陀的形状。花朵大如车轮,根茎粗如车轴。花根流出的汁液,颜色洁白如牛奶,味道甜美如蜂蜜。
比丘们,在乌禅那迦海中,有转轮圣王通行的道路,路面宽广达十二由旬。比丘们,当阎浮提洲出现转轮圣王时,这些海中的道路会自然浮现,与水面平齐。比丘们,乌禅那迦海再往前有座山,名叫乌禅伽罗。比丘们,这座乌禅伽罗山令人喜爱,形态端正,精妙可观。各种树木、叶子、花朵、果实、香气,以及各类珍奇草木、种种飞禽走兽,凡是世间所生之物,在这乌禅伽罗山中无不具备。比丘们,这座乌禅伽罗山如此令人喜爱,端正可观,你们应当好好铭记。
各位比丘,接下来是乌禅伽罗山,旁边有座山叫金胁山。各位比丘,金胁山里有八万个洞窟。这些洞窟中住着八万头白象,全身洁白如拘牟头花;它们用七条腿站立,具备神通力,能在空中飞行;头顶呈红色,像因陀罗瞿波迦虫的颜色;每头象都有六根象牙,象牙锋利,装饰着各种颜色的黄金。
诸位比丘,越过金胁山有一座山,名叫雪山,高五百由旬,长宽也各五百由旬。这座山非常美妙,由四种宝物构成,分别是金、银、琉璃和水晶。山的四个角落各有一座金峰耸立,每座金峰高二十由旬。山中还有许多由各种宝物混合而成的杂峰,高百由旬。山顶中央有一个阿耨达池,阿耨达多龙王住在其中。池长宽各五十由旬,池水清凉,味道甘甜纯净,水质清澈不浑浊。池边有七重砖墙、七重木板、七重栏杆、七重铃网环绕,非常漂亮庄严,这些装饰都是由玛瑙等七种宝物制成的。池中还有各种花,如青莲花、红莲花、黄莲花和白莲花,花朵色彩斑斓,有青色、黄色、红色和白色,大小如同车轮。还有莲藕,粗如车轴,汁液洁白如牛奶,味道甜美如蜂蜜。
各位比丘,阿耨达池中有阿耨达龙王的宫殿,宫殿有五根柱子,精致美好令人喜爱。阿耨达龙王与他的眷属们在那里游乐,享受天界的五种欲乐,充满快乐。各位比丘,阿耨达池东边有恒河,从象口中流出,与五百条河流一起流入东海;阿耨达池南边有辛头河,从牛口中流出,与五百条河流一起流入南海;阿耨达池西边有博叉河,从马口中流出,与五百条河流一起流入西海;阿耨达池北边有斯陀河,从狮子口中流出,与五百条河流一起流入北海。
比丘们!为什么这条龙叫做阿耨达多呢?有三个原因。第一,阎浮洲的龙在享乐时,会有热沙落在身上,失去天神的形貌,现出蛇的样子,遭受痛苦;阿耨达多龙王没有这种事。第二,阎浮洲的龙游戏享乐时,会有热风吹来,让他们失去天神的模样,现出蛇形受苦;阿耨达多龙王没有这种事。第三,阎浮洲的龙在享乐时,金翅鸟王会飞入宫殿,龙看见后心生恐惧,失去天神的样貌,现出蛇形受苦;阿耨达多龙王不是这样,如果金翅鸟想进入他的宫殿,会因为业报浅薄而自己受苦,无法进入。比丘们!这就是他叫阿耨达多的三个原因。
众位比丘!在雪山的南面不远处,有一座城叫做毗舍离。毗舍离的北边有七座黑山,七座黑山的北边又有香山。在这香山里,住着无数紧那罗,经常有歌舞音乐的声音。这座山上有许多各种各样的树,每棵树都散发出种种香气,是大威德神居住的地方。众位比丘!在那香山里,有两个宝窟:一个叫杂色,一个叫善杂色。这两个宝窟精美可爱,甚至是用玛瑙等七种珍宝构成的,每个都有五十由旬长宽,柔软光滑,摸上去就像迦旃连提迦衣一样。众位比丘!在这杂色、善杂色两个宝窟中,有一位乾闼婆王,名叫无比喻,和五百名紧那罗女一起住在里面,享受五欲之乐,游戏娱乐,行住坐卧。
各位比丘,在那五彩缤纷、美丽斑斓的双窟北面,生长着一棵高大的娑罗树王,名叫善住。这棵善住娑罗树王周围,环绕着八千片娑罗树林。那时,在这片善住娑罗树林下,居住着一头名叫善住的龙象。它的身体纯白如拘牟陀花,四肢如七根柱子般稳健地踏在地上,却能腾空飞行;头顶隆起,形状像因陀罗瞿波迦虫的头部,呈现红色;它长有六根象牙,这些牙锋利细长,上面还点缀着金沙。还有八千头白色的龙象作为它的眷属,这些龙象也都洁白如拘牟陀花,四肢如七根柱子般稳固,象牙上同样装饰着黄金。
在善住娑罗树王林的正北方,为善住大龙象王生出了一个水池,名叫曼陀吉尼,长宽各五十由旬。池水清凉甘美,清澈透明,没有任何污浊。池中的藕根粗如车轴,切开后流出的汁液洁白如牛奶,味道甜美如蜂蜜。各位比丘,曼陀吉尼池周围还有八千个小池环绕,每一个小池都和曼陀吉尼池一样美好。这八千个小池也都如此。
诸位比丘,当善住龙象王心里想要进入曼陀吉尼池嬉戏游乐时,他便会想起那八千眷属龙象。这时,那八千龙象也会生起这样的念头:我们的善住龙象王正在思念我们,我们现在应当前往善住王身边。众龙象到达后,便在善住龙象王面前低头站立。
这时,善住大龙象王便前往曼陀吉尼池。当时,那八千头龙象前后围绕着它。善住王从容地走着,那些龙象有的举着白色华盖遮在它上方;有的龙象用鼻子拿着白色摩尼珠拂尘为它拂拭;前面还有乐神们奏乐歌舞,在前引导。善住大龙象王到达后,就进入曼陀吉尼池中,浮沉嬉戏,洗浴游玩,随心适意,享受着欢乐。有的龙象为它洗鼻子;有的龙象为它磨牙;有的龙象为它擦耳朵;有的龙象为它冲头;有的龙象为它淋背;有的龙象为它揉肋部;有的龙象为它洗大腿;有的龙象为它洗脚;有的龙象为它洗尾巴;有的龙象用鼻子拔出莲藕,清洗干净后送入善住龙象口中;有的龙象用鼻子摘下青莲、红莲、黄莲、白莲等花朵,系在善住龙象王的头上。
那时,善住大龙象王在曼陀吉尼池中随心所欲地洗浴嬉戏,欢乐自在,享受快乐之后,吃了众龙象供养的藕根,并用优钵罗等各种杂花装饰头顶。庄严完毕,便从池中出来,上岸站立。当时,那八千龙象各自散入八千池中,随意洗浴,自在游戏,享受欢乐之后,也都吃了池中的藕根,吃完后同样用优钵罗等各种杂花装饰头顶。系好花饰后,全都聚集到善住龙象王身边,到达后四面围绕。这时,善住大龙象王与那八千龙象前后簇拥,准备返回善住娑罗树王的树林。善住行进时,众龙象有的举着白色华盖,有的手持白色摩尼拂,还有诸神奏响音乐,在前引导。
那时,善住大龙象王来到善住娑罗大树林的主树下,随意地躺卧休息。同时,那八千头龙象也各自来到八千棵娑罗树下,自由自在地行走、停留、躺卧,安然快乐。在那片树林中,有些娑罗树的树干周长约六寻;有些娑罗树的树干周长约七寻或八寻;还有些约九寻或十寻;也有娑罗树的树干周长达到十二寻。而善住娑罗树王的树干周长则有十六寻。在这八千棵娑罗树林中,凡有枯黄掉落的树叶,便有风吹来,将其卷出林外,保持树林的洁净。当那八千头龙象排泄污物时,众夜叉便会前来清扫干净。
比丘们,当阎浮提出现转轮圣王时,在八千龙象中,最弱小的那只龙象,每天清晨都会来到转轮王面前,侍奉供养,因此被称为调善象王。而善住龙象大王,则在每月十五日清晨前往天帝释处,恭敬站立在天帝面前,听候差遣。比丘们,这善住龙象大王具备如此神通威德。它虽生于畜生道,属于龙类,却拥有这般大威神力。你们应当牢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