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集
No. 1645-B六道集序
和尚本乘願力來。冲齡入道。辯才汜濫。文字縱橫。早年曲唱新豐。調高千古。中歲光韜韶石藏究三車。不欲出世為人。爭奈龍天。弗肯尋住鼎湖方丈。遂令聲價難醻然。卒不樂久居。旋臥象林深處。意謂。靈山會上。笑拈花者。不過一人。丁此末法時。中棒投機者。屈寧多指。矧諸方既富煉凡大冶爐。火方紅。我這裡不妨退步潛身。煙霞共老。與其一期說法。度有限之眾生。孰若多著要書。利無窮之後。學于是。始從韶石。終至象林。中間五十幾白。奚啻億萬餘言。龍也何幸受益良多。獨恨鈍根少領玄趣。然最愛其六道一集。痛醒羣蒙。夫影必隨形。谷必畣響。種瓜不得豆。結果定從因。此理勢之所必然。然俗漢恬不之覺。和尚不舍慈悲。悲夫。眾迷於六道。輪迴靡艾也。猛然拈出示之。昭昭然如揭日月而行。無幽不燭。普使人人。深知報應不爽。因果無差。皆能回光返照。各辦前程者。功不在菩薩下也。龍敢不服膺拳拳乎。僅再拜颺言。而序其上。 旹
这位高僧本是乘愿而来。幼年出家,辩才无碍,文采斐然。早年便如新丰妙曲,格调冠绝千古;中年韬光韶石,深研三藏经论。本不愿出世度人,奈何天龙护法再三敦请,只得住持鼎湖方丈,以致声名远播。然而终究不喜久居高位,很快便隐退象林深处。
他以为:灵山会上,能领会拈花微笑的,不过一人而已;在这末法时代,能因棒喝而开悟的,更是屈指可数。况且各地道场如同冶炼凡夫的大洪炉,炉火正旺,我这里不妨退步抽身,与烟霞共老。与其一时说法度化有限众生,何如多著要典利益后世学人?于是从韶石到象林,五十余年间著述不下亿万言。
我何其有幸蒙受教益,只恨根器愚钝未能尽领玄旨。尤其推崇其《六道集》,如晨钟暮鼓惊醒众生。影子必随形体,空谷必有回响;种瓜不会得豆,结果必由前因。这是必然之理,然而世人懵懂不觉。高僧大慈大悲,痛见众生沉沦六道轮回不休,便举此因果昭示世人,如日月当空照亮幽冥,使人人明了报应不爽、因果不虚,都能回光返照各自修行。这般功德,实不下于菩萨。我衷心敬服,谨此再拜题序。时
康熈二十一年壬戌東莞弟子李龍標頓首拜題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东莞弟子李龙标叩首敬题
CBETA 编码:X1645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