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集
正法念處經云。若持不殺戒。得生四天王處。若持不殺不盜。得生三十三天。若持不殺盜邪婬。得生夜摩天。若持不殺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得生兜率天。奉行佛戒。兼身口七善業。得生化樂。他化自在天。業報差別經云。若眾生具修增上十善。得欲界天報。修有漏十善。與定相應。得色界天報。修四空定。得無色界天報。順正理論云。六欲諸天初生。如次。如五六七八九十歲人。生已。身形速得圓滿。男生在天父右膝。女生在天母左膝。皆悉化生。或有於天母手華。忽然化生。阿含經云。兒來未久。便知饑渴。自然寶器。盛百味飲食。若福多者。飯色自白。中者黃色。下者赤色。若渴則飲。寶器中甘露漿。入腹漸消。如酥投火。無復形影。亦無大小便利。死如燈𦦨滅。無有屍骸。以化生故也。色界天眾。於初生時。身量周圓。具妙衣服。一切天眾。皆作聖言。不由學習。自解典語。起世經云。欲界諸天。皆食段食。色界諸天。從初禪乃至遍淨天。以喜為食。無色界諸天。以意業為食。有云。色界無色天。並以禪悅法喜為食。涅槃經云。雖得四天王。他化自在天身。乃至梵天。非非想處天身。命終還墮三惡道中。天報盡時。五衰相現。身受大苦。如地獄苦。等無差別。成實論問曰。生天離惡積善。何故報盡。即入三途。答曰。凡夫無始已來。惡業無窮。一日貪瞋。尚受千形。況惡既多。暫伏結生。報福既盡。昔業時熟。還墮三途。何所致惑。為有識心達本者。能破三界二十五有。故云。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經云。一人發真歸源。十方世界。盡成消殞。如未能達本歸源。則一心念佛。發願往生淨土。聞佛說法。悟無生忍。則頓超三界。迥絕輪迴矣(梵世。梵者淨也)。
《正法念处经》说:持不杀生戒者,可生四天王天;持不杀生、不偷盗戒者,可生三十三天;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戒者,可生夜摩天;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戒者,可生兜率天;奉行佛戒并具足身口七种善业者,可生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业报差别经》说:众生若能具足修持增上十善业,得生欲界天报;修有漏十善业与禅定相应者,得生色界天报;修四空定者,得生无色界天报。
《顺正理论》说:六欲天众生初生时,依次如同人间五、六、七、八、九、十岁孩童模样,出生后身形迅速圆满。男童生于天父右膝,女童生于天母左膝,皆是化生。或有天人从母亲手中莲花忽然化生。《阿含经》说:天童初生不久即知饥渴,自然有宝器盛满百味饮食。福报多者饭色洁白,中等者饭色金黄,下等者饭色赤红。若觉口渴,便饮宝器中甘露浆,入腹即消融如酥油入火,不留形迹,亦无大小便秽。命终时如灯火熄灭,不留尸骸,因是化生之故。
色界天人初生时,身量圆满,具足妙衣。一切天众皆能说圣言,不须学习,自然通达典章语言。《起世经》说:欲界诸天食用段食,色界诸天从初禅天至遍净天以喜乐为食,无色界诸天以意业为食。另有经论说:色界、无色界天人皆以禅悦法喜为食。
《涅槃经》说:纵得四天王天、他化自在天身,乃至梵天、非想非非想处天身,命终仍会堕入三恶道。天福享尽时,五衰相现前,身受大苦如同地狱之苦,毫无差别。《成实论》设问:生天者已离恶积善,为何福报尽时即入三途?答曰:凡夫无始以来恶业无穷,一日贪嗔尚受千生恶报,何况多劫恶业暂伏感生天界,天福享尽时,宿业成熟自然堕落三途,何须疑惑?唯有彻见本心者能破三界二十五有,故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经云:一人彻悟心源,十方世界当下消殞。若未能明心见性,则应一心念佛,发愿往生净土,闻佛说法证无生忍,便能顿超三界,永断轮回。
CBETA 编码:X1645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