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皈依一切佛菩萨如海众!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那时,世尊在清晨穿上外衣,拿着钵盂,进入王舍城乞食。世尊在城中乞食完毕,用过饭后,收拾好衣钵,洗净双足,铺设坐具,盘腿而坐,安住正念。
当时,许多比丘来到世尊面前,恭敬礼拜世尊,绕行三匝后,退坐一旁。这时,长老须菩提也在集会大众中安坐。
这时,尊者须菩提从座位上起身。他将袈裟披在一侧肩膀上,右膝跪地,双手合十向佛陀恭敬地说道:稀有啊,世尊!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如此善巧地摄受菩萨摩诃萨,这是最殊胜的摄受;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如此殷重地付嘱菩萨摩诃萨,这是最殊胜的付嘱。世尊,发心修习菩萨乘的人应当如何安住?应当如何修行?应当如何调伏其心?
说完这些话后,佛陀对尊者须菩提说道:善哉,善哉!须菩提,正如你所说。须菩提,如来确实以最胜妙法摄受菩萨摩诃萨,如来确实以最胜妙法付嘱菩萨摩诃萨。须菩提,你当专心谛听,善加思惟,我将为你开示:发心修习菩萨乘的人应当如何安住,应当如何修行,应当如何调伏其心。
是的,世尊!善男子善实说道:世尊,我愿聆听您的教导。
世尊这样说道:善现,发心修习菩萨乘的人,应当生起这样的心念:所有众生,包括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的众生,我要度化一切众生证入无余涅槃。虽然度化了无量众生,但实际上没有众生被度化。为什么呢?善现,如果菩萨执着众生相,就不能称为菩萨。为什么呢?善现,如果菩萨执着众生相、寿者相、人相,就不能称为菩萨。
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布施时,不应执着任何事物而行布施,应无所住而行布施。不应执着色相布施,不应执着声、香、味、触、法而布施。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当这样布施,不执着任何相状。为什么呢?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不执着相状而行布施,其所获福德不可思量。
善实,你觉得如何?能够测量东方的虚空有多大吗?善实回答:不能,世尊。
世尊说:这样右边南方后面西方高处北方低处上方顺方不正方的十方虚空可以衡量吗?善实回答:不是这样,世尊!
世尊说:确实如此,确实如此!善现啊,确实如此!如果菩萨摩诃萨布施时心无执着,善现啊,那福德就多得无法估量。再者,善现啊,发心修菩萨乘的人应当这样布施:不执着于任何相。
他为什么这样想呢?善现啊,你认为可以通过具足相见到如来吗?善现回答:不,世尊!不应以具足相见到如来。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的具足相,其实并非真正的具足相。说完这些后,世尊告诉长者善现:善现啊,一切具足相都是虚妄的,一切不具足相也是虚妄的,若能明白相与非相的真实意义,这才叫见到如来。说完这些话。
世尊,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在未来世,佛法衰微的末法时代,还会有众生听闻这样的经法,生起真实的信心吗?
世尊说:善实啊,不要这么说。你刚才说:世尊啊,未来世在后时、后长时、后五百岁正法将要灭尽的时候,在这个时期,如果有人对这类经典产生真实信心,会有这样的人吗?善实啊,我告诉你,未来世后五百岁正法将灭时,会有大菩萨出现,他们持戒圆满、功德圆满、智慧圆满。
不仅如此,须菩提!若有菩萨摩诃萨曾亲近供养无量诸佛,于无量佛所种诸善根。须菩提!即便如此,若菩萨摩诃萨能于此经所说法义,乃至一念生清净信心,当知此人,须菩提!如来以佛智悉知,以佛眼悉见。须菩提!是诸众生皆得成就无量福聚。何以故?须菩提!是诸菩萨摩诃萨已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须菩提!是诸菩萨摩诃萨亦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乃至无想亦无非想。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执着法相,即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若执着非法相,亦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不应取法,亦不应取非法。如来常说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此外,世尊对善实说:你怎么想?善实啊,如来、应供、正等觉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吗?如来有所说法吗?善实回答:世尊,依照您的教导,我理解如来并没有证得任何一种法名为无上正等正觉,如来也没有说过任何一种法。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的法不可执取,不可言说,不是法也不是非法。为何如此?因为无为法是圣者所证悟的。
佛问:善现,你认为如何?如果有善男子或善女子,将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全部用来布施如来、应供、正等觉。善现,你觉得如何?这样的善男子或善女子,因此获得的福报多吗?善现回答:非常多,世尊!非常多,善逝!这样的善男子或善女子,因此获得的福报极多。为什么呢?世尊所说的福报,其实并非真正的福报,只是假名为福报而已。
佛陀说:须菩提啊,如果有善男子或善女子,将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给如来、应供、正等觉者。而另有人受持这部经典,哪怕只是四句偈颂,并为他人详细解说,那么后者所获得的福报功德,将远远超过前者,多得不可计量。为什么呢?须菩提,因为一切如来、应供、正等觉者的无上正等正觉,都从此经出生;诸佛世尊也都依此经成就。何以故?须菩提,所谓的佛法,其实并非实有的佛法,只是假名为佛法罢了。
世尊说:善实,你怎么想?如果有人这样想:我得到了入流果。善实回答:不是这样的,世尊。为什么呢?因为世尊,所谓入流者,实际上没有入流这回事。不入色,不入声、香、味、触、法,所以才称为入流。世尊,如果入流者有这样的念头:我得到了入流果。那么他就还有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人相的执着。
世尊说:善实,你们怎么看?一个一来果的人会不会这样想:我得到了一来果?善实回答: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因为一来果的人不会这样想:我得到了一来果。为什么?因为一来果的人并没有什么法可以执取,所以才称为一来果。
佛问:须菩提,你认为呢?证得须陀洹果位的人,是否会生起这样的念头:我已证得须陀洹果?须菩提回答: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因为须陀洹名为入流,而实际上并无所谓入流这回事,只是假名为须陀洹罢了。
佛陀问:须菩提,你怎么想?可以认为我应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吗?须菩提回答:不可以,世尊。为什么呢?因为根本没有一种法叫作无上正等正觉。世尊,如果有人认为我应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那就是执着自我、执着众生、执着寿命、执着人格。为什么呢?世尊,如来所说的无诤三昧是最殊胜的,我虽然得到这种境界,但从不认为自己得到了什么。如果我认为自己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如来就不会说我是最善于修习无诤三昧的人。须菩提,菩萨不执着任何相,这才叫作真正的无诤行。
佛祖问:善实,你怎么想?如来在燃灯佛那里得到过任何成佛的方法吗?善实回答:没有,世尊。如来在燃灯佛那里没有得到任何成佛的方法。
佛陀说:善现,如果有菩萨这样说:我在庄严佛土。那他说的不对。为什么呢?所谓庄严佛土,如来说不存在庄严,所以才叫庄严佛土。因此,善现,菩萨应当这样生起无所执着的心,不执着于色生起心念,不执着于声、香、味、触、法生起心念,应当生起无所住着的心。
善男子,譬如有人,认为这个色身是我的身体,像须弥山王那样高大。善男子,你认为如何?这样的身体是否真的算得上大?
善实尊者说:伟大啊,世尊!伟大啊,善逝!如来所说的我身并非实有。为何如此?世尊所说的我身,只是假名为我身,并非真实存在。正因为并非实有,才称之为我身。
世尊说:善实,你怎么想?恒河里的沙多不多?善实回答:世尊,光是恒河就已经多得数不清,何况河中的沙。
世尊说:须菩提,你要明白。假如恒河中有无数的沙,每一粒沙代表一个世界,有人用七宝装满所有这些世界,布施给如来、应供、正等觉。你觉得如何?须菩提,这样的人获得的福报多吗?须菩提回答:非常多,世尊。这样的人获得的福报无量无边,无法计算。
世尊说:善实啊,如果有善男子、善女子将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供养如来、应供、正等觉。而另有人受持这部经典乃至四句偈颂,并为他人详细解说。比较这两种功德,后者的福报胜过前者无量无数倍。善实啊,更何况在有人讲说这部经典乃至四句偈的地方,那片土地就成为天、人、阿修罗世间都应礼敬的圣地。善实啊,若有人能受持、读诵这部经典,并为他人解说,此人最为稀有难得。善实啊,凡是讲说此经的地方,就如同有佛住世,应当视为与佛塔同样尊贵的圣地。
善实尊者向世尊问道:世尊啊,这部经该叫什么名字?我们应当如何受持奉行呢?说完这些话后。
佛祖对须菩提说:这部经名为《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你要这样持诵。为什么呢?因为所谓的般若波罗蜜,如来所说其实并非真实的彼岸,所以才称之为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你认为如来有所说法吗?须菩提回答:世尊,如来并没有说过任何法。
世尊说:善实,你认为三千大千世界中的微尘多不多?善实回答:非常多,世尊!非常多,善逝!那些微尘。为什么呢?因为世尊所说的微尘,如来指出并非真实微尘,所以称为微尘;如来所说的世界,也并非真实世界,所以称为世界。
佛陀问: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如来、应供、正等觉能以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得见吗?须菩提回答:不是这样的,世尊。如来、应供、正等觉不应以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得见。为什么呢?世尊所说的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其实并非真实存在的相状,如来只是假名为三十二种大丈夫相。
佛陀说:善实啊,如果有善男子善女子,每天舍弃恒河沙数那么多的生命,这样舍弃恒河沙劫之多的生命;但若有人受持这部经乃至四句偈颂,并为他人解说,由此因缘所生的福德,胜过前者百千万亿倍,不可计量。
这时,尊者须菩提心中法喜充满,感动流泪,他擦拭眼泪后,对世尊这样说道:稀有啊,世尊!最为殊胜稀有,善逝!如来所说的这部法门,令我,世尊!生起智慧,我过去从未听闻过如此殊胜的法门。世尊!若有众生能在听闻此经时生起真实信心,那真是最为稀有难得的。为什么呢?因为世尊所说的真实相,其实并非真实相,因此如来称之为真实相。世尊!这并不令我感到稀奇。若有人听闻我宣说此法门能生净信、得胜解。世尊!未来世若有众生能受持、读诵此经,并为他人广为解说,此人当成就最胜稀有的功德。然而,世尊!这些菩萨摩诃萨不应执着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人相。为什么呢?因为世尊所说的我相,其实并非我相;所说的众生相、寿者相、人相,也都并非真实存在。为什么呢?因为若能远离一切执着之相,即见如来。须菩提说完这番话。
世尊对善实这样说:是的,是的!善实啊!正如你所说。那些众生若能听闻此经所说而不惊惧、不恐怖、不畏怯,他们是最为稀有难得的。为什么呢?善实啊!如来所说的最胜彼岸,其实如来所说的最胜彼岸即非彼岸,是无量诸佛所共说的。因此,才称之为最胜彼岸。
佛弟子须菩提,如来虽已证得无生法忍,实则未曾得证。何以故?须菩提,我曾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心中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亦无种种分别妄想。若当时执着有我相,必生嗔恨;执着众生相、寿者相、人相,亦必生嗔恨。须菩提,我忆念往昔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时,亦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人相,乃至一切妄想分别皆无。是故须菩提,菩萨应当舍弃一切执着分别之念,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不应执着色相而生心,不应执着声、香、味、触、法而生心,不应执着法相或非法相而生心,应当无所执着而生其心。何以故?心无所住,即是安住。如来因此说:菩萨布施时不应执着色相,不应执着声、香、味、触、法相。
善实,菩萨摩诃萨应当这样布施:为了所有众生。为什么呢?因为善实,所谓的众生,其实并非众生。如来所说的一切众生,实际上都不是众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来是真实语者,如来是实语者,如来是不诳语者,如来是不异语者,如来是如语者。
再有,善实啊!如果如来证悟的法被宣说,若有人思量它,那其中并无真实或虚妄。善实啊!好比有人走进黑暗的屋子,什么也看不见。菩萨应当这样看待:若有所执着,就不应布施。善实啊!又如有眼睛的人,在明月当空的夜晚,能看见各种颜色。菩萨大士应当这样看待:若无所执着,就应当布施。
再有,善实啊!若有善家子弟、善家女子,能够受持、读诵此经法,并为他人解说。善实啊!你要知道,如来以佛智悉知;善实啊!如来以佛眼悉见。善实啊!所有这些众生,都将获得无量福报。
善男子,善女人,如果在早晨时分,舍弃如恒河沙数般多的生命;同样在中午时分,在傍晚时分,也都舍弃如恒河沙数般多的生命。以此因缘,经过百千万亿劫不断舍弃生命。如果有人听闻这部经典而不毁谤,由此因缘所生的福德,已经胜过前者的福德百千万倍,无量无边。更何况有人能抄写、受持、读诵这部经典,并为他人解说其义理。
须菩提,此法门不可思议,不可称量。如来宣说此法门,是为了发最上乘心的众生,为了发最胜乘心的众生。若有人能受持、读诵此经,并为他人广解其义,此人便具足如来的智慧,得见如来的佛眼。须菩提,这样的众生将获得无量无边的福报,其福德不可称量、不可思议。须菩提,这些众生必将荷担如来无上菩提。为什么呢?因为此经不是浅信者、执着我见、众生见、寿者见、人见者所能信受持诵的,这些人听闻此经,必不能真实信解。
善男子,还有,须菩提啊!在此处若有地方广泛宣讲此经,此地应当受到诸天、人、阿修罗的供养,他们应当恭敬礼拜、右绕此地,此地将如同佛塔圣地般尊贵。
善实,若有善家子弟或善家女子,对此类经典能够领受、持守、读诵,并为他人详细解说,此人虽会遭受轻贱,乃至极重轻贱。何以故?因为这些众生往昔造作不善业,本应堕入恶道;如今能在正法中承受轻贱,便能消尽罪业,最终证得佛果菩提。
这是什么缘故呢?须菩提,你要知道,在过去无量无数劫中,我曾供养过无量无数的如来、应供、正等正觉者,具体来说,我曾亲自供养过八万四千亿那由他百千位佛,并且供养之后从未远离这些佛。须菩提,我因曾亲自供养这些佛世尊且从未远离,所以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乃至正法衰微的末法时代,若有人能受持、读诵这部经典,并为他人广为解说,那么他所获得的福德,与之前供养无量诸佛的福德相比,百倍不及,千倍不及,百千万亿倍不及,乃至用任何数字、比喻都无法衡量。
善实啊,若有善男子、善女子,我说他们积累的福德,这些善男子、善女子若在某个时刻获取这福德,会导致众生狂乱、心神散乱。然而善实啊,如来所说的法本是不可思议、不可称量的,这福德也是如此,应当这样观察其果报。
这时,尊者须菩提向世尊这样问道:世尊啊,发心修菩萨乘的人应当如何安住?应当如何修行?应当如何降伏其心?
佛陀说:善现,发心修菩萨乘的人,应当生起这样的心念:我要救度一切众生进入无余涅槃的境界,但实际并没有一个众生被度脱。为什么呢?善现,如果菩萨执着众生之相,就不能称为大菩萨;甚至执着人相,也不能称为大菩萨。为什么呢?善现,实在没有一法名为发菩萨乘心者。你以为如何?善现,如来在燃灯佛那里,是否证得了名为无上正等正觉的实法?说完这番话。
善实尊者对世尊说:“世尊,如来灯作如来、应供、正等觉时,未曾证得任何一法名为无上正等正觉。”说罢此言。
世尊对善现这样说:是的,是的!善现啊!确实如此。没有任何一法能让如来燃灯佛授记成为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的无上正觉。善现啊!如果如来证得任何一法,燃灯佛就不会为我授记说:你这位修行者,在未来世将成佛,名号为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正因如此,善现啊!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无有一法可得,正因为无上正等正觉实无可证,燃灯佛才为我授记说:你这位修行者,在未来世将成佛,名号为释迦牟尼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为什么呢?善现啊!所谓如来即是真如;善现啊!所谓如来即是不生之法;善现啊!所谓世尊即是断除一切戏论;善现啊!所谓如来即是究竟无生。为什么呢?因为从最胜义谛来看,这一切本就不生。
善实,如果有人这样说:如来、应供、正等觉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是在诽谤我。善实,他们没有正确理解。为什么呢?因为善实,如来、应供、正等觉并没有证得任何一法名为无上正等正觉。善实,如果如来所说的证悟之法是真实不虚的,那么如来就不会说一切法都是佛法。为什么呢?善实,所谓一切法,如来说它们都不是真实之法,只是假名为一切法。
善男子,譬如有一个身材高大、体格健全的人。
须菩提回答说:“世尊,如来说具足身、大身,即非具足身、大身,是名具足身、大身。”
世尊说:是的,是的!善实啊!确实如此!如果有菩萨这样说:有众生进入涅槃得到灭度。我不认为他是真正的菩萨。为什么呢?善实啊!菩萨难道还有一法可得吗?善实回答:不是这样的,世尊!
佛陀说:须菩提,所谓众生,其实并非真实的众生,如来只是这样称呼他们。因为如来曾说:一切法皆无自我,没有真实的众生、寿命、养育者,也没有主宰一切法的人。须菩提,如果菩萨说:我要成就庄严的佛土,这样的说法并不正确。为什么呢?所谓庄严佛土,其实并非真正的庄严,如来只是这样称呼它。须菩提,如果菩萨能真正领悟无我之法,如来就会称他为大菩萨。
善实,你是怎么想的?如来有肉眼吗?善实回答:是的,是的,世尊,如来有肉眼。
佛陀问:善现,你认为如来有天眼吗?善现回答:是的,世尊,如来确实有天眼。
世尊说:善实,你觉得如来有慧眼吗?善实回答:是的,世尊,如来确实有慧眼。
世尊说:善实,你认为如来有法眼吗?善实回答:是的,是的!世尊,如来有法眼。
世尊问:善实,你是怎么想的?如来有佛眼吗?善实回答:是的,世尊,如来确实有佛眼。
世尊说:好,好!善实啊!你怎么想?善实啊!所有恒河中的沙,虽然那些沙,如来也说它们是沙吗?善实回答:是的,是的!世尊!是的,是的!善逝所说的如来就是那些沙。
世尊问:善现,你怎么想?恒河的沙子那么多,每一粒沙子又是一条恒河,所有这些河里的沙子数量,和这么多世界比起来,哪个更多?善现回答:非常多,世尊,非常多,善逝,这些世界多得数不清。
世尊说:善实啊,所有世界中的众生,我都知道他们心中种种念头流转。为什么呢?所谓的念头流转,善实啊,其实并没有真实的流转,如来只是这样说,所以才称为念头流转。为什么呢?善实啊,过去的心不可得,未来的心不可得,现在的心也不可得。
善实,你怎么想?如果有善良的男子或女子,将三千大千世界装满七宝并布施给他人,这样的善男子或善女子,会因为这样的行为而积累很多福德吗?善实回答:很多,世尊!非常多,善逝!
世尊说:是的,是的,善实!正是如此!很多。那些善家子、善家女,若因此缘故,会生出许多福德,无量无边不可计数。善实啊!所谓的福德,如来并不认为那是真实的福德;所以才称之为福德。善实!如果认为福德是真实存在的,如来就不会说那是福德了。
他是怎么想的?善实啊,应该认为如来的色身就是如来的真实存在吗?善实回答:不是这样的,世尊!不应该认为如来的色身就是如来的真实存在。为什么呢?世尊,所谓的色身成就,如来说并非真正的成就,所以称之为色身成就。
佛陀问:须菩提,你认为可以通过圆满的形相见到如来吗?须菩提回答:不能,世尊。不应该通过圆满的形相去见如来。为什么呢?因为世尊所说的圆满形相,其实并非真正的圆满形相,如来只是假名为圆满形相罢了。
世尊说:善实,你怎么想?如来会这样想:‘我在说法’吗?善实回答:不会的,世尊。如来不会这样想:‘我在说法’。
世尊说:善实啊,如果我说如来讲了佛法,那就是在诽谤我。善实啊,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呢?善实啊,所谓的佛法、说法者,实际上并没有一种叫佛法的东西可以言说。
这时,尊者须菩提对世尊说:世尊啊,在未来,正法衰微的末法时代,五百年后,如果有众生听到这样的教法,他们能生起信心吗?
佛陀说:善现,众生并非众生。为什么呢?所谓众生,善现,如来所说并非真实存在的众生,只是假名为众生而已。你怎么想?善现,如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时,是否实有某种法可得?
善现回答:世尊,如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时,并无实有法可得。
佛陀说:是的,是的,善现啊!正是如此。因为在这微小的法中什么也没有,不可得,所以称之为无上正等正觉。再者,善现啊,平等正法中不存在不平等,因此称为无上正等正觉。由于无我、无寿者、无众生、无人,才达到平等。无上正等正觉证悟了一切善法。善现啊,所谓的善法,如来说过,那其实并非真实存在的法,所以才称之为善法。
善男子善实啊,假如有人将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须弥山王那么多的七种珍宝,全部布施给如来、应供、正等正觉。而另有人受持这部智慧到彼岸的经典,哪怕只是其中四句偈颂,为他人解说。善实啊,后者所得的福德,胜过前者百倍、千倍、百千万倍、亿倍、百千万亿倍,乃至所有算数、计量、譬喻都无法比拟的殊胜功德。
他为何起此念想?善实啊,如来会有‘我救度众生’这样的念头吗?不会的。善实,你应当这样理解。为什么呢?因为实际上,善实啊,并没有一个众生是如来所度脱的。假如,善实,真有一个众生被如来度脱了,那么如来就有了‘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人相’的执着。所谓的‘我相’,善实啊,并非真实存在,如来这样说过;这只是凡夫俗子的妄执。凡夫俗子、凡夫俗子,善实啊,并非真实存在,如来这样说过;因此才称之为凡夫俗子。
善实,你认为如何?如来可以通过具足的色相来见到吗?善实回答:不是这样的,世尊。依我对世尊所说教义的理解,如来不应该通过具足的色相来见到。
佛祖说:好,好!善现啊,正是这样,正是这样!善现啊,正如我对你所说,不应以具足色身见如来。为什么呢?因为善现啊,如果以具足色身见如来,那么转轮圣王也具有色身,这样转轮圣王就是如来了。所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如来。因为所谓色身并非真实色身,这才应该见如来。这时,尊者善现对佛祖说:世尊啊,正如我所理解的您所说的道理,我不应以具足色身见如来。
那时,世尊说了这首偈颂:
若以色见我,以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法体佛见应,法身彼如来, 法体及不识,故彼不能知。
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如来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吗?须菩提,你不应该这样认为。为什么呢?因为如来并没有证得所谓的无上正等正觉。如果有人这样说:菩萨在修行过程中应当断除一切法。须菩提,你不应该这样认为。为什么呢?因为菩萨修行时并没有任何法可以断除。
善实啊,如果有善家子弟或善家女子,将恒河沙数世界的七宝装满布施;而菩萨摩诃萨能在无我、无生的境界中安住,证得法忍。那么相比之下,菩萨所获得的福报更为殊胜。善实啊,菩萨不应执着于福报的积聚。善实问道:世尊,菩萨不应执着于福报的积聚吗?世尊回答:善实啊,所谓不执着,正是为了说明不执着的道理,才称之为不执着。
善实啊,即使有人这样说:如来去了,或没去,或停留,或坐着,或躺着,或如法而行。善实啊,我并不认为这种说法理解了我的真义。为什么呢?善实啊,所谓如来,意思就是无所去,也无所来,因此才称之为如来、应供、正等觉。
善实,如果有善男子或善女子,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尘土都研成墨汁,数量多到不可计算,就像最小的微尘那么多。善实,你认为如何?那些微尘的数量难道不庞大吗?
善实回答:正是如此,世尊!所谓极微尘的集合。为什么呢?世尊所说的极微尘集合,并非真实存在的微尘集合。为何这样说?若世尊称之为极微尘,如来便说那并非实有的微尘,只是假名为极微尘。又如来说三千大千世界,并非实有的世界,如来只是假名为三千大千世界。为什么呢?世尊,若认为世界实有,那便是执取相状。倘若如来谈到执取,那并非真实的执取,如来只是假名为执取。
世尊说:抓取,就是这样,善实!不是世俗语言,不可说,不是法,也不是非法,那些凡夫小儿才会执着。为什么呢?如果有这样的说法,善实!像这样讲:'我见,如来说,众生见、寿见、人见,如来说。'虽然这样说,善实!这是正确的说法吗?善实回答:不是这样,世尊!不是这样,善逝!为什么呢?如果世尊说的我见,如来说;那并非真正的见,如来说;所以称之为我见。
世尊说:是的,善现,发心修行菩萨乘的人,应当了知一切法,观见一切法,信解一切法。虽如此信解,却不住于法相。为什么呢?因为法相这种东西,善现,如来说过并非真实存在,只是假名为法相。善现,若有菩萨以无量无数世界的七宝布施供养如来,而另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以至彼岸的智慧受持乃至四句偈颂,并为他人解说。这后者的福德胜过前者,无量无边。为什么说广为解说呢?因为不执着于言说相,才称为真正的广为解说。
星辰、眼翳、灯焰、幻影、露珠、水泡、梦境、闪电、浮云,如此观照一切有为法。
世尊说完这些话,长老善现非常欢喜。在场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及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众,听闻世尊宣说后,全都无比欢喜。
皈依一切佛菩萨如海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