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
歡喜地攝布施波羅蜜伽陀
「常與無常苦樂等, 我及無我悉皆空,
不住有為及無為, 住無相行佛亦然。
若求聲聞緣覺等, 乃至佛果亦復然,
不住此忍不可得, 如渡大河不見岸。
若聞此法彼定得, 成等正覺證涅盤,
見於一切如自身, 是大智者如來說。
恒常与无常、苦与乐, 自我与无我皆是空, 不执著有为与无为, 安住无相行佛亦同。
若求声闻缘觉道, 乃至佛果亦如是, 不住此忍不可得, 如渡大河不见岸。
若闻此法定成就, 等正觉证涅槃果, 视一切如自身者, 是如来赞大智者。
「佛子當住四補特伽羅,是行大智行:一真實善法;二不退心;三應供離垢無煩惱無求;四善友同等。
佛子应当安住于四种修行者,这是实践大智慧的行为:一是真实的善法;二是不退转的心;三是应供、离垢、无烦恼、无求;四是善友平等。
「大智菩薩如是行, 不學聲聞及緣覺,
樂學如來一切智, 是學非學名為學。
學不受色不增減, 亦復不學種種法,
攝受樂學一切智, 若此功德出離者。
色非有智非無智, 受想行識亦復爾,
色性自性如虛空, 平等無二無分別。
妄想本性無彼岸, 眾生之界亦復然,
虛空自性亦同然, 智慧世間解亦爾。
智慧無色佛所說, 離一切想到彼岸,
若人得離諸想已, 是人語意住真如。
彼人住世恒沙劫, 不聞佛說眾生聲,
眾生不生本清淨, 是行最上般若行。
佛說種種之語言, 皆具最上般若義,
過去佛為我受記, 於未來世證菩提。
大智菩萨如此修行, 不学声闻与缘觉, 乐学如来一切智, 这般学与非学名为学。
学不受色不增减, 亦不学种种法, 摄受乐学一切智, 若此功德能出离。
色非有智非无智, 受想行识亦如是, 色性自性如虚空, 平等无二无分别。
妄想本性无彼岸, 众生之界亦如此, 虚空自性亦相同, 智慧世间解亦然。
智慧无色佛所说, 离一切想到彼岸, 若人得离诸想已, 此人语意住真如。
彼人住世恒沙劫, 不闻佛说众生声, 众生不生本清净, 是行最上般若行。
佛说种种之语言, 皆具最上般若义, 过去佛为我授记, 于未来世证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