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月錄

▲迦葉佛(賢劫第三尊)

偈曰。一切眾生性清淨。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众生本性皆清净,本来无生亦无灭。此身此心是幻起,幻化之中无罪福。
長阿含經云。人壽二萬歲時。此佛出世。種婆羅門。姓迦葉。父梵德。母財主。居波羅奈城。坐尼拘律樹下。說法一會。度人二萬。神足二。一提舍。二婆羅婆。侍者善友。子集軍 幻寄曰。始予錄指月錄。七佛第書其偈。阿含化跡皆削焉。既見世之人。粗聞即心即佛者。率多撥無報化。乃悟昔人載此之妙密。葢偈闡法身之極致。阿含示化跡之大略。可謂斷常俱遣。事理兩融者矣。傳燈成於道原。而裁定於楊大年。其旨不苟也。因具錄之。此錄稍錄神通亦以此。
长阿含经记载:人寿二万岁时,此佛出现于世。出身婆罗门种姓,姓迦叶。父亲名为梵德,母亲名为财主。居住于波罗奈城,在尼拘律树下结跏趺坐。举行一场法会,度化二万人。有两位神通弟子:一提舍,二婆罗婆。侍者名为善友,儿子名为集军。
幻寄评论道:最初我编录《指月录》时,七佛部分仅记载偈颂,将《长阿含经》中的教化事迹全部删去。后来见世间人粗浅听闻"即心即佛"之说,大多否定应身化身的真实存在,这才领悟前人记载这些内容的深意。偈颂阐明法身的至高境界,阿含经显示化现教化的概略,可说是断见常见俱皆破除,事相理体圆融无碍。《传灯录》由道原编纂,经杨大年审定,其宗旨严谨不苟。因此我将这些内容完整收录。此录中少量记载神通事迹,也是出于同样考量。
版权声明:本站原始经文数据源为 CBETA
译文由人工智能翻译,仅供学习参考,并非权威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