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五七)
如是我聞: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爾時,世尊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還持衣鉢,不語眾,不告侍者,獨一無二,於西方國土人間遊行。
那时,世尊披上袈裟拿起钵盂,进入舍卫城乞食。归返后收好衣钵,没有告知众比丘,也没有告诉侍从弟子,独自一人,前往西方国土的人间游化。
時,安陀林中有一比丘,遙見世尊不語眾,不告侍者,獨一無二。見已,進詣尊者阿難所,白阿難言:「尊者!當知世尊不語眾,不告侍者,獨一無二而出遊行。」
那时,安陀林中有一位比丘,远远看见世尊没有对大众说话,也没有告诉侍者,独自一人出行。他见到后,就来到尊者阿难那里,对阿难说:尊者,您要知道世尊没有对大众说话,也没有告诉侍者,独自一人外出游走了。
爾時,阿難語彼比丘:「若使世尊不語眾,不告侍者,獨一無二而出遊行,不應隨從。所以者何?今日世尊欲住寂滅滅少事故。」
当时,阿难对比丘说:如果世尊没有告知大众,没有告诉侍者,独自一人外出游行,就不应该跟随。为什么呢?因为今天世尊想要安住于寂灭,减少事务。
爾時,世尊遊行北至半闍國波陀聚落,於人所守護林中,住一跋陀薩羅樹下。時有眾多比丘詣阿難所,語阿難言:「今聞世尊住在何所?」
那时,世尊向北游行来到半阇国的波陀聚落,住在人们守护的树林中一棵跋陀萨罗树下。当时有许多比丘来到阿难住处,问阿难说:如今听闻世尊住在何处?
阿難答曰:「我聞世尊北至半闍國波陀聚落,人所守護林中跋陀薩羅樹下。」
阿难回答:我听说世尊往北到了半闍国的波陀聚落,那里有片受人守护的树林,世尊就在林中的跋陀萨罗树下。
時,諸比丘語阿難曰:「尊者當知,我等不見世尊已久,若不憚勞者,可共往詣世尊?」哀愍故,阿難知時,默然而許。
当时,诸位比丘对阿难说:尊者应当知道,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世尊了,如果您不怕辛苦的话,可以和我们一起去拜见世尊吗?出于慈悲,阿难明白此刻正是时候,便默然应允。
爾時,尊者阿難與眾多比丘夜過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乞食已,還精舍,舉臥具,持衣鉢,出至西方人間遊行,北至半闍國波陀聚落人守護林中。時,尊者阿難與眾多比丘置衣鉢,洗足已,詣世尊所,頭面禮足,於一面坐。
那时,尊者阿难与众多比丘度过夜晚,清晨穿上僧衣,手持钵盂,进入舍卫城乞食。乞食结束后,返回精舍,整理卧具,携带衣物与钵盂,出发前往西方人间游历,向北抵达半阇国的波陀聚落,进入人们守护的树林中。当时,尊者阿难与众多比丘放下衣物与钵盂,洗脚完毕,前往世尊所在之处,以头顶礼世尊双足,然后坐在一旁。
爾時,世尊為眾多比丘說法,示、教、利、喜。
那时,世尊为众多比丘讲法,开示、教导、利益、欢喜。
爾時,座中有一比丘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見,疾得漏盡?」爾時,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於此座中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見,疾得漏盡?』者,我已說法言:『當善觀察諸陰,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我已說如是法,觀察諸陰。而今猶有善男子不勤欲作、不勤樂、不勤念、不勤信,而自慢惰,不能增進得盡諸漏。若復善男子於我所說法,觀察諸陰,勤欲、勤樂、勤念、勤信,彼能疾得盡諸漏。愚癡無聞凡夫於色見是我,若見我者,是名為行。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轉?無明觸生愛,緣愛起彼行。彼愛何因?何集?何生?何轉?彼愛受因、受集、受生、受轉。彼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轉?彼受觸因、觸集、觸生、觸轉。彼觸何因?何集?何生?何轉?謂彼觸六入處因、六入處集、六入處生、六入處轉。彼六入處無常、有為、心緣起法;彼觸、受、愛、行,亦無常、有為、心緣起法……如是觀者,而見色是我……不見色是我,而見色是我所……不見色是我所,而見色在我……不見色在我,而見我在色……不見我在色,而見受是我……不見受是我,而見受是我所……不見受是我所,而見受在我……不見受在我,而見我在受……不見我在受,而見想是我……不見想是我,而見想是我所……不見想是我所,而見想在我……不見想在我,而見我在想……不見我在想,而見行是我……不見行是我,而見行是我所……不見行是我所,而見行在我……不見行在我,而見我在行……不見我在行,而見識是我……不見識是我,而見識是我所……不見識是我所,而見識在我……不見識在我,而見我在識……不見我在識,復作斷見、壞有見。不作斷見、壞有見,而不離我慢。不離我慢者,而復見我,見我者即是行。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轉?如前所說,乃至我慢。作如是知、如是見者,疾得漏盡。」
那时,座中有一位比丘心想:要怎样知、怎样见,才能迅速断尽烦恼?当时,世尊知道那位比丘心中所想,便对比丘们说:如果有比丘在座中这样想:要怎样知、怎样见,才能迅速断尽烦恼?我已经说过:应当善加观察五蕴,也就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我已说过这些观察五蕴的法门。但仍有善男子不愿精进、不勤修乐求、不专注忆念、不生起信心,因懈怠放逸而不能断尽烦恼。如果善男子能依照我所说的法,观察五蕴,精进乐求、专注忆念、生起信心,他就能迅速断尽烦恼。
愚痴无闻的凡夫认为色就是我,若执着有我,这就是行。这行的起因是什么?如何积聚?如何生起?如何辗转相续?无明触生起爱,因爱而生起行。这爱的起因是什么?如何积聚?如何生起?如何辗转相续?爱以受为因、受积聚、受生起、受辗转。这受的起因是什么?如何积聚?如何生起?如何辗转相续?受以触为因、触积聚、触生起、触辗转。这触的起因是什么?如何积聚?如何生起?如何辗转相续?触以六入处为因、六入处积聚、六入处生起、六入处辗转。六入处是无常、有为、心缘起法;触、受、爱、行也是无常、有为、心缘起法……
这样观察时,若认为色是我……不认为色是我,而认为色是我所有……不认为色是我所有,而认为色在我中……不认为色在我中,而认为我在色中……不认为我在色中,而认为受是我……不认为受是我,而认为受是我所有……不认为受是我所有,而认为受在我中……不认为受在我中,而认为我在受中……不认为我在受中,而认为想是我……不认为想是我,而认为想是我所有……不认为想是我所有,而认为想在我中……不认为想在我中,而认为我在想中……不认为我在想中,而认为行是我……不认为行是我,而认为行是我所有……不认为行是我所有,而认为行在我中……不认为行在我中,而认为我在行中……不认为我在行中,而认为识是我……不认为识是我,而认为识是我所有……不认为识是我所有,而认为识在我中……不认为识在我中,而认为我在识中……不认为我在识中,又生起断见、坏有见。不生起断见、坏有见,却仍不离我慢。不离我慢的人,又执着有我,执着有我即是行。这行的起因是什么?如何积聚?如何生起?如何辗转相续?如前所说,乃至我慢。能这样知、这样见的人,就能迅速断尽烦恼。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陀说完这部经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教导,都欢喜地依照奉行。
CBETA 编码:T0099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