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九三四)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有一次,佛陀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里。
那时,释迦族的摩诃男来到佛陀面前,顶礼佛足后,退坐到一旁,对佛陀说:世尊!根据我对您教法的理解,是通过正定获得解脱,而非不正定。请问世尊,是应该先修习正定而后得解脱?还是先得解脱再修正定?或者正定与解脱不分先后同时生起呢?
那时,世尊沉默不语。大摩诃男第二次第三次提问,佛陀依然再三保持沉默。
那时,尊者阿难站在佛陀身后,手执扇子为佛扇风。阿难尊者心想:释氏摩诃男用这样深奥的问题请教世尊,世尊病体初愈不久,我现在应当转说其他事情,来引导他改变话题。
摩诃男!修行者也有戒律,得道者也有戒律;修行者有三昧,得道者也有三昧;修行者有智慧,得道者也有智慧;修行者有解脱,得道者也有解脱。
摩诃男问尊者阿难:什么是学人的戒?什么是无学人的戒?什么是学人的定?什么是无学人的定?什么是学人的慧?什么是无学人的慧?什么是学人的解脱?什么是无学人的解脱?
尊者阿难对摩诃男说:这位圣弟子安住于戒律仪轨,行为端正,受持学习戒律,圆满受持戒律后;远离欲望、恶不善法,乃至圆满安住于第四禅;如此禅定圆满后,如实了知苦圣谛,如实了知苦的起因,如实了知苦的灭除,如实了知灭苦之道;这样了知、这样见后,五种下分结已断除已明白,即身见、戒禁取、疑、贪欲、嗔恚,这五种下分结断除后,在那受生处证得阿那含果,不再返回此世。那时他已成就学戒、学定、学慧、学解脱,后来更彻底断尽一切烦恼,证得无漏解脱、智慧解脱,亲自体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自知不再受后有。那时他已成就无学戒、无学定、无学慧、无学解脱。就是这样,摩诃男!这就是世尊所说的学戒、学定、学慧、学解脱,无学戒、无学定、无学慧、无学解脱。
那时,释迦族的摩诃男听了尊者阿难的说法,心生欢喜,从座位起身,向佛陀行礼后离去。
那时,世尊知道摩诃男离开没多久,就对尊者阿难说:迦毗罗卫的释迦族人竟然能与众比丘一起讨论深奥的义理?
阿难对佛陀说:确实如此,世尊!迦毗罗卫的释迦族人能与诸位比丘一起讨论深奥的义理。
佛对阿难说:迦毗罗卫的释迦族人真是获得了大善利益,他们能在极其深奥的佛法中,用贤圣的智慧之眼深入领悟。
佛陀讲完这部经后,尊者阿难听了佛陀的教导,满心欢喜地遵照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