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一〇四〇)
如是我聞: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一時,佛住王舍城金師精舍。
那时,佛陀住在王舍城的金师精舍。
時,有異婆羅門於十五日,洗頭已,受齋法,被新長髮白㲲,手執生草,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
那时,有一位外来的婆罗门在十五日斋戒时,洗完头,穿上新做的白色长麻布衣,手持青草,来到佛陀的住处。他向世尊问候致意后,退到一旁坐下。
爾時,佛告婆羅門:「汝洗頭被新長髮白㲲,是誰家法?」
那时,佛陀问婆罗门:你洗头披新长发白布,这是谁家的规矩?
婆羅門白佛:「瞿曇!是學捨法。」
婆罗门对佛陀说:“乔达摩,这是修习舍弃之法。”
佛告婆羅門:「云何婆羅門捨法?」
佛陀对婆罗门说:什么是婆罗门应当舍弃的行为?
婆羅門白佛言:「瞿曇!如是十五日,洗頭受持法齋,著新淨長髮白㲲,手執生草,隨力所能,布施作福。瞿曇!是名婆羅門修行捨行。」
婆罗门对佛陀说:乔达摩!在每月的十五日,洗头持守斋戒,穿着崭新洁净的长白布衣,手持青草,随自己能力所及,布施修福。乔达摩!这就是婆罗门修行的布施行为。
佛告婆羅門:「賢聖法、律所行捨行異於此也。」
佛对婆罗门说:圣者所行的舍法与世俗不同。
婆羅門白佛:「瞿曇!云何為賢聖法、律所行捨行?」
婆罗门问佛陀:“乔达摩,什么是圣者法与戒律所教导的舍弃行为?”
佛告婆羅門:「謂離殺生,不樂殺生……」如前清淨分廣說。「依於不殺,捨離殺生……」乃至如前清淨分廣說。「離偷盜,不樂於盜,依於不盜,捨不與取。離諸邪婬,不樂邪婬,依於不婬,捨非梵行。離於妄語,不樂妄語,依不妄語,捨不實言。離諸兩舌,不樂兩舌,依不兩舌,捨別離行。離於惡口,不樂惡口,依不惡口,捨於麁言。離諸綺語,不樂綺語,依不綺語,捨無義言。斷除貪欲,遠離苦貪,依無貪心,捨於愛著。斷除瞋恚,不生忿恨,依於無恚,捨彼瞋恨。修習正見,不起顛倒,依於正見,捨彼邪見。婆羅門!是名賢聖法、律所行捨行。」
佛陀告诉婆罗门:所谓远离杀生,不喜杀生……如先前清净部分所详述。基于不杀生,舍弃杀生行为……乃至如先前清净部分所详述。远离偷盗,不以偷盗为乐,基于不偷盗,舍弃不与而取。远离邪淫,不喜邪淫,基于不淫,舍弃非清净行。远离妄语,不喜妄语,基于不妄语,舍弃不实之言。远离两舌,不喜两舌,基于不两舌,舍弃离间行为。远离恶口,不喜恶口,基于不恶口,舍弃粗鄙之语。远离绮语,不喜绮语,基于不绮语,舍弃无义之言。断除贪欲,远离苦贪,基于无贪之心,舍弃爱著。断除嗔恚,不生忿恨,基于无恚,舍弃嗔恨。修习正见,不起颠倒,基于正见,舍弃邪见。婆罗门,这就是圣者法与律中所实践的舍离之行。
婆羅門白佛:「善哉!瞿曇賢聖法、律所行捨行。」
婆罗门对佛陀说:善哉!瞿昙,您所实践的是圣贤的法和戒律,是真正舍弃烦恼的行为。
時,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去。
当时,婆罗门听了佛陀的教诲,心生欢喜,欣然接受,随即从座位上起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