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一〇四四)
如是我聞: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一時,佛住在拘薩羅人間遊行,至鞞紐多羅聚落北身恕林中住。鞞紐多羅聚落婆羅門長者聞世尊住聚落北身恕林中,聞已,共相招引,往詣身恕林,至世尊所,面相慰勞已,退坐一面。
有一次,佛陀在拘萨罗国游历人间,来到鞞纽多罗村北边的身恕林中居住。鞞纽多罗村的婆罗门长者们听说世尊住在村北的身恕林里,得知后便互相招呼,一起前往身恕林。到了世尊所在的地方,他们向世尊问候致意后,退坐到一旁。
爾時,世尊告婆羅門長者:「我當為說自通之法。諦聽,善思。何等自通之法?謂聖弟子作如是學:『我作是念:「若有欲殺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殺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不樂殺生……』」如上說。「我若不喜人盜於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盜他?是故持不盜戒,不樂於盜……」如上說。「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婦?是故受持不他婬戒……」如上說。「我尚不喜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語戒……」如上說。「我尚不喜他人離我親友,他亦如是,我今云何離他親友?是故不行兩舌。我尚不喜人加麁言,他亦如是,云何於他而起罵辱?是故於他不行惡口……」如上說。「我尚不喜人作綺語,他亦如是,云何於他而作綺語?是故於他不行綺飾……」如上說。「如是七種,名為聖戒。
那时,佛陀告诉一位婆罗门长者:我将为你解说推己及人之法。仔细听,好好思考。什么是推己及人之法?就是圣弟子这样修学:我这样想:"如果有人要杀我,我不愿意;我不愿意的事,别人也同样不愿意。我怎能去杀害他人?"明白这个道理后,就遵守不杀生的戒律,不乐于杀生……"(其余戒律也依照同样的方式解说)"我不愿别人偷我的东西,别人也不愿意,我怎能偷窃他人?因此持守不偷盗戒,不乐于偷盗……""我不愿别人侵犯我的妻子,别人也不愿意,我怎能侵犯他人妻女?因此持守不邪淫戒……""我不愿被人欺骗,别人也一样,我怎能欺骗他人?因此持守不妄语戒……""我不愿别人离间我的亲友,别人也一样,我怎能离间他人亲友?因此不挑拨是非。我不愿别人对我恶言相向,别人也一样,怎能对他人辱骂?因此不对他人恶语相加……""我不愿别人对我说花言巧语,别人也一样,怎能对他人花言巧语?因此不对他人虚饰言辞……"这七种戒律,称为圣戒。
「又復於佛不壞淨成就,於法、僧不壞淨成就,是名聖弟子四不壞淨成就。自現前觀察,能自記說:『我地獄盡,畜生、餓鬼盡,一切惡趣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又对佛成就了不坏净信,对法、僧也成就了不坏净信,这就叫做圣弟子四不坏净信的成就。他自己当下就能观察明白,能够自己记说:我已经断尽地狱道,断尽畜生道、饿鬼道,断尽一切恶趣,证得须陀洹果,不会再堕入恶趣,必定正向三菩提,最多七次往返人天,就能究竟苦的边际。
時,鞞紐聚落婆羅門長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而去。
那时,鞞纽聚落的婆罗门长者听闻佛陀说法后,心生欢喜,欣然接受,随即从座位起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