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一〇七四)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那时,佛陀在摩竭提国游历人间。有一千位比丘跟随他,这些都是很久以前盘发修行的出家人,都已证得阿罗汉果位,烦恼断尽,该做的都已做完,卸下了重担,获得了自己的利益,彻底解除了轮回的束缚,拥有正知正见,完全得到解脱。他们来到善建立支提的杖林中住下。
摩揭陀国王频婆娑罗听说世尊在摩揭陀国人间游行,来到善建支提杖林中居住,便与众多小王、大臣和随从们一起前往。他们有一万二千辆车、一万八千匹马,还有无数步行跟随的民众。摩揭陀国的婆罗门和长者也全都随行。
国王离开王舍城,前往佛陀的住处,恭敬地供养。到达路口时,下车步行前进。到了内门,卸下五种饰物,摘下冠冕,放下伞盖,除去扇子和刀剑,脱下皮鞋。走到佛陀面前,整理好衣服,袒露右肩,向佛陀行礼,向右绕行三圈,自称姓名,对佛陀说:世尊!我是摩揭陀国王频婆娑罗。
佛陀对瓶沙王说:是的,大王。你是瓶沙王,可以坐在这里,随你感到舒适就好。
那时,瓶沙王恭敬地再次向佛行礼,退到一旁坐下。各位国王大臣、婆罗门和居士也都向佛行礼,依次就座。
那时,欝鞞罗迦叶也在场。
那时,摩竭提的婆罗门长者们心想:是大沙门跟随郁鞞罗迦叶修习清净行呢?还是郁鞞罗迦叶跟随大沙门修习清净行呢?
这时,世尊知道摩竭提婆罗门长者们心中的想法,便用偈语问他们说:
郁鞞罗迦叶, 你因何利益放弃先前所信奉的祭祀火神等种种仪式? 如今请说明其中缘由, 舍弃事火之道的因由。
郁鞞迦叶用偈颂向佛陀禀告:
钱财等诸般欢愉, 女色与五欲之果, 静观其未来报应, 皆为极大污秽。 故而尽数舍弃, 昔日供奉火神诸事。
这时,佛陀又用偈语问道:
你不贪恋世间,不贪钱财与五欲之乐, 又为何舍弃天人之福?迦叶,请依义解说。
迦叶又用偈颂回答佛陀说:
见道离有余,寂灭无余迹, 无所有不执,无异趣异道。 是故尽舍弃,先修奉火事, 大会等受持,奉事于水火。 愚痴陷其中,志求解脱道, 盲无智慧眼,向生老病死。 不见于正路,永离生死道, 今始因世尊,得见无为道。 大龙所说力,得度于彼岸, 牟尼广济度,安慰无量众。 今始知瞿昙,真谛超出者。
佛又用偈颂赞叹迦叶说:
迦葉啊,你做得好, 起初并非怀着恶意思量, 逐步深入分辨探求, 最终到达殊胜境地。
迦叶,现在你应当安抚你弟子的心。
那时,郁鞞罗迦叶当即入定,以神通力向东方升上虚空,展现四种神变:行走、站立、坐卧,并进入火定,全身通透显现青、黄、赤、白及玻璃红色。他身体上方涌出水流灌洗全身,下方腾起火焰焚烧己身;又或上方燃火焚烧,下方涌水浇灌。如此示现种种神通变化后,他恭敬礼拜佛陀双足,向佛禀告:世尊,您是我的老师,我是您的弟子。
佛对迦叶说:我是你的老师,你是我的弟子,随你方便,再坐下来吧。
这时,郁鞞罗迦叶回到原来的座位坐下。
那时,摩竭提国的婆罗门长者们心想:“郁鞞罗迦叶必定在大沙门那里修习清净梵行。”
佛陀讲完这部经后,摩竭陀国的瓶沙王和各位婆罗门、长者听到佛陀的教导,心中欢喜,恭敬行礼后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