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一〇八三)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有一次,佛陀住在毗舍离国猕猴池边的重阁讲堂。那时,有许多比丘早晨穿好衣服,拿着钵,进入毗舍离城乞食。
当时有位年轻比丘出家不久,不熟悉佛法戒律,在乞食时不知先后次序。其他比丘看见后告诉他说:你这年轻人出家不久,还不懂佛法戒律,不要越位!不要重复!前后次序颠倒地乞食,长此以往将得不到利益反受其苦。
年轻的比丘说:“诸位长老也同样越位,不按先后次序,并非只有我一人如此。”他这样反复申辩,仍无法制止众人的非议。
许多比丘乞食完毕,回到精舍,放下衣钵,洗好脚后,来到佛陀面前,顶礼佛足,退坐一旁,对佛陀说:世尊!我们早晨穿好衣服拿着钵,进入毗舍离乞食,有一位年轻比丘!他在这法、律中出家不久,乞食时不按顺序,前后重复。众比丘多次劝诫他都不接受,反而说:诸位上座也不按顺序,为何责备我?我们众比丘三次劝诫他都不接受,所以来禀告世尊。恳请世尊为我们除去不如法的行为,出于慈悲的缘故!
佛告诉众比丘:好比空旷的沼泽中有个大湖,湖里住着一头大龙象。它拔出莲藕根茎,洗净泥土后才食用。吃完后身体健壮舒适,精力充沛,安乐自在,因此总是喜欢住在这里。另有一类不同种族的象,体型瘦小,却模仿那头龙象,拔出莲藕根茎后没能洗净,连泥带土一起吃下。吃了不消化,身体不健壮舒适,反而越来越瘦弱,最终因此丧命,或遭受同样的痛苦。
这位年高德劭的比丘修行已久,不喜嬉戏,长期修持清净梵行,不仅受到佛陀的赞许,其他有智慧的修行者也一致称赞。这样的比丘居住在城邑村落,清晨披衣持钵入城乞食,善护身口意业,收摄六根,心念专注。能使未生信心者生信,已生信心者信念坚固。若获得资生用品如衣物、饮食、卧具、汤药等,不起贪染执着,不沉迷追逐,能觉察其中过患,明晓超脱之道,而后受用。饮食毕,身心愉悦润泽,气力增长,由此因缘恒常安住于安乐之中。
那位年轻比丘出家不久,还不熟悉佛法戒律,依靠各位长老,依附村落居住,穿着僧衣手持钵盂,进入村庄乞食。他不能善加守护自身,不严守六根门头,心念不能专注系念。他不能让不信佛法的人生起信心,也不能让已信者信心不退。若获得财物、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供养,便生贪着追逐,看不到贪欲的过患,不明白出离的方法。怀着贪欲之心进食,不能使身体得到滋养,获得安稳快乐。因为这种饮食方式的缘故,最终走向死亡,或遭受等同死亡的痛苦。所谓死亡,是指舍弃戒律还俗,失去正法与正律;等同死亡的痛苦,是指违犯正法戒律,不认识罪相,不知忏悔灭罪的方法。
这时,世尊就说偈言:
龙象拔起莲藕根,用水洗净才食用; 异族大象效仿它,连泥带藕一起吞。 因食混泥藕根故,体衰病弱终丧命。
佛陀说完这部经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教导,都欢喜地依照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