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一〇九〇)
如是我聞: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一時,佛住王舍城毘婆羅山七葉樹林石室中。
有一次,佛陀住在王舍城的毗婆罗山七叶树林的石室里。
爾時,世尊夜起露地,或坐或經行。至後夜時,洗足入室,安身臥息,右脇著地,足足相累,繫念明相,正念正智,作起覺想。
那时,世尊夜间在露天处,时而静坐,时而踱步。到了后半夜,洗净双足进入屋内,侧身躺下休息,右胁贴地,双脚相叠,心念专注光明之相,保持正念正知,作意觉醒之想。
時,魔波旬作是念:「沙門瞿曇住王舍城毘婆羅山七葉樹林石室中,夜起露地若坐若行,至後夜時,洗足入室而坐,右脇臥息,足足相累,繫念明相,正念正智,作起覺想。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化作年少,往住佛前,而說偈言:
那时,魔王波旬心想:"沙门瞿昙住在王舍城毗婆罗山的七叶树林石室中,夜晚在露天处或坐或行,到了后半夜,洗脚进屋打坐,右侧卧休息,双脚相叠,心系光明相,保持正念正智,作起觉悟之想。我现在要去制造障碍。"于是化身为一个年轻人,来到佛陀面前,用偈语说道:
「為因我故眠, 為是後邊故,
多有錢財寶, 何故守空閑?
獨一無等侶, 而著於睡眠。」
是因我而睡, 还是因最后时刻, 拥有众多财宝, 为何独守空闲? 孤身无同伴, 却沉溺于睡眠。
爾時,世尊作是念:「惡魔波旬欲作嬈亂。」即說偈言:
那时,世尊心想:魔王波旬要来扰乱。便说出偈言:
「不因汝故眠, 非為最後邊,
亦無多錢財, 唯集無憂寶。
哀愍世間故, 右脇而臥息,
覺亦不疑惑, 眠亦不恐怖。
若晝若復夜, 無增亦無損,
為哀眾生眠, 故無有損減。
正復以百槍, 貫身常掘動,
猶得安隱眠, 已離內槍故。」
并非因你才安眠,亦非抵达最终岸, 不积世间多钱财,只聚无忧真宝藏。 心怀慈悲悯众生,右胁而卧得安息, 醒时无疑惑,眠时无惊惧。 无论白昼或黑夜,不增不减恒常在, 为悯众生故安眠,始终无损亦无减。 纵使百枪刺身躯,常受折磨苦不堪, 依然能得安稳眠,因已拔除内心刺。
時,魔波旬作是念:「沙門瞿曇已知我心。」內懷憂慼,即沒不現。
这时,魔王波旬心想:瞿昙沙门已经知道我的心思。他内心充满忧虑,随即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