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一〇九九)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那时,佛陀住在释氏族的石主释氏聚落。当时,有许多比丘聚集在供养堂,为了制作僧衣的事情。
那时,魔王波旬心想:如今沙门瞿昙住在释氏石主释氏村落,众多比丘聚集在供养堂制作僧衣,我应当前去制造障碍。于是他化作一位年轻婆罗门的模样,头上盘着浓密的发髻,身披兽皮衣,手持弯曲的拐杖,来到供养堂,在众比丘面前静默站立。片刻后,他对众比丘说道:你们年纪轻轻就出家,皮肤白皙头发乌黑,正值青春年华,本该享受五欲之乐装饰身心,为何要背离亲族,哭泣离别,相信无家之说,出家修道?为何舍弃现世欢乐,却追求他世虚无缥缈的快乐?
比丘们对婆罗门说:我们不是放弃现世的快乐去追求不合时宜的他世快乐,而是舍弃不合时宜的快乐来获得现世的快乐。
魔王波旬又问:为何要舍弃不应追求的快乐而去追求现世的快乐?
比丘回答道:正如世尊所说,来世的快乐滋味少而痛苦多,利益少而祸患多;世尊所说的现世快乐,能远离种种炽热烦恼,不须等待时节因缘,当下就能自己体证通达,对此进行观察思惟,依此因缘便能自觉自悟。婆罗门啊!这就叫作现世快乐。
这时,婆罗门三次摇头沉默不语,用杖击地,随即隐没不见。
这时,比丘们心生恐惧,汗毛倒竖,心想:这是什么样的婆罗门形象,竟来此处显现异相?他们立即前往佛陀的住所,顶礼佛足后,退坐一旁,向佛陀禀告:世尊!我们众多比丘聚集在供养堂缝制僧衣时,有一位身形魁梧、发髻盘绕的婆罗门来到面前说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出家……’如上详细所述,直至他三次摇头沉默,用拐杖杵地后突然消失。我们因此心生恐惧,汗毛倒竖,这到底是什么婆罗门形象,竟来此显现如此异相?
佛告诉各位比丘:这不是婆罗门,是魔王波旬来到你们这里,想要扰乱你们。这时,世尊随即说出偈言:
世间一切苦恼, 都源于贪爱欲望, 应知欲念如剑刺, 谁会沉溺其中? 明白世间种种, 皆如利刃伤人, 所以有智慧者, 应当勤修调伏。 即便拥有金山, 高耸如同雪峰, 一人独享其成, 心意仍不满足。 因此有智慧者, 应修平等正观。
佛陀说完这部经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教导,都欢喜地依照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