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一一四八)
如是我聞: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時,波斯匿王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時,有尼乾子七人、闍祇羅七人、一舍羅七人,身皆麁大,彷徉行住祇洹門外。
那时,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向佛足行礼后,退坐到一旁。当时有七个尼乾子、七个阇祇罗人和七个一舍罗人,他们身体都很高大,在祇洹门外徘徊行走。
時,波斯匿王遙見斯等彷徉門外,即從座起,往至其前,合掌問訊,三自稱名言:「我是波斯匿王、拘薩羅王。」
当时,波斯匿王远远看见这些人徘徊在门外,立即从座位上起身,走到他们面前,合掌问候,三次自报姓名说:我是波斯匿王、拘萨罗王。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汝今何故恭敬斯等,三稱姓名,合掌問訊?」
这时,佛陀问波斯匿王:你现在为什么恭敬这些人,三次称呼他们的名字,合掌问候?
王白佛言:「我作是念:『世間若有阿羅漢者,斯等則是。』」
国王对佛陀说:我心中想,如果世间真有阿罗汉,就是这些圣者了。
佛告波斯匿王:「汝今且止!汝亦不知是阿羅漢、非阿羅漢,不得他心智故。且當親近觀其戒行,久而可知,勿速自決!審諦觀察,勿但洛莫!當用智慧,不以不智。經諸苦難,堪能自辯;交契計挍,真偽則分。見說知明,久而則知,非可卒識,當須思惟,智慧觀察!」
佛对波斯匿王说:你暂且停下!你也不知道他是阿罗汉或不是阿罗汉,因为你没有他心通。应当先亲近观察他的戒行,时间久了自然能明白,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仔细审察,不可轻率!应当运用智慧,不可不用智慧。经历种种苦难考验,才能自己分辨;通过交往考量,真假自然分明。见闻解说才能明白,时间久了就会知道,不是一下子能认清的,必须思考,用智慧观察!
王白佛言:「奇哉!世尊!善說斯理,言:『久相習,觀其戒行,乃至見說知明。』我有家人,亦復出家,作斯等形相,周流他國,而復來還,捨其被服,還受五欲。是故當知世尊善說,應與同止,觀其戒行,乃至言說知有智慧。」
王对佛陀说:太奇妙了!世尊!您说得很有道理,说:长期相处观察他的戒行,乃至通过言谈能知道他的智慧。我有个家仆也曾出家,伪装成修行人的模样云游他国,回来后却脱去僧衣重新沉迷五欲。所以应当明白世尊说得对:要与僧人共住,观察他的戒行,通过言谈才能知道是否有智慧。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这时,世尊以偈颂说道:
「不以見形相, 知人之善惡,
不應暫相見, 而與同心志,
有現身口密, 俗心不斂攝。
猶如鍮石銅, 塗以真金色,
內懷鄙雜心, 外現聖威儀,
遊行諸國土, 欺誑於世人。」
不要仅凭外表形相,就判断人的善恶, 不应短暂相见,就与之同心同德。 有人外表言行谨慎,内心却放纵俗念。 就像黄铜镀上金箔, 内藏卑劣杂质,外显圣者威仪。 他们周游各地,欺瞒世间众人。
佛說此經已,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佛陀讲完这部经后,波斯匿王听了佛陀的教导,心中充满欢喜,恭敬行礼后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