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一一五二)
如是我聞: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時,有年少賓耆迦婆羅門來詣佛所,於世尊面前作麁惡不善語,瞋罵呵責。
那时,有个年轻的宾耆迦婆罗门来到佛陀面前,对着世尊说出粗鲁恶毒的话语,愤怒地辱骂呵斥。
爾時,世尊告年少賓耆迦:「若於一時吉星之日,汝當會諸宗親眷屬耶?」
那时,世尊告诉年轻的宾耆迦:如果在吉祥的日子,你会召集所有亲属聚会吗?
賓耆白佛:「如是,瞿曇!」
宾耆对佛陀说:“正是如此,瞿昙!”
佛告賓耆:「若汝宗親不受食者,當如之何?」
佛对宾耆说:如果你的亲属不接受食物供养,你该怎么办?
賓耆白佛:「不受食者,食還屬我。」
宾耆对佛陀说:“不接受食物的人,食物仍归我所有。”
佛告賓耆:「汝亦如是,如來面前作麁惡不善語,罵辱呵責,我竟不受,如此罵者,應當屬誰?」
佛对宾耆说:你也是这样,在如来面前说粗恶不善的话,辱骂呵责我,我完全不接受,这样的辱骂应当归谁?
賓耆白佛:「如是,瞿曇!彼雖不受,且以相贈,則便是與。」
宾耆对佛陀说:“正是如此,瞿昙!即便对方不接受,只要我心存馈赠之念,便已是布施。”
佛告賓耆:「如是不名更相贈遺,何得便為相與?」
佛陀告诉宾耆:这样的行为不能称为相互馈赠,怎么能算是给予呢?
賓耆白佛:「云何名為更相贈遺,名為相與?云何名不受相贈遺,不名相與?」
宾耆问佛:什么叫做相互赠送,称为给予?什么叫做不接受相互赠送,不称为给予?
佛告賓耆:「若當如是罵則報罵,瞋則報瞋,打則報打,鬪則報鬪,名相贈遺,名為相與,若復,賓耆!罵不報罵,瞋不報瞋,打不報打,鬪不報鬪,若如是者,非相贈遺,不名相與。」
佛陀告诉宾耆:如果别人辱骂你就回骂,别人发怒你也发怒,别人打你就还手,别人争斗你也争斗,这叫互相赠予,也可以说是互相交往。但是宾耆啊,如果别人辱骂你不回骂,别人发怒你不发怒,别人打你不还手,别人争斗你不争斗,这样就不叫互相赠予,也不能说是互相交往。
賓耆白佛:「瞿曇!我聞古昔婆羅門長老宿重行道大師所說:『如來、應、等正覺,面前罵辱,瞋恚訶責,不瞋不怒。』而今瞿曇有瞋恚耶?」
宾耆向佛陀禀告:乔达摩!我曾听远古婆罗门中德高望重的修行导师们说过:如来、应供、正等正觉者,即使当面遭受辱骂嗔恨斥责,也不会心生嗔怒。可如今乔达摩您为何还会动怒呢?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这时,世尊便说出以下偈语:
「無瞋何有瞋, 正命以調伏,
正智心解脫, 慧者無有瞋。
以瞋報瞋者, 是則為惡人,
不以瞋報瞋, 臨敵伏難伏。
不瞋勝於瞋, 三偈如前說。」
心中无嗔怎会发怒,持守正命调伏自心, 正智成就心得解脱,智者永离嗔恨之毒。 以嗔报嗔恶人所为,不还其嗔真勇士行, 制胜难伏之敌最胜,不嗔胜嗔三偈如前。
爾時,年少賓耆白佛言:「悔過!瞿曇!如愚如癡,不辯不善,而於沙門瞿曇面前麁惡不善語,瞋罵呵責。」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那时,年轻的宾耆对佛陀说:我忏悔,瞿昙!我愚昧无知,不明是非,在沙门瞿昙面前说了粗恶不善的话,愤怒责骂。听闻佛陀的教诲后,他满心欢喜,恭敬礼拜后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