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覺元賢禪師廣錄
住泉州開元禪寺語錄
三門。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且道。如何是無門之門。喝一喝。
佛殿。聻。若道是佛。山僧瞞大眾。若道非佛。大眾瞞山僧。畢竟作麼生。且禮三拜。一任疑著。
祖師堂。神頭鬼臉。驢唇馬舌。承虗接響。證龜作鼈。
伽藍堂。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且道。土地神在何處藏身。呵呵。元來只在這裏。
方丈。昔年舊戰場。今日新條令。三世諸佛不得出頭。歷代祖師盡皆乞命。喝一喝。
開堂。師至座前。拈疏云。靈山佛法。囑付王臣。如何是王臣的佛法。舉起疏云。會麼。如或未會。勞表白重宣一徧。宣疏畢。師指座云。昔日維摩居士。借此座於毗耶城中。廣坐靈山法眾。祇明箇不思議境。今日維摩居士。借此座於溫陵城中。止坐山僧一人。明得甚麼邊事。會麼。如會得。喝散大眾。推倒法座。還恠得渠麼。如或未會。山僧逢場作戲去也。遂登座。拈香云。此一瓣香。端為祝延今上聖壽萬安。伏願。堯天永蕩。舜日長明。萬民遊熈皡之天。四海樂時雍之化。此一瓣香。恭為大道臺及本府本縣合郡官僚。伏願。永為四民慈父。長作大地陽春。此一瓣香。恭為本寺諸大檀越。護法宰官居士等。伏願。長作皇家柱石。永為佛國金湯。此一瓣香。未敢酬恩報德。但要知源識委。供養壽昌堂上本師無明大和尚去也。斂衣就座。白槌竟。問答不錄。師良久云。恁麼會去。早是第二義了也。山僧未出方丈。早已明白會彰。待至白槌一番。便是風動塵起。況待山僧開兩片皮。成得甚麼。但既到此。祇得將無作有。應箇時節。大眾還知第一義麼。莫是四禪八教。莫是五乘十玄。莫是臨濟三玄。莫是洞山五位。莫是雲門三句。莫是浮山九帶。且喜沒交涉。雖然。把住則黃金失色。放開則瓦礫生光。浮山九帶也是。雲門三句也是。洞山五位也是。臨濟三玄也是。乃至鴉鳴噪。風動雲起。無非第一義。還會麼。如不會。山僧不免作箇三家村教讀先生去。昔日百丈大師謂。祇要透得三句。第一句不得於境上取著。第二句不得住於不著。第三句不得作不住不著底知解。若出得三句。自然通天徹地。駭象驚龍。經國治也好。談宗說教也好。務本耕農也好。為商為賈也好。所謂法法圓通。有何窒礙。大眾且道。如何是透過三句底句。卓拄杖。下座。
結制上堂。山僧走入溫陵城。大驚小恠呼活佛。祇是破敗老凡夫。徹底看來無一物。不談五位及三玄。逢人祇是阿漉漉。臈八安僧說甚麼。口門盡力何所似。蒼是松翠是竹。玄是烏白是鵠。九九原來八十一。六六祇是三十六。若從此會去。却在門外草菴宿。還知有門內句麼。紫雲殿角木頭陀橫遭一摑。習儀亭石柱揚聲大哭。東西二塔撫掌大笑云。屈屈。大眾會麼。無事歸堂好。
上堂。衲僧門庭。一味調直。不用漢語胡言。那管前三後七。如問拾得姓名。叉手當𮌎而立。又如百丈開田。展手分付大義。恰值老僧洗脚。趙州道底平實。大道本來如斯。有何委曲隱密。纔起擬議思量。良驥追風不及。好似適燕南轅。也是黑夜尋日。今日山僧又作麼生。久立。珍重。
除日上堂。山僧今日性命在諸人手裏。或用長蛇偃月。或用匹馬單鎗。便請設施。特為證據。眾不出。師復云。歲已暮歸何所。鎮日經營皆是苦。勸仁者。須自覩。巢知風穴知雨。雲從龍風從虎。孔佳屏為客開。老鶴健翼因風舞。趙州道箇無。雲門却云普。普化祇搖鈴。禾山解打鼓。舉拂子云。會麼。良久云。牟尼不在西天。仲尼不居東魯。
元旦上堂。今朝正月一。泰運方開日。換了舊桃符。拈起新官曆。五福盡持來。相贈無有惜。燈籠與露柱。箇箇都賀畢。更有一人。還受賀也無。受賀且置。畢竟作麼生見得此人。古云。直下猶難會。尋言轉更賖。若論佛與祖。特地隔天涯。既不許尋言。又不許直下。如何得會去。若會得。此人說甚麼臨濟三玄。說甚麼洞山五位。說甚麼歸宗斬蛇。羅漢書字。雪峯輥毬。大隋燒畬。這般古恠的古恠。于渠耳朵弦也不上。因甚如此。呵呵。曾經大海休誇水。除了須彌不是山。
上堂。今年正月又過五。鳴起法鐘敲法鼓。不用如何并若何。不用拈今并舉古。起身展兩手云。佛法當堂兩手交。露柱燈籠齊作舞。諸仁者。還承當得去麼。良久拈拄杖云。晴乾不肯去。須待雨淋頭。卓一卓。下座。
上堂。三陽起運。萬物咸新。桃花能紅。柳眼能青。明明祖師意。明明古佛心。只貴直下會。切莫亂沉吟。更有一般奇特事。蝦蟆跳過東海潯。大眾會麼。良久云。當初只道茅長短。燒了方知地不平。
上堂。明機自昧。息慮迷源。語默難顯。肯諾不全。畢竟作麼生得相應去。莫是豎一指麼。莫是豎一拳麼。莫是喝一喝麼。莫是畵圓相麼。莫是旋身一匝麼。莫是打筋斗麼。莫是推倒法座拂袖便行麼。且喜沒交涉。諸仁者。各自歸堂。仔細看好。
上堂。昔龐居士參馬祖。有頌云。十方同聚會。箇箇學無為。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後來有或庵參此庵于天台護國。舉此頌。至此是選佛場。此庵喝之。或庵大悟。作投機頌曰。商量極處見題目。途路窮邊入試場。拈起毫端風雨快。此回不作探花郎。山僧今日不免從頭註脚去。或庵參此庵于天台護國。臭肉引蒼蠅。舉頌至此是選佛場。挑著一擔禪。此庵喝之。奪饑人之食。或庵大悟。七花八裂了也。商量極處見題目。上大人丘乙己。途路窮邊入試場。五逆聞雷。拈起毫端風雨快。已遲八刻。此回不作探花郎。尚有寒酸氣在。諸仁者。且道作麼生是中式底事。莫是學得無為麼。莫是悟入心空麼。且喜沒交涉。畢竟如何是中式底事。呵呵。一番親切處。逢場必自知。
上堂。若論此事。非干動靜。不涉有無。豈落言詮。無容擬議。一棒一喝。正是節長枝生。說妙說玄。莫非塵埋霧隱。非為祖道。不當宗乘。作麼生是宗乘中事。山僧今日牙痛。
上堂。拈拄杖。卓一卓云。汝諸人識得這木上座麼。上座生來不記年。神頭鬼臉不堪傳。慣掣風顛人莫測。虗空背上打鞦韆。橫拄杖曰。十方諸佛無出頭處。竪拄杖曰。三世諸佛無藏身地。若也不橫不竪。諸佛有眼不見。有口道不得。有手摸不著。至于今日應機示眾一句。又作麼生。卓一卓曰。還聞麼。如聞得。汝諸人長年與木上座眉毛廝結。其或未然。木上座往琉球國開堂去也。下座。
上堂。錯錯錯。銅頭鐵額爭強弱。是非一毫如未盡。何曾免得閻羅縛。莫將籬下破沙盆。當作佛前青石鉢。任你驚天并動地。仔細看來不如莫。畢竟如何是出是非外一句。五宗門下無蹤跡。大悲手眼摩不著。
佛涅槃日。上堂。釋迦文佛。于四月八日降生。演出一本傳奇自喝采。開場之後。或離或合。或悲或歡。到二月十五日。曲盡局終。作箇大收場于雙林示滅。大眾不可祇作矮人看場。須是識破他這一點毒心腸始得。山僧今日不惜眉毛。為汝諸人註破。以拂子擊案左邊云。釋迦文佛于此降生毗藍園內。以拂子擊案右邊云。釋迦文佛于此示滅雙林樹下。至于非生非滅底又作麼生。舉拂子云。是甚麼。咦。
上堂。箇中實地。自然凡草不生。格外玄機。直是桑蓮遍樹。不須文殊化身重重抄出。何用夢中羅漢箇箇特來。挑燈道者反增迷暗。袒膊和尚枉走街坊。若知濕即是水。甘露涓涓不從天降。若或認奴作郎。紫雲片片長封目前。今有咲破紫雲封吐却甘露味底漢子麼。好教七十餘員高僧藏身無地。一雙古龍眼井徹底清凉。咦。石塔凌空高萬丈。多少遊人枉費觀(開元古有十奇客。臨師出堂。請師以十奇說法)。
上堂。箇箇圓。處處妙。法法皆同向上竅。無始知見若能消。縱橫無礙弘機要。須彌頂上扣金鐘。新羅那畔放鐵。驅出泥牛海上行。打得石虎嘷嘷呌。舉拂子曰。知箇甚麼。又見箇甚麼。擊案曰。礙箇甚麼。擲下拂子。喝一喝。下座。
上堂。昔有箇秦國夫人計氏。問法于開善謙。謙曰。我徑山和尚。祇教人看箇狗子有佛性也無。及竹篦子話。不要下語。不要思量。不得向舉起處會。不得向開口處承當。但參云。狗子有佛性也無。無。夫人依之而參。便得發明。大慧曾為普說。滿口讚揚。他是閨中之婦。無有道友商量。無有宗師警䇿。何能便爾悟去。蓋為渠信得極。便能著實用功。所以收功快也。這箇且置。又有箇婆子。遣人送錢。到趙州觀音院請轉藏經。趙州下禪床遶一匝云。轉藏經竟。傳與婆子。婆子云。我請轉全藏。如何祇轉半藏。當時趙州聞語。無言可對。無理可伸。恁地休去。如今有人道。趙州見他恁麼道。便好當頭便喝。或劈面便打。或下禪床再遶一匝。這些見識。何曾夢見婆子境界。諸人若識得趙州轉身處。便識得那半藏。識得那半藏。便識得秦國夫人悟處。識得夫人悟處。便識得趙州無。你們看。這兩箇都是世間俗婦。乃能通宗師血脉。豈可作丈夫漢反爾蹉過。禪期將滿。切宜用心。庶不孤今日蘇太傅夫人設齋之意。珍重。
上堂。禪期將滿。八十九日中。山僧開兩片皮。說黃道白。無非是埋沒諸人。諸人耳卓朔眼動定。聽山僧說黃道白。無非是添枷添鎖。有甚麼益。古人有箇良遂座主。他講經講論有一肚佛法。然却不能自穩。來參麻谷。谷見他來。全不管他。荷鋤頭入園去。良遂亦隨入園。谷不顧。竟歸方丈。良遂大悟。乃曰。和尚今日莫瞞我好。又有箇禮上座。挑一擔禪到處走。到五祖演處。如何若何。演但云。上座也分些緇素好。次次來次次。如是道凡一年半。一日見演祖上堂云。同門出入。宿世冤家。忽然如秤鎚落相似。你看他。這兩箇宗師說箇甚麼。這兩箇學人悟箇甚麼。蓋此等宗師。是天下第一等宗師。此等學人是天下第一等學人。若祇向七玄八妙處尋討。逢人祇管禪去。及到臈月三十日。禪不去了也。今禪期將滿。切不可作將滿看。各宜緊把繩頭。同著祖鞭。珍重。
解制上堂。三月安居。九旬禁足。若能打破大散關。掣開布袋口。撥動聖箭子。放出遼天鶻。回看山僧九十日所說。是甚麼熱椀鳴聲。若祇記一肚抄一本學弄鬼戲。有甚麼用處。昔洞山解制云。諸兄弟東去西去。直須向萬里無寸草處去。祇如萬里無寸草處。作麼生去。翠巖解制云。一夏已來。為諸兄弟。說東說西。看翠巖眉毛在麼。諸人向去。各有二老漢。在你脚跟後。大須審細。不可祇說九十日為一期也。黑漆崑崙舉步遲。鐵搏空不受覊。脚下直須無寸草。莫教孤負翠巖眉。
永覺和尚廣錄卷第一
CBETA 编码:X1437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