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覺元賢禪師廣錄
永覺和尚廣錄卷第七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編
拈古二十九則
舉。達摩既遷化。葬于熊耳山。後魏使宋雲。自西域回。遇於葱嶺。見其持隻履翩翩獨逝。雲問。師何往。祖曰。西天去。雲歸奏魏主。啟壙視之。惟空棺。止存隻履。舉朝驚歎。奉詔取遺履。於少林寺供養。
达摩圆寂后,安葬在熊耳山。后来北魏使者宋云从西域返回时,在葱岭遇见他。只见达摩手提一只鞋,潇洒独行。宋云问:大师要去哪里?达摩回答:回西天去。宋云回朝禀报魏孝明帝,皇帝命人打开墓穴查看,发现棺内空空如也,只剩下一只鞋。满朝文武无不惊叹,皇帝下诏将这只圣鞋迎请至少林寺供奉。
師曰。此是達摩最後一著。諸人作麼生會。宋雲遇于葱嶺。便當一棒打殺。也見東土有人。既已蹉過。却來奏魏主。啟視空棺。珍重一隻破履。留殃後代。亦太憒憒也。
师父说:这是达摩祖师最后一招。你们怎么领会?宋云在葱岭遇见达摩,就该一棒打死他,也好让世人知道东土自有大丈夫。既然错过机会,却回来禀报魏主,开棺只见空棺,珍惜一只破草鞋,给后世留下祸患,也太糊涂了。
舉。僧於馬祖前作四畫。上一畫長。下三畫短。曰不得道一長三短。離此四字。請和尚答。祖乃畫地一畫曰。不得道長短。答汝了也。
僧人在马祖面前画了四条线,上面一条长,下面三条短。说:不能说一长三短,离开这四个字,请和尚回答。马祖就在地上画一条线说:不能说是长是短,回答你了。
師曰。此僧立箇問頭。也甚奇恠。若是今時杜撰宗師。祇用瞎棒打將去。祖却不然。就地畫一畫。可謂。投之木瓜。報以瓊瑤。這僧小出大遇也。但祖云不得道長短。答汝了也。却似嚼飯餧小兒。祇為慈悲之故。有此落草之談。
师父说,这僧人提的问题也真稀奇古怪。要是现今那些胡编乱造的宗师,只会用瞎棒乱打一通。祖师却不同,就地画了一笔。真可谓投以木瓜,报以琼瑶。这僧人小有所出,大有所遇。只是祖师说不得道长道短,已经回答你了。倒像嚼饭喂小孩儿,只为慈悲的缘故,才有这般接引初机的方便话语。
舉。亮座主參馬祖。祖問。見說座主大講得經論。是否。亮曰。不敢。祖曰。將甚麼講。亮曰。將心講。祖曰。心如工伎兒。意如和伎者。爭講得。亮抗聲曰。心既講不得。虗空莫講得麼。祖曰。却是虗空講得。亮不肯便出。將下堦。祖召曰。座主。亮回首。祖曰。是甚麼。亮豁然大悟。便禮拜。祖曰。這鈍根阿師。禮拜作麼。亮曰。某甲所講經論。將謂無人及得。今日被大師一問。平生功業。一時氷釋。禮謝而退。隱入洪州之西山。更無消息。
師曰。此是馬祖一粒救死靈丹。但近日禪和。不能服食。見渠道虗空講得。便向虗空中下橛。見渠道是甚麼。便向是甚麼處見鬼。雖有百馬祖。其奈之何。你看渠吐露云。被大師一問。平生功業。一時氷釋。可謂。皮膚脫盡。惟一真實。後隱入西山。更無消息。可謂。頭正尾正。亘古亘今。如雷如霆去也。謂之不為人得麼。
舉。洞山與泰首座。喫菓子次。山問。有一物。上拄天。下拄地。黑如漆。常在動用中。動用中收不得。且道。過在甚麼處。座曰。過在動用中。山便喝。令侍者掇退菓卓。劒門庵主拈云。我當時若在。亦對云。過在動用中。待渠令侍者掇退菓卓。便拈起菓子。將洞山劈面痛擲。
師曰。洞山此問。心倖不少。首座已遭活陷黜罰。何疑劒門猶欲強作主宰。正好三十痛棒趂出院去。所謂。打麵還他州土麥。唱歌須是帝鄉人。
舉。法空禪師到鹽官齊安國師處。請問經中諸義。安一一答了。却曰。自禪師到來。貧道總未曾作主人。法空曰。請和尚便作主人。安曰。今日夜也。且歸本位安置。明日却來。空下去。至明日。安令沙彌屈法空。法空至。安顧沙彌曰。咄。這沙彌不曉事。教屈法空禪師。祇屈得守堂家人來。空無語。
師曰。齊安放去收來。權衡在手。主禮有餘。法空隨聲喚轉。茫然無據。不會為客。老僧若做法空。待渠云貧道總未作得主人。便合云。和尚可謂習氣難忘。渠云。只屈得守堂家人來。便合云。莫怪沙彌。和尚亦未識法空在。拂袖便出。管取齊安作主不成。
舉。僧參平田。田便打。僧進前把住拄杖。田曰。老僧適來造次。僧打田一拄杖。田曰。作家作家。僧禮拜。田曰。是闍黎造次。僧大笑。田曰。這箇師僧。今日大敗也。
師曰。平田伸縮安閑。自是慣戰老賊。這僧生遭活陷。前倨後恭。弄巧成拙去也。雖然。今日討這僧。亦不可得。
舉。百丈再參馬祖。祖見來。拈拂子竪起。百丈云。即此用離此用。祖掛拂子於舊處。侍立片時。祖云。爾已後鼓兩片皮。如何為人。丈取拂子竪起。祖云。即此用離此用。丈掛拂子於舊處。祖震威一喝。丈後來謂黃蘗云。我當時被馬祖一喝。直得三日耳聾。
師曰。此公案。今古拈提者多謂。百丈脚跟尚未全穩。得馬祖一喝。方能了當。若如此。何異萬里望鄉關。百丈捲席時。祖云。汝深明昨日事。便是徹骨徹髓了也。所以雪竇拈云。大冶精金。應無變色。但百丈既是精金。馬祖一喝。入他耳弦也不得。當馬祖喝時。便合掩耳出去。云何又三日耳聾。既是三日耳聾。何故云應無變色。此一則公案。乃是臨濟肇始處。此處未明。又安問其他哉。須知。轉身一路。千聖不傳。末後一句。古今難搆。諸人也須審細好。
舉。僧為疎山造壽塔畢。白山。山曰。將多少錢與匠人。曰。一切在和尚。山曰。為將三錢與匠人。為將兩錢與匠人。為將一錢與匠人。若道得。與吾親造塔來。僧無語。後僧舉似大嶺庵閑和尚。嶺曰。還有人道得麼。僧曰。未有人道得。嶺曰。汝歸與疎山道。若將三錢與匠人。和尚此生決定不得塔。若將兩錢與匠人。和尚與匠人。共出一隻手。若將一錢與匠人。累他匠人。眉鬚墮落。僧回如教而說。山具威儀。望大嶺作禮。歎曰。將謂無人。大嶺有古佛。放光射到此間。雖然如是。也是臘月蓮花。大嶺後聞此語曰。我恁麼道。早是龜毛長三尺。
師曰。疎山恁麼垂語。陷阱不少。幸得大嶺放光。一一炤破。雖然。要與疎山造塔。亦大遠在。諸人且道。作麼生與匠人。
舉。洞山解制云。秋初夏末。諸兄弟未免或東或西。直須向萬里無寸草處去。祇如萬里無寸草處。作麼生去。良久云。此事須如枯木上糝花。始與他合。
師曰。洞山恁麼說話。正是瑞鳳不棲於凡木。金龍豈守於寒潭。轉功就位轉位就功即不無。看來也祇似猢猻上樹。捨一取一。未為好手。且道。作麼生是本分底去處。良久云。釣船載到瀟湘岸。氣噎無聊問白鷗。
舉。炤布衲一夕指半月。問溥上座曰。那一半在甚麼處去也。溥曰。莫妄想。炤曰。失却一半也。眾共嘆美。
師曰。諸人且道。溥上座過在甚麼處。炤布衲雖得便宜。也是壓良為賤。眾雖嘆美。也是噇酒糟漢。但溥欠箇後語耳。待他云失却一半也。便合云。果妄想不少。管取炤布衲一場懡㦬去也。
舉。石霜遷化。眾請堂中首座繼住持。九峯云。待某甲問過。若會先師意。如先師奉侍。問云。先師道。休去。歇去。一念萬年去。寒灰枯木去。古廟香爐去。一條白練去。且道。明甚麼邊事。座云。明一色邊事。峯云。元來未會先師意在。座云。你不肯我那。但裝香來。香烟斷處脫去不得。即不會先師意。遂焚香。香烟未斷。便坐脫。峯乃撫座背云。坐脫立亡即不無。先師意未夢見在。
師曰。首座不免逐句。故遭九峯點罰。然渠喚作一色。便是不肯安此以為極則。如何後人便以迷于
頌古(五十首)
舉。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華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于汝。毋令斷絕。
黃面老子婆心切 頭陀一笑難藏拙
瑞瓣靈枝劫外春 看來是甚乾屎橛
舉。百丈再參。
毒龍頭角已完全 忽遇轟雷便躍天
傾湫倒嶽喧千古 一句分明尚未圓
舉。雪峯在德山作飯頭。一日飯遲。德山擎鉢下法堂。峯見乃曰。鐘未鳴鼓未響。拓鉢向甚麼處去。德山便歸方丈。峯舉似巖頭。頭曰。大小德山。未會末後句在。山聞。令侍者喚頭去。問。汝不肯老僧那。頭密啟其意。山乃休。明日陞堂。果與尋常不同。頭至僧堂前。拊掌大笑曰。且喜老漢會末後句。他後天下人不奈伊何。雖然。也祇得三年活。
德山父子賽英雄 末後一句活如龍
直是電光追不及 人從水裏覔魚蹤
舉。僧問同安。如何是天人師。安云。頭上角不全。身上毛不出。
毛角未生是甚麼 五眼何曾識得他
喚馬喚牛俱不是 藏身長在白雲阿
舉。九峯問首座。
鵓鳩樹上啼。意在麻畬裏。樵人祗認聲。錯向枝頭擬。雖然。九峯還會先師意麼。依稀越國。彷彿楊州。
舉。芭蕉清禪師上堂。拈拄杖示眾曰。你有拄杖子。我與你拄杖子。你無拄杖子。我奪却你拄杖子。靠拄杖下座。
師姑兩面赤鬚鬍 剃去栽來作丈夫
何如門外幡竿子 獨立參天見也無
舉。晏國師上堂云。鼓山門下。不許咳𠻳。時有僧。咳𠻳一聲。師云作麼。僧云傷風。師云。傷風即得。瑯琊拈云。雷聲浩浩。雨點全無。
雷聲浩浩雨全無 浪說將軍智用疎
誰識孫吳機莫測 時舒時卷總由渠
舉。踈山造塔。
浮漚滿載當珍珠 豐儉用來總不如
嶺頭古佛雖饒舌 丈二龜毛縛太虗
舉。大隨庵側有一龜。僧問。一切眾生皮褁骨。這箇眾生。為甚骨褁皮。隨拈草履。覆龜背上。
尋聲逐影兩頭猜 面目多從箇裏埋
西川古佛能除楔 拈起菴前破草鞋
舉。洞山解夏上堂云。秋初夏末。兄弟或東或西。直須向萬里無寸草處去。良久云。祇如萬里無寸草處。作麼生去。石霜云。出門便是草。明安云。直饒不出門。亦是草漫漫地。
情存取捨一何艱 怎似從來絕往還
不是渠儂多氣槩 他家曾踏上頭關
舉。雪巖欽禪師問高峯云。日間浩浩時。還作得主麼。峯云。作得主。又問。睡夢中作得主麼。峯云。作得主。又問。正睡著時。無夢無想。無見無聞。主在甚麼處。峯無語。欽囑曰。從今日去。也不要汝學佛學法。也不要汝窮古窮今。但只饑來吃飯。困來打眠。纔眠覺來。却抖擻精神。我遮一覺主人公。畢竟在甚麼處安身立命。峯遂奮志入臨安龍鬚山。自誓曰。𢬵一生。做箇癡獃漢。決要遮一著子明白。越五載。因同宿友。推枕墮地作聲。廓然大悟。自謂。如泗州見大聖。遠客還故鄉。元來只是舊時人。不改舊時行履處。
幾年止認影為真 有時不見却難尋
一朝撲落從前底 始識師姑是女人
舉。疎山參大溈安和尚問。承聞和尚道。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是否。溈曰。是。山曰。忽遇樹倒藤枯。句歸何處。溈方泥壁。乃放下泥槃。呵呵大笑歸方丈。山曰。某甲三千里。賣却布單。特為此事而來。和尚何得相弄。溈喚侍者。取二百錢。與這上座去。遂囑云。向後有獨眼龍。為子點破在。後聞明招謙和尚出世。(謙眇一目)徑往禮拜。招問。甚處來。山曰。閩中來。招曰。曾到大溈否。山曰。到。招曰。有何言句。山舉前話。招曰。溈山可謂頭正尾正。祇是不遇知音。山亦不省。復問。忽遇樹倒藤枯。句歸何處。招曰。却使溈山笑轉新。山于言下大悟。乃曰。溈山原來笑裏有刀。遙望禮拜悔過。
白雲一片迷幽谷 要把虗空尋面目
逢人點破便知非 翻身跳出野狐窟
舉。昔有婆子。供養一菴主。經二十年。常令一二八女子。送飯給侍。一日令女子抱定曰。正恁麼時如何。主曰。枯木倚寒巖。三冬無煖氣。女子舉似婆。婆曰。我二十年。祇供養得箇俗漢。遂遣出燒却庵。
敵手相逢各有奇 神謀豈許外人知
轉相陷害冤難了 最毒心腸機上機
舉。女子出定。
三箇猢猻夜簸錢 倒四顛三太可憐
攪亂叢林無了日 笑破燈籠嘴半邊
舉。僧問趙州。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州云。我在青州。做一領布衫。重七斤。
分明徹底窮光棍 那得青州一布衫
CBETA 编码:X1437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