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眼藏
No. 1309-A重刻正法眼藏序
正法眼藏者。難言也。請以喻明。譬如淨眼洞見森羅。取之無窮。用之無盡。故名曰藏。夫藏者。含藏最廣。邪正相襍。涇渭難辯。甚至邪能奪正。正反為邪。故似泉眼不通泥沙立壅。法眼不正邪見層出。剔抉泥沙而泉眼通。剪除邪見而法眼正。自非至人其何擇焉。昔竺乾有九十六種背正趨邪。二十八人摧邪持正。逮家東土白馬西來。正教始興於濁世。名相尋陷於邪宗。由是達磨大師掃除繁萎直示本心。嗣後五宗分派各別門風。會其樞要。卓乎純正。詎意人根䆮劣。法久獘生。或承虗接響。以盲枷瞎棒妄號通宗。或守拙抱愚。以一味不言目為本分。或彷彿依稀自稱了悟。或搖唇鼓舌以當平生。如是有百二十家癡禪。自賺賺人。淪溺狂邪。故我大慧老人承悲願力。運無畏心。決擇五家。提挈最正者凡百餘人。裒以成帙。目曰正法眼藏。是書也。如懸白澤裘。精妖喪魄。秉金剛劍。魔外潛踪。四七古錐宗眼。二三老漢家珍。不涉程途。一覽具足。知為後學指南無加此矣。時有繡水普善庵沙門慧悅居士。春門徐弘澤。自慶奇遇嗟彼未聞。冀報佛恩募資重刻。屬余為序。以貽同志。而參學者即使遊法界無邊之門。融古今剎那之念。猶是功勳邊事。若能了悟則自心何知。自眼何見。非見非知。是真得正法眼藏者矣。
正法眼藏,难以言传。且用比喻说明:好比清净的眼睛能清晰看见万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称为藏。所谓藏,包含极为广博,邪正混杂,难以分辨。甚至邪能压正,正反成邪。就像泉眼被泥沙堵塞,法眼不正则邪见丛生。清除泥沙则泉眼畅通,去除邪见则法眼端正。若非大智之人,如何能辨别?
昔日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背离正法,二十八位大士破除邪见。直到白马驮经东来,正教才在浊世兴起,但名相又陷入邪宗。于是达摩大师扫除繁芜,直指本心。其后五宗分派,各有门风,但核心要旨纯正无杂。可惜众生根器渐劣,法久生弊:有人虚接声响,以盲枷瞎棒妄称通宗;有人固守愚钝,以沉默不语冒充本分;有人模棱两可自称开悟;有人摇唇鼓舌虚度平生。如此百二十种痴禅,自欺欺人,沉溺邪见。
因此大慧老人秉持悲愿,以无畏心抉择五宗,选拔百余位最纯正的禅师,编集成书,名为《正法眼藏》。此书如同悬挂白泽图,令精怪丧胆;手持金刚剑,使魔外遁形。四七古德的宗眼,二三老汉的家珍,不涉迂途,一览无余,实为后学最佳指南。
时有绣水普善庵沙门慧悦居士与春门徐弘泽,庆幸得遇此法,慨叹他人未闻,为报佛恩募资重刻,嘱我作序以赠同道。参学者纵使游历无边法界,融通古今刹那,仍是功用边事。若能真正了悟,则自心何知?自眼何见?非见非知,方是真正获得正法眼藏之人。
萬曆丙辰端陽日嗣曹洞正宗第二十七代古越顯聖寺住持沙門 圓澄 撰
万历丙辰年端午日,曹洞宗第二十七代传人、古越显圣寺住持僧人圆澄撰写。
CBETA 编码:X1309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