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傳燈錄
西來年表南齊太祖高皇帝姓蕭諱道成受宋禪即位都金陵後魏高祖孝文皇帝。諱宏。姓拓跋氏。第六帝。即位改元延興當宋明帝泰始七年辛亥歲。至太和十八年。遷都洛陽。二十年改姓元氏己未建元元年太和三年庚申二年四年辛酉三年五年壬戌四年帝崩六年世祖武帝諱賾即位癸亥永明元年七年甲子二年八乙丑三九丙寅四十丁卯五十一戊辰六十二己巳七十三庚午八十四辛未九十五壬申十 豫章王嶷薨十六癸酉十一年 正月文惠太子薨 七月帝崩十七欝林王諱昭業即位甲戌隆昌元年 七月帝廢十八 遷都洛陽海陵王諱昭文即位改元延興元年 十一月帝廢高宗明帝諱鸞 十一月即位建武元年 改元乙亥二年十九丙子三二十 改姓元氏丁丑四 傅大士生二十一戊寅永泰元年 帝崩二十二東昏侯諱寶卷即位己卯永元元年二十三年 帝崩世宗宣武皇帝諱恪即位改元庚辰二年景明元年辛巳三年 帝廢二年和帝諱寶融即位改元中興元年壬午二年 禪位于梁 右南齊蕭氏七主合二十四年禪梁三年梁都金陵高祖武皇帝諱衍姓蕭受禪于齊 建元天監天監元年癸未二四年甲申三正始元年乙酉四二丙戌五三丁亥六四戊子七永平元年己丑八二庚寅九三辛卯十四壬辰十一 傅大士納妻延昌元年癸巳十二二甲午十三 誌公示滅三乙未十四四 帝崩丙申十五肅宗孝明皇帝諱翊即位改元熙平元年丁酉十六年二年戊戌十七神龜元年己亥十八二年庚子普通元年 達磨至傅大士逢嵩頭陀正光元年正宗記。依梁僧寶唱續法記云。此年達磨至梁。而入魏。於理可取辛丑二 傅大士唱賣妻子二壬寅三三癸卯四四甲辰五五乙巳六 詔迎傅大士孝昌元年丙午七二丁未大通元年三月改元。舊本傳燈云。十月一日達磨至金陵。誤也三 傳燈舊云。十一月二十三日。達磨屆于洛陽誤也戊申二武泰元年二月帝崩。立幼主釗四月崩立莊帝五宗記引寶唱續法記云。達磨此年示滅。於理可取敬宗孝莊皇帝諱子攸。四月即位改元建義建義元年九月又改元永安永安元年己酉中大通元年二庚戌二三 十二月帝崩。若依寶唱續法傳即魏使歸洛。奏遇達磨西歸。當在此年蓋明帝已崩。而孝莊尚在位故也辛亥三 太子統薨前廢帝諱恭。二月即位改元普泰普泰元年壬子四二 二月帝廢後廢帝諱朗。普泰元年六月高懽立帝於信都改元中興元年至二年四月廢之出帝諱脩廣。普泰二年四月即位改元太昌太昌元年 十二月又改永熙永熙元年癸丑五二甲寅六三年十月帝迫於其相高懽。出居關中。懽立清河王世子善見為主都鄴。是為東魏。於是魏分為東西。十二月帝遇鴆崩右後魏十二主。合一百四十九年分為東西魏西魏都長安東魏都鄴文皇帝諱寶炬。京兆王愉之子宇文泰奉帝即位孝靜帝諱善見。高懽奉帝即位。改元永熙。三年為天平天平元年乙卯大同元年大統元年二年丙辰二年二年三年舊本傳燈云。十月五日達磨卒。十二月葬洛陽熊耳山。時洛陽屬東魏。誤丁巳三年三年四年戊午四年四年元象元年己未五年五年興和元年舊傳燈云。奉使自西域回。奏啟達磨壙。見空棺隻履。誤庚申六年六年二年辛酉七年七年三年壬戌八年八年四年癸亥九年九年武定元年甲子十年十年二年乙丑十一年十一年三年丙寅中大同元年十二年四年丁卬太清元年十三年五年戊辰二年侯景反十四年六年己巳三年五月帝崩十五年七年簡文帝諱綱即位改元庚午大寶元年十六年八年五月禪于北齊右東魏一主十七年北齊都鄴文宣帝諱洋姓高。懽之第三子。五月受禪。建元天保天保元年辛未二年侯景廢帝。而立豫章王楝。尋弑帝。十一月景又廢楝。自立僭號。元帝討而斬之十七年二年三祖見二祖廢帝諱欽。文帝長子。即位不改號孝元帝諱繹十一月即位於江陵壬申承聖元年元年三年癸酉二年二年四年甲戌三年十一月帝為魏軍所執尋弑之三年正月宇文泰廢帝而立齊王廓五年思大止大蘇山敬帝諱方智。元帝既被執。蕭𧫣自立為後梁。都江陵。王僧辯陳先。奉帝為梁主。承聖四年九月即位恭帝諱廓。文帝子。宇文泰立之。不改號。止稱元年元年乙亥紹泰元年二年六年丙子大平元年三年 十二月帝遜位于周七年右西魏三主合二十三年後周都長安閔帝諱覺姓宇文。文帝泰之子。受禪于西魏即位止稱元年元年 南史以次年為元年丁丑二年 十月進丞相陳先爵。為陳王。帝遜位于陳二年 九月宇文護貶帝為洛陽公。尋弑之八年右梁四主合五十六年明帝諱毓。文帝泰之長子。宇文護立之。即位改元武定陳都金陵武定元年南史云亦稱元年不改號高祖武帝諱先姓陳氏受禪于梁。即位建元永定永定元年戊寅二年 智者進具二年九年己卯三年 六月帝崩武成元年陳紀云方建年號十年 十月帝崩文帝諱舊始興王長子即位廢帝諱殷。文宣帝長子庚辰天嘉元年二年乾明元年太后令廢帝智者謁思大於大蘇山武帝諱邕。文帝第四子。以遺詔即位昭帝諱演。懽之第六子。八月即位。改元皇建皇建元年辛巳二年保定元年二年帝崩後梁宣帝崩。子巋立。是為明帝。改元天保武成帝諱湛。懽之第九子。即位改元大寧大寧元年壬午三年二年清河元年癸未四年三年二年甲申五年四年三年乙酉六年五年四年帝禪位于太子。自稱太上皇後主諱緯。受禪即位。改元天統天統元年丙戌天康元年四月帝崩天和元年二年廢帝諱伯宗。文帝長子丁亥光大元年思大遷南嶽二年三年戊子二年帝廢三年四年宣帝諱頊。昭烈王之子。以大后命即位己丑天建元年傅大士卒智者往金陵四年五年庚寅二年五年武平元年辛卯三年六年二年壬辰四年建德元年三年癸巳五年二年四年甲午六年三年 廢釋道二教五年乙未七年 智者隱天台四年六年丙申八年五年七年十二月為周武所敗。改元隆化。隆化元年。德安王延宗。即位於晉陽。改元德昌。尋為周所虜幼主名恒。後主以望氣者言有革易。故傳位幼主。自稱太上皇丁酉九年 思大卒六年承光元年正月幼主即位。在位十八日。與後主並為周所虜國滅右北齊六主。合二十八年。為周所滅戊戌十年宣政元年帝總戎北伐。六月崩于乘興宣帝諱斌。武帝長子。即位己亥十一年大成元年正月立魯王衍。為皇太子二月傳位太子。自稱天元皇帝靜帝諱衍。後改名闡。宣帝長子。宣帝於鄴宮傳位。改元大象大象元年庚子十二年二年宣帝崩。復釋道二教。以大丞相楊堅為相國。進爵為王。備九鍚辛丑十三年大定元年正月改元。二月遜位于隋右後周五主。合二十六年。禪于隋隋都長安高祖文皇帝諱堅。姓楊氏。大定元年二月。受禪于周。即位建元開皇開皇元年壬寅十四年正月帝崩二年後主諱叔寶。宣帝長子。即位癸卯至德元年三年甲辰二年四年乙巳三年五年 後梁蕭琮立丙午四年六年 後梁改元廣運丁未禎明元年七年 後梁三主。合三十三年。是歲隋廢之戊申二年八年己酉三年正月隋將韓擒。入建業虜後主國亡九年 平陳天下一統右陳五主。合三十三年。隋滅之庚戌十年辛亥十一年壬子十二年 四祖見三祖癸丑十三年 二祖卒甲寅十四年乙卯十五年丙辰十六年丁巳十七年 智者卒戊午十八年己未十九年庚申二十年辛酉仁壽元年壬戌二年癸亥三年甲子四年 七月帝崩煬帝諱廣。高祖第二子。即位乙丑大業元年丙寅二年 三祖卒丁卯三年戊辰四年己巳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年甲戌乙亥 丙子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丁丑十三年 帝幸江都。遙尊為太上皇恭帝諱侑。煬帝之孫。元德太子昭之子。十一月唐公入京立帝。改元義寧義寧元年戊寅二年二月煬帝崩。五月帝遜位于唐右隋三主。合三十八年。禪于唐達磨至中國。今取正宗記為定。蓋依梁僧寶唱續法記。昔那連耶舍。與萬天懿。譯七佛至二十八祖傳法事。梁簡文帝。因使臣劉懸運往北齊取其書詔寶唱編入續法記也
景德傳燈錄卷第一
CBETA 编码:T2076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