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持驗記
No. 1635-A金剛經持驗紀序
佛說般若經六百卷。金剛則其中第五百七十七卷也。中峰云。六百卷廣說般若。專為小乘人。融通陶汰。欲其淨治心器。然後以上乘圓頓甘露之味貯之。故此經大旨。以無相無住無為為宗。重疊翻覆。隨立隨掃。極是談空。究竟不是談空。所謂如來是真實語者。不誑語者。故又云。信心清淨。即生實相。如龜毛兔角。只說龜無毛。兔無角。此語最堪破俗。只看中間無實無虗四字。世尊已自道破全經註脚矣。實處都虗。虗處都實。不生不滅。滅滅生生。塵勞法相。一刀齊斷。勇猛撇脫。直尋本來。是之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之謂金剛般若波羅蜜。然經中一邊說應住降伏。即一邊說信心淨信。一邊說經義。即一邊說果報。一片婆心。千般苦舌。其欲度善男子女人。急於護念。囑付諸菩薩。其欲度一切眾生。更急於度善男子女人。故凡所言諸法相。如潭中雲影。雪上爪痕。空靈脫化。說無可說。獨至來世有人。於此經受持演說。乃至四句偈等。輒盛推荷擔。讚嘆希有。極口許以無量無邊福德。此語前後凡十數見。無非鼓舞五百歲以後人。一下破除諸相。親證般若故。此經者世尊誨人不倦之書也。以眾生度眾生。以非眾生度眾生。實則眾生各各自度。我非度眾生。眾生亦不見為我度眾生。故眾生即佛。佛即眾生。無分相。亦無合相。或謂果報之說。專為第三等人說法。似於六祖諸師。高占地步。將作是紀者。不應以第一第二等人待來世耶。古云滿街是聖。即可云滿塵界是佛。既云是佛。何分三等。為此說者。所稱凡夫之以我為見。猶之四相未空者耳。佛曾說應以某身得度者。即現某身而為說法。我今亦不論第一第二第三等人。只是有三千大千世界千萬億受持此經者。即不難現三千大千世界千萬億佛身而為說法。但令得聞是說。歡喜奉行。是諸佛慧命不斷。自然虗空落地。鐵樹夜花。任搜羅增續。繁辭累冊。如叚柯古以來諸人。不過以佛語證明佛語。非另添一般說法也。佛又云。我若具說。人或狂亂。狐疑不信。今日倘有淨信無疑之人。佛將以所欲具說。歡喜向其人傾倒吐之。佛固是真實語者。不誑語者。況此編紀事。徵信古今。又何狂亂狐疑之有。雖然。菩薩於法。應無所住。寧福德相可如是住乎。知無相無我。即知福德不應貪著。佛非但為諸菩薩言也。請為受持者轉一語曰。佛說果報即非果報。是名果報。佛說不受福德。即非不受福德。是名不受福德。
佛说般若经共有六百卷。金刚经是其中的第五百七十七卷。中峰和尚说,六百卷广说般若,专为小乘人开示,融会贯通使其净化心器,方能承载上乘圆顿的甘露法味。所以此经主旨以无相、无住、无为为宗,反复阐释又随说随扫。看似谈空,实则非空,这正是如来真实不虚的教法。经中讲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如同说龟无毛、兔无角,此语最能破除世俗妄见。只要参透"无实无虚"四字,世尊早已道破全经真谛——实处皆虚,虚处皆实;不生不灭,灭灭生生;尘劳法相,一刀斩断;勇猛精进,直指本心。这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
经中既说降伏其心,又说清净信心;既解经义,又示果报,皆是佛陀苦口婆心的教化。他度化善男信女之心切,嘱咐菩萨护念之志殷;度一切众生之愿,更甚于度善男女。所说诸法相,如潭中云影、雪上爪痕,空灵无着。唯独对后世受持演说此经者,乃至四句偈者,反复赞叹其荷担如来家业,许以无量福德,正是为激励末法众生破除诸相,亲证般若。此经实乃世尊诲人不倦之作。
以众生度众生,以非众生度众生,实则众生自度。我不度众生,众生亦不见我度。故众生即佛,佛即众生,无分别相。有人说果报之说专为下根人说,似与六祖等高僧立场不同。但既然满街是圣人,满尘界是佛,又何来三等人之分?持此见者,仍是未空四相的我执凡夫。佛说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我今不论上中下根,但使三千大千世界有受持此经者,自能显现无量佛身为说妙法。但令闻者欢喜奉行,诸佛慧命自当相续,虚空落地、铁树花开亦非难事。
后世注疏虽多,不过以佛语证佛语。佛曾说若具说真理,人或狂乱狐疑。今若有净信之人,佛必倾囊相授。此纪事文字征信古今,更无疑惑。然菩萨于法应无所住,岂可住着福德相?知无相无我,便知福德不可贪着。请为受持者转一语:佛说果报即非果报,是名果报;佛说不受福德即非不受,是名不受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