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柏尊者全集
No. 1452-A紫栢老人集序
匡山逸叟憨山釋 德清 著
太虗寥廓。長風鼓而萬竅怒號。殊音眾響。皆一氣之所宣又奚可。以大小精麤。謂靈根之有閒哉。惟吾佛以不思議智。流出一切音聲陀羅尼。故世諦語言。皆悉顯示第一義諦。若夫塵說。剎說。熾然說。即水流風動。皆演圓音。況宇泰定而照羣情。觸境而發。無思而應若谷響者乎。是以從上諸祖。證無師自然智者。即揚眉瞬目。怒罵譏訶。莫不直示西來大意。又豈可以識情語言。而擬議其形容哉。故達磨西來不立文字。而曹溪則有壇經。及二派五宗。雖直指向上。然皆曲為今時。或上堂入室。示眾舉揚。機如雷電。凡垂一語。必輯為錄。大槩聊爾門頭。若大慧中峯。至我明楚石皆其類也。葢借語傳心。因言見道。言其所絕言耳。今去楚石二百餘年。有達觀禪師出。當禪宗已墜之時。蹶起而力振之。得無師智。秉金剛心。其荷負法門之志。如孛陵之血戰。縱張空拳。猶揮駐日。雖未犁庭掃穴。而一念孤忠。與囓雪吞氊者。未可以死生優劣議也。真末法一大雄猛丈夫哉。然師賦性不與世情和合。至老見客未效一額手。雖未踞華座。竪槌拂。然足跡所至半天下。無論宰官居士。望影歸心。見形折節者。不可億計。以自性宗通。故隨機之談。如千鈞弩發。應弦而倒。無非指示西來的意。稱性衝口。曾無刻意為文也。一唾便休。弟子輩筆而藏之者什一。師初往來於金沙曲阿之閒。與于王賀氏諸君子大有夙緣。所聞最多。如庵居士于公執侍甚謹。得片言如寶隻字不遺。凡隨師杖屨者。必搜而得之。師每至匡廬。必主於江州孝廉邢君來慈長松館。多有所說。師化後。併屬弟子仲櫜。潤甫。結集成帙。予久沈瘴海。適為師了末後因緣。之雙徑。先過金沙之東禪。二公以予與師為法門深契。故出其稿。稽首請校而梓之。予三讀其言。喟然而歎曰。嗟乎。末法降心。力生死之根。如一人與萬人敵者。予獨見師其人也。覩其發強剛毅勇猛之氣。往往獨露於毫端。如巨靈揮斤。真所謂與煩惱魔。欲魔。死魔共戰。竟能超越死生。如脫敝屣。可謂戰勝有功者也。故其所吐。豈可以文字語言音聲色相求之者耶。佛說欲為生死根。師凡所舉必三致意。痛處劄錐。直欲勦絕命根。即此可當金鎞矣。又何庸夫門庭施設哉。昔覺範禪師。妙悟超絕。語工典則。其所著述。自自之曰文字禪。故予題之曰。紫栢老人集。葢非墮於俗數也。觀者當具金剛正眼。視之於言外。則思過半矣。 時天啟元年歲在辛酉春王上元日書於匡山五乳峰下木石庵中
虚空浩瀚无垠,长风鼓荡而万窍齐鸣。种种音声交响,无非一气所成,岂能以大小粗细评判灵性根本的差异?唯我佛陀以无上智慧,演说出一切音声总持法门,故世间言语皆能彰显第一义谛。无论微尘说法、刹土说法、炽然说法,即使流水风声也在演说圆妙法音,何况心灵澄明照彻万缘,触境生发,无思而应如空谷回响者乎?因此历代证得无师智的祖师,或扬眉瞬目,或呵斥怒骂,无不是直指西来本意,岂可用凡情知解揣度其境界?达摩西来不立文字,而六祖却有坛经流传;五宗七派虽直指心性,却也为接引学人广施方便。或上堂开示,或机锋对答,凡有言说皆被辑录,大慧宗杲、中峰明本乃至本朝楚石梵琦皆是如此——无非借言语传真谛,凭音声显实相,说那不可言说之旨。
今距楚石禅师二百余年,有达观真可禅师出世。当禅门衰微之际,奋起力振宗风,得无师智,持金刚心,护法之志如壮士孤身血战,纵徒手犹欲挥戈驻日。虽未竟全功,然其孤忠赤胆,可比苏武啮雪吞毡,岂可以生死成败论之?实乃末法时代大雄大力之士!然师天性不与世谐,至老见客亦不假辞色。虽未居高位、执拂尘,然行脚半天下,王公士庶望风归敬者不可胜数。因彻悟心源,故随缘开示如千钧弩发,箭箭中的,无非直指菩提本怀。言出天然,毫无造作,弟子们仅记录十之一二。禅师早年往来金沙曲阿间,与于玉立、贺氏诸君宿缘深厚,此间开示最多。如庵居士于君恭敬承事,片言只字皆视若珍宝,凡随侍者必广搜语录。禅师每至庐山,必驻锡邢来慈长松馆,多有机缘开示。圆寂后,弟子仲櫜、润甫将诸方记录汇编成集。
余久谪瘴乡,今为完禅师末后因缘至双径山,途经金沙东禅寺。二公因余与禅师道契,出此稿本顶礼请校。三复其言,慨然叹曰:呜呼!于末法中降伏妄心,断生死根,如一人敌万军者,唯见禅师耳!字里行间英气勃发,如巨灵挥斧,正是与烦恼魔、欲魔、死魔鏖战,终能超脱生死如弃敝履,可谓大战胜者。故其言说岂可以文字音声求之?佛说爱欲为生死本,禅师开示必三致意焉,痛下针锥直断命根,此即刮翳金篦,更何须门庭施设?昔觉范慧洪禅师悟境超卓,文采斐然,自题著述为《文字禅》。今题此集为《紫柏老人集》,正为不落俗套。读者当以金刚正眼,于言外会心,则得大半矣。
天启元年辛酉正月十五日书于匡山五乳峰下木石庵
CBETA 编码:X1452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