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如大師華嚴學全書(第1卷-第9卷)
在研究均如的著述時,意外地發現了很多已經散逸了的貴重資料包含在內,真是感激不盡。又其中亦有不少到現在連名字都未曾聽過的論著。關於這些問題,預定於「均如全書」出刊後,再作整理。
在整理新資料時,有一件必需加入者,即西元一九六八年十一月十七日,故冽岩朴鍾鴻博士的書信的一部份。那是當時在日本發掘新羅元曉的著述「判比量論」的斷簡後,曾送一份給博士,他所回的一封信。茲錄有關部份內容如下:
「……元曉的「判比量論」斷簡已經收到了,確實為一貴重之寶物。我相信元曉的「十門和諍論」之全文,必定也可以在日本的某一寺院中找到,心裏計算著將來若有機會一定前去踏查。總之「十門和諍論」留待下次的機會再說,至於其他的部分若也能夠一點一點地找出來,將不知是一件怎麼歡喜的事……」
冽岩氏所以那樣地在搜索「十門和諍論」,乃因為其一生之念願在於「總和的論理」的完成。又搜集整理我等之物,深信亦為愛國的使命感所致,然而,在「均如全書」之中,含有至今被蒐集之「十門和諍論」的斷簡以外者;又其中亦有元曉的著述目錄中所遺漏的元曉法師的「普法記」的一部份內容;此外如「曉公」或「曉師」之言,元曉的「華嚴經宗要」、「道申章」、「一道章」、「二障義」等,亦引用不少。當然,不僅元曉而已,在中國系的章疏或新羅系的章疏中見不到的論文亦不少。類似這種問題,若加以整理,則以前的學說或許有些部分尚待修正,或者可以開拓某種新的論究。
首先,極具重要性者,為有關中國禪宗的代表人物——大通神秀(六〇六~七〇六)的著述的資料,以及有關日本初期華嚴宗典籍傳來的背景之問題,即關於「五教章」的和本和宋本的資料,此外如有關元曉的若干資料,為應初學者之便而加以整理。
CBETA 编码:B0001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