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
《金刚经讲义》是江味农居士的遗著。这部著作在居士生前因疾病时常困扰,未能最终完成。去世后,又因种种障碍,几乎散失。这难道是因为无上甚深的法门奥秘不可轻易显露,还是众生福薄,难以契合大法?否则为何魔障如此深重?我与居士相交二十余年,深知他一生持诵《金刚经》,独有心得。甲戌年夏天,我向他请教经义大意,凭记忆记录下来。居士感叹道:竹本虚心是我师。你的名字带竹,又如此虚心,可谓名副其实。与其简略讲解,不如为你详谈。省心莲社的同修得知后,请求公开讲解,于是移至莲社正式宣讲,每周两次。晚间开讲时,听者常达数十人。我当场记录,次日整理后请居士修改。数月后,居士因修改费力,改为自行撰写讲稿,每次开讲前一日完成数千字交我抄录。我虽仍有笔记,却无暇整理。这场法会始于甲戌年七月,至乙亥年九月圆满,累积稿件盈尺。居士认为还需润色,并补全初分缺失内容方能成书。同修们见居士在家问道者众,商议另辟静室供养,助其专心著述。李稚莲居士闻讯,发心独力承担经费,于沪西租屋三间作为居士居所,右为卧室,中设佛堂,左为讲堂,约定一年内完成讲义。然居士每逢黄梅时节必病,病期常达数月。病愈后又悲悯南北死难众生,启建大悲道场超度,因而耽搁未竟。我偶有问及,居士似不愿被催促,遂不再提及。戊寅年初夏,居士再度患病,饮食不畅。我每两三日前往探望,见其病势较往年更重,深感忧虑。同年五月,居士安然往生。家人治丧时,遗稿几乎在纷乱中散失。我急遣人寻回,发现皆为散页,次序错乱。同修们因我有笔记,多催促补全。但我事务繁忙,且自居士自撰讲稿后,所记内容未及整理,速写稿日久字迹难辨。何况在居士生前,我的笔记尚需经其修正方免讹误,此刻贸然续补实有不妥。古德遗著残缺付印者多有先例,何况此书已成十之六七?付印需编校,我无暇顾及,搁置数月。幸得居士弟子周清圆发心承担,遂将全稿托付。他逐页整理,融入经文,但因曾在佛前发愿代众生受苦,时常抱恙,工作时断时续。抄录过半时又遇波折,几乎功败垂成。至己卯年冬,全书终得誊清。魔障重重而终能成书,实属幸事。一日途遇自港来沪的李稚莲居士,谈及书稿已可付印。他欣然承诺承担印资,并言若有人随喜功德亦不独占,留资于莲社后离去。适逢范古农居士避难来沪,驻锡莲社,得其同意担任校订。遂于今年六月印行成书。至于书中内容,精深微妙,阐发前人所未发,处处指导学人切实用功,皆是过来人语。读者展卷自明,无须赘述。仅记此书成办始末曲折,是为序。民国二十九年六月蒋维乔法名显觉写于因是斋。
CBETA 编码:B0023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