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密妙義深道六法引導廣論纂要
一 忿怒母口授偈
由持靈力於靈穴 初則熱法得發生 次則經驗於安樂 後則心得自在境
如是妄念自休止 烟霧幻城陽燄等 乃至如初發曙光 無雲晴空次第現
漸得神牛降聖乳 四喜四空證淨果
忿怒母(拙火)為命根,亦為道種。養此拙火,鼓此拙火,即所以摧燒煩惱而長養命根,顯現菩提,而紹隆道種。其何以徵取母性,蓋其具足生養成就諸德,而發揮以淫欲而正性命之正義,故允為六法之根本法。
甲 修身 應依毗盧遮那七支坐為基本,輔以各種拳法,(一目了然法六事體功法)觀想以變化其形體,動作以靈活其氣脉,最為利於取習。
乙 修脈 全身七萬二千脈,特重中左右三脈,而中脈尤居主要,細分別頂輪三十二脈,亦稱大樂輪。喉輪十六脈,亦稱報輪。心輪八脈,亦稱法輪。臍輪六十四脈,亦稱化輪。又密護樂輪在海底,三十二脈。寶輪(男寶珠頭女蓮宮口)八脈,又印堂風輪六脈,即佛之神明眼,火輪三脈,在喉輪心輪之間,通常用四輪,亦有用五輪七輪者。
中脈從身之中央得名,不在前,簡別任脈,不在後,簡別督脈,不在左與右,簡別左右脈,不在左右之中間,簡別脊柱,不在前後之中間,簡別黃道,乃在前後左右之中央。蓋以其為「無為法」故,而無造作此堅固不變之中央,應進而認為任運在虛空之中央,任運在法界之中央。然本法標明中左右三脈並列,且左右脈在下端屈入中脈,則中脈似仍有為法或須經過猛力修持,可昇華為無為法。(依據陳健民上師中黃督脊辨而贅以鄙見)
觀自身為本尊,現一切脈絡,如臍輪為化身,心輪為法身,喉輪為報身,並識持萬脈為氣與明點之孔道,中脈尤居要道,無為法之中脈更為妙道。故運用氣功以通脈,使業刼氣變為智慧氣,運用明點以活脈,使濁物為甘露,不可徒執修脈而修脈耳。
丙 修氣 修氣以寶瓶氣為主要,有所謂吸、滿、消、(放)射、四法,而持氣嫻熟時間,下等三十六次,中等七十二次,上等一百零八次,所指次者,二手隨一拍二膝與額三處。重在養之持之,迫入中脈。金剛誦,要入氣住氣出氣三者有節奏,而使身口意三業,轉成法身報身化身。
明由氣生,成為明空不二,氣化暖量,成為樂空不二,進為心氣合一。
丁 修明點 明從五智來,點從五大來。約分四種,1.物質明點,即一般人之精蟲,2.咒明點,即種子字,3.風明點,即咒鬟旋轉。若灌頂論之紅白菩提,就是智慧明點之類。
初就物質明點,𡢃習降、提、持、散、勻、固,六樣工夫,漸次由頂輪,而喉輪,而心輪,而臍輪,通達四喜, 四空,成就所謂智慧明點。其下降明點,由頂,而喉,而心,而臍者,為資糧加行世間道,逆提明點,由臍,而心,而喉,而頂,乃達華藏世界,為出世道。
就物質明點修成智慧明點。1.要發生安樂,經過妙喜,勝喜,離喜,俱生喜,之四喜,必喜而覺,方是樂空不二。2.要濁分盡變淨分,如經過空,極空,大空,一切空,之四空,必空其所明,方是明空不二。
以四大六塵之昏濁身,如何痛下工夫,成就虹光雙融身,妙用全在明點。然明點:罪福,皆由於汝,一般戒漏,世智戒貪,慎之!
CBETA 编码:B0063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