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清淨毘奈耶最上大乘經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有一次,世尊在王舍城的灵鹫山中,与八千位大比丘在一起,还有一万四千位大菩萨,以及欲界和色界无数的天神,为了听闻佛法,都聚集在那里。
还有一位恭敬寂静自在的天子来到佛陀面前,他全身放出光明,欢喜雀跃,双手合十恭敬行礼,五体投地顶礼佛陀,向右绕行三圈,退到一旁站立,跪着合掌对佛陀说:善哉!世尊!这位妙吉祥童真菩萨在哪个国土教化众生?现在在场的众人都心生仰慕,都想见到和听闻这位大菩萨宣讲清净无上的佛法要义,让每个人都能获得平等的解脱。
那时,佛陀世尊告诉寂静自在天子说:越过东方一万个国土,有个佛世界名叫妙宝。那里有尊佛,名号为宝幢如来、应供、正等觉,出现在世间,用善巧智慧让众生得到安乐。这位妙吉祥童子菩萨,在那佛国中是上首,为诸位菩萨和一切众生,宣讲诸佛最深的法义。根据上中下不同的信心与根器,各自都能得到如来清净的法门。
这时,寂静自在天子再次向佛禀告:恳请世尊以大慈悲心,怜悯关怀在场众生,使他们能够明白童真大士在他方佛国所说的教法,依照各自根器能力获得相应觉悟。
世尊告诉寂静天子:妙吉祥所说的所有佛法,一切声闻、辟支佛等人的智慧都无法企及。他说法时,放出大光明,显现稀有景象,能让魔宫全部消失,魔王与魔众自然被降伏。那些轻慢佛法的人,能迅速灭除种种傲慢心,自然生起强烈的信心和欢喜。尚未发起正道菩提心的人,能快速发起;已经发起菩提心的人,能使他们的心增长,对各种善法坚定不移不退转。对一切众生,能降伏也能摄受,平等利益,不分怨敌亲友,恭敬而内心清净。
自在天子听完佛陀的讲法,身心舒畅,充满欢喜赞叹之情,接着又说道:大慈大悲的世尊啊,是什么样的因缘,让我们这些人能够瞻仰侍奉这位童真大士,并亲自聆听这微妙的教法?
当时,世尊静默不语,观察在场众人与那位菩萨的根基因缘已经成熟,便从眉间放出白毫光明,照亮三千大千世界,并照耀东方十千佛土。
在妙宝国的宝幢佛的法会上,那光芒明亮闪耀,照亮了整个佛国,连隐蔽幽暗的山谷也都一片光明。那里的菩萨、声闻、缘觉、四众、八部等所有众生,齐声赞叹并向宝幢如来请求道:如今这国土显现如此大的光明,是什么因缘而有这样的景象呢?
宝幢佛告诉诸位菩萨及大众说:越过西方一万个国土,有一个佛世界,名叫娑诃。那里有位大智慧大慈悲的佛陀,名号为释迦。他具备一切智慧、一切种智,修行六度四无量心,根据众生根机演说佛法。由于过去修行时勇猛精进,发愿要在那个五浊恶世中示现成佛,转动正法之轮,破除种种邪见,随顺五乘根基善巧开示法要;让各类众生都能悟入诸佛知见,勇猛精进,最终圆融会归一乘妙法,就像天降甘霖平等滋润万物。当时法会上的天人等众,都渴望见到这位童真菩萨,长久以来心怀渴仰,片刻不曾忘怀,如同孩子思念母亲,百姓思念君王,赤身者思念衣服,饥饿者思念饭食,贫穷者思念珍宝,黑暗中人思念光明。因此那位世尊放大光明,为利益众生示现种种圣者行持。
说完这些话后,佛陀告诉妙吉祥童真菩萨:你应当前往那个国度,随顺如来,广泛开示佛法要义,吹响法螺,击打法鼓,兴起法云,降下法雨,利益安乐天人大众。
那时,妙吉祥童真菩萨与他的眷属以及一万菩萨一起,乘着佛力,以神通瞬间来到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所在之处。他们停留在空中不现身形,放出种种光明,如同云彩形成的华盖,遍布整个天空。光芒中垂落种种上等美妙的宝香,降下众多天界花朵,色彩无比美妙。光中化现出天子、天女,演奏天界音乐,歌唱赞叹供养释迦世尊。十方世界的大地都震动起来,涌现出无量美妙的宝香和花朵,全部显现在众人面前,庄严了佛的法会。那些过去种下善根、长期修行清净行的众生,或者在福德智慧方面有所修习的人,就能看见自己身在光明中,与佛、菩萨、天人、四众弟子一同参与法会,身心安宁,毫无畏惧。而那些没有信心、不修善因、轻视贤善、亲近恶友的众生,贪欲、嗔恨、爱执、傲慢、虚伪、嫉妒常在他们心中显现;虽然同处一个世界,却对佛的境界全然无知,如同醉汉处在黑夜中,毫无清醒觉悟。
当时,寂静自在天子和大众一起,看到这罕见的光明景象,都心生欢喜,从座位上站起来再次对佛说:真是稀有啊,世尊!现在这个国土,因为什么缘故,天上降下美妙宝物,飘落众多香花,演奏天界音乐,显现如此稀有之事?
佛告诉天子和各位大众:这位妙吉祥童真菩萨和他的眷属、一万名菩萨从妙宝国来到这里,降下天香花雨,演奏天界音乐,显现神通变化,进行供养仪式。
这时,寂静自在天子和在场所有大众都恭敬行礼,齐声说道:尊者慈悲!请您在这佛会上为我们详细宣讲精妙佛法,让我们都能发起追求最高佛道的心愿,也为将来被错误见解迷惑的众生指明正确道路,斩断烦恼束缚,获得心灵自在。
说完这些话,童真菩萨带领自己的随从和众多菩萨从空中降落,围绕佛陀走了三圈,向世尊顶礼,然后退到一旁坐下。
恭敬寂静自在天子恭敬合掌,顶礼问道:尊敬的菩萨,您在佛国用什么重要的佛法教导众生?请让我们听闻,都能得到清净解脱安乐。
童真菩萨告诉天子说:你很好地提问了这样的佛法要义。那个国土的众生没有吝啬之心,乐于修习布施;调伏各种感官,守护戒律德行;凭借忍辱的力量,愤怒嫉妒从不生起;日夜精进勤奋,对善行永不松懈;能够仔细思考佛法义理,喜欢安静;智慧聪明,所学容易成就,善于分辨善恶并有力抉择,即使贪嗔痴慢偶尔出现,也能悔改消除。远离错误见解,不中断善根;实行真实的修行,修习深奥的佛法;身心安稳,没有颠倒的想法;也没有彼此爱憎的心。
善男子!那个国家的众生长期修行善行,对各种佛法教义早已精勤熏习,彻底明白世间一切现象都是虚妄不实的本质。烦恼束缚的方法难以限制他们,过去未来现在都只是一心所现。如果心不产生妄想,幻相又怎么会存在呢?
善男子,这心性就是真心,原本寂静,不生不灭,无去无来,如同虚空一般清澈宁静,不会被任何外境所动摇。在真实法中逐渐领悟,会发现一切境界以及如来的言语、音声、形色,都是空的显现,在实相真理中没有各种名相概念。为什么呢?因为如来在修行时所发的心愿和行为,远离了一切虚妄的名相分别;安住于真实无相的真理之中;只是以善巧智慧,顺应众生不同的根器;根据众生的情况,宣说各种妙法;如同天降一味甘霖,普润万物;渡过烦恼的河流,到达觉悟的彼岸。
净信天子!你修行清净的行为应当远离虚妄,对一切现象不要执着,明白种种染污之法的本性都是虚妄的,保持清净的心远离业障,就是真正的佛弟子,就是真正的菩萨。
你们这些天人和菩萨大众,长久以来一直追求菩提正果,应当先实践布施等修行,坚定不移,舍弃错误的见解和虚妄分别,逐步证得真实的解脱。
当时,恭敬寂静自在天子又向妙吉祥童真菩萨问道:如何才能修习真实义谛?
妙吉祥童真菩萨说:修行真实真理,具备各种智慧,应当用上等美好的饮食、汤药等种种供养,内心坚定不移;还要修习禅定,观察智慧的圆满成就,常常实践这样的修行,不离开观察与思维,还要勤奋修习,深入佛的智慧。
天子!你应当学习诸位大比丘,不造作各种恶业,安住于法界;不生起外境分别念,安住于法界;不追随愚痴凡夫,安住于法界;践行安乐法门,安住于法界;舍弃不安乐之事,安住于法界。唯有一心修学佛法,圆满寂静境界;永远断除轮回,证悟涅槃;了知烦恼本性平等,从而获得解脱。这样的真比丘与诸菩萨毫无差别,要常作如是观想:世间尘劳、生死根本;颠倒妄想,全都是空。为什么呢?如来常说生死与涅槃的名称都是假名,就像陶器与宝器,材质虽异却同归于空性平等。天子!应当如此观照一切众生,烦恼染污之缘,本性皆是虚幻妄想。天子!菩萨修习大乘行持,首先要修习真实义谛。若不修习圣者真实义谛,就无法教化声闻众。因此,菩萨舍弃声闻行持,践行真实行持;虽修大乘却不执着;为声闻及众生开示种种方便法门,给予善妙安乐,引导他们树立正见;令其喜爱大乘真实义谛,远离轮回,常住安乐清净之地。天子!这就是菩萨令众生及声闻众修学菩萨真实圣行的方式。你们应当如此修学。菩萨正行要恒常心怀恭敬,在任何时刻心不散乱,常保谦逊,不生傲慢,也不生其他染污知见,唯修观照实相,善巧运用方便法门,趋向菩提,这才是菩萨真实义谛。声闻缘觉的空性智慧缺乏大悲心念,虽爱乐菩提却远离世间流转,不愿再来度化众生,没有善巧方便引导众生,对佛菩提道心生畏惧退缩。
妙吉祥菩萨又对恭敬寂静自在天子说:你们这些天子,即使在轮回中,为求佛法,心从不懈怠。因为这功德,眷属多得数不清,自然富贵,珍宝丰足,福德广大如无边大海,所住宫殿庄严华丽无比,装饰着各种珍宝,自在享受富足快乐。你们为求无上菩提,能舍弃一切而不贪恋。天子啊!菩萨摩诃萨修菩萨行,能舍弃财物珍宝,甚至能舍头目脑髓,行大慈悲;修习各种波罗蜜,如同披上铠甲;拥有大威势,福德智慧如海,完全了知大乘功德;度化众生,从一佛土到另一佛土,一个不漏,证得真实谛理。天子!你们这些天人所穿的微妙天衣散发的奇异香气遍布各处,有种种香味。以真实相学习佛的智慧,与佛的功德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脱知见香等种种妙香没有差别。这香气能断除生死尘劳和烦恼根本。你们这些天子在过去世中,用各种香花、珍宝、衣服,昼夜六时恭敬供养,正念思维,持守清净戒律,经过百千亿劫愿力圆满,听闻如来戒定慧等五种妙香,想要断尽烦恼。自然感得身上散发妙香,与佛菩萨没有差别。
那时,恭敬寂静自在天子又向妙吉祥童真菩萨问道:宝幢如来的国土中,那些声闻弟子们修习真实法门时都做些什么?
这时,妙吉祥童真菩萨告诉天子说:那些声闻弟子,因为深信佛法,直至明白生灭之理,始终不离佛法,却能超越四果、四向的境界。虽不是初果须陀洹,却能永远脱离恶道;虽不是二果斯陀含,却能往返世间度化众生;虽不是三果阿那含,却了知诸法不来不去;虽不是四果阿罗汉,却能接受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供养。虽不是独觉圣者,却能完全受持佛陀宣说的教法。他们不离贪欲,却不被贪欲束缚;不离嗔恚,却不被嗔恚束缚;不离愚痴,却不被愚痴束缚;不断烦恼,却能远离一切痴暗障碍;不厌尘劳,精进修行;引导众生,不计较我相人相,令其安住正念。超越身心局限,显现神足通;彻知五根,破除一切虚妄;五力现前,趋向涅槃;安住甚深禅定,与法界合一;智慧明达,远离无明,逐步证得解脱。他们以肉眼观照诸佛国土,广作佛事;又以天眼看见众生轮回生死;用慧眼观察众生本具真实心性;再用法眼照见诸法平等本性。以天耳遥闻十方诸佛说法,悉皆明了。同时听见无量众生起心动念之声,了知善恶。以神通力游化十方,无所不至。虽往来度生,身心恒安住法界,坚定修行。或现种种形相,没有粗劣色质,具足功德威神,种种庄严,光明赫奕,名闻十方;由戒定慧熏修之力,在世间不被烦恼染污;对佛陀教法博闻多辩,以智慧光明破除痴暗,总持法要。观察声闻与缘觉圣者,唯有佛智广大无边。为什么呢?如来功德如同大海,正念定慧犹如须弥,于三昧中修习忍辱,降伏魔怨摧灭外道,安住究竟安乐,为诸法之王心得自在,又如虚空遍入一切,无法用言语形容。天子!你应当知道,宝幢佛座下的那些声闻大众,正是这样圆满修行成就的。
这时,法会中有五百比丘、五百在家信徒和五千天子,听了妙吉祥童真菩萨这番话后,纷纷向世尊及诸位菩萨献上各种供养。
我们再次对佛说:我们现在都愿意往生到宝幢佛的国土,就像那些声闻圣者一样通达一切法义。
那时,佛陀告诉在场众人:你们应当发无上求道之心,不要满足于微小成就,要追求大觉悟,这样才能往生宝幢佛的净土。
当时比丘们听到这话时,都发起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因此如来为他们授记说:你们将来必定往生那佛国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