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那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当时佛陀对忉提耶的儿子首迦长者说:首迦长者,我将为你解说善恶业报差别的法门。你要仔细听,好好思考。
这时,首迦恭敬地对佛陀说:是的,世尊!我们非常渴望聆听您的教诲!
佛对首迦说:所有众生都受业力支配,依赖业力,随着自己的业力而转。因为这个缘故,才有上、中、下的差别。
有些行为会让众生寿命短暂;有些行为会让众生寿命长久。
有的业会让众生多病;有的业会让众生少病。
有的业力能让众生得到丑陋的果报;有的业力能让众生得到端正的果报。
有些业能让众生获得微小的威势果报;有些业能让众生获得巨大的威势果报。
有的业力会让众生投生到低贱的家族;有的业力会让众生投生到高贵的家族。
有的业能让众生获得微薄的生计;有的业能让众生获得丰厚的生计。
有些业力让众生得到错误的见解; 有些业力让众生得到正确的智慧。
有的业会让众生堕入地狱; 有的业会让众生投生畜生; 有的业会让众生沦为饿鬼; 有的业会让众生转生阿修罗; 有的业会让众生获得人身; 有的业会让众生升到欲界天; 有的业会让众生生于色界天; 有的业会让众生达到无色界天。
有的业能让众生得到必然的果报;有的业能让众生得到不定的果报。
有些业力会使众生投生边地;有些业力会使众生投生中土。
有的业力能让众生在地狱度过整个寿命;有的业力能让众生在地狱度过一半寿命;有的业力能让众生短暂进入地狱随即脱出。
有的业造作了却未积聚;有的业积聚了却未造作;有的业既造作又积聚;有的业既不造作也不积聚。
有些业力让众生先快乐后痛苦;有些业力让众生先痛苦后快乐;有些业力让众生始终痛苦;有些业力让众生始终快乐。
有的业力让众生贫穷却乐于布施;有的业力让众生富有却吝啬贪婪;有的业力让众生富有并能布施;有的业力让众生贫穷又吝啬贪婪。
有些业能让众生身体快乐但心里不快乐; 有些业能让众生心里快乐但身体不快乐; 有些业能让众生身心都快乐; 有些业能让众生身心都不快乐。
有些业力能让众生寿命结束而业力未消;有些业力能让众生的业力耗尽而寿命未尽;有些业力能让众生的业力与寿命同时终结;有些业力则能让众生的业力与寿命都不终结,并能断除一切烦恼。
有些业力会让众生投生恶道,却相貌出众,五官端正,肌肤光洁,令人喜爱;有些业力会让众生投生恶道,相貌丑陋,皮肤粗糙,惹人厌恶;有些业力会让众生投生恶道,身体散发恶臭,口出秽言,五官四肢残缺不全。
有些众生常做十种不善的行为,就会得到外在的恶报;有些众生常做十种善的行为,就会得到外在的好报。
再者,长者!若有众生礼拜佛塔寺庙,可得十种功德;供养宝盖,可得十种功德;供养缯幡,可得十种功德;供养钟铃,可得十种功德;供养衣服,可得十种功德;供养器皿,可得十种功德;供养饮食,可得十种功德;供养靴履,可得十种功德;供养香华,可得十种功德;供养灯明,可得十种功德;恭敬合掌,可得十种功德。以上是简略说明世间各种业行差别的法门。
佛告诉首迦:有十种行为会让众生得到短命的果报:第一,自己杀生;第二,劝别人杀生;第三,称赞杀生的方法;第四,见到杀生感到高兴;第五,对于憎恨的人,希望他死去;第六,看到仇人死了,心里欢喜;第七,破坏他人胎儿;第八,教人破坏胎儿;第九,建造祭祀场所,屠杀众生;第十,教人争斗,互相伤害。因为这十种行为,会得到短命的果报。
还有十种行为能让众生得到长寿的果报:第一,自己不杀生;第二,劝别人不杀生;第三,赞叹不杀生的行为;第四,看到别人不杀生,心中欢喜;第五,见到将被杀害的生命,设法解救;第六,看到面临死亡恐惧的人,安抚他们的心;第七,见到恐惧不安的人,给予他们安全感;第八,看到受苦的人,生起慈悲心;第九,看到遭遇危难的人,生起深切怜悯心;第十,把食物布施给众生。因为这十种行为,就能得到长寿的果报。
还有十种行为会让众生得到多病的果报:一是喜欢殴打伤害一切众生;二是教唆他人去打;三是称赞打人的方法;四是看见打人感到高兴;五是扰乱父母,让他们忧愁烦恼;六是扰乱贤人和圣人;七是看见仇人生病受苦,心中非常欢喜;八是看见仇人病愈,心里不高兴;九是在仇人生病时,给他不对症的药;十是食物还没消化,又接着吃。因为这十种行为,会得到多病的果报。
还有十种行为能让众生得到少病的果报:一是不喜欢殴打伤害一切众生;二是劝别人不要打;三是称赞不打的善法;四是看见不打的人,心里欢喜;五是供养父母和病人;六是看见圣贤生病,前去照顾供养;七是看见仇人病好,心生欢喜;八是看见病苦的人,施舍好药,也劝别人施药;九是对病苦众生起慈悲心;十是对饮食能自我节制。因为这十种行为,就能得到少病的果报。
还有十种行为会让众生得到丑陋的果报:第一,喜欢发脾气;第二,常常怀恨在心;第三,欺骗迷惑他人;第四,扰乱众生;第五,对父母没有爱心和敬意;第六,对圣贤不恭敬;第七,侵占抢夺圣贤维持生活的田产;第八,在佛塔寺庙中断绝灯明;第九,见到相貌丑陋的人就讥讽轻视;第十,经常做各种恶事。因为这十种行为,就会得到丑陋的果报。
还有十种行为能让众生得到相貌端正的果报:第一,不生气;第二,布施衣物;第三,敬爱父母;第四,尊敬圣贤;第五,装饰佛塔;第六,打扫殿堂;第七,清扫僧人居处;第八,打扫佛塔;第九,见到相貌丑陋的人,不轻视侮辱,生起恭敬心;第十,见到相貌端正的人,明白这是前世善业的缘故。因为这十种行为,就能得到相貌端正的果报。
还有十种行为会让众生得到微小的威势果报: 一是对众生产生嫉妒心; 二是看到别人获得利益,心里烦恼不快; 三是看到别人失去利益,心中欢喜; 四是对别人的名誉心生嫉妒憎恶; 五是见到别人名誉受损,非常高兴; 六是退失菩提心,毁坏佛像; 七是不尽心侍奉自己的父母和圣贤; 八是劝人修习低劣的功德事业; 九是阻碍他人修行具有大威德的善业; 十是见到威德微小的人,心生轻视。 因为这十种行为,会得到微小的威势果报。
还有十种行为能让众生获得大威德的果报:第一,对众生不生嫉妒心;第二,见他人获得利益,心中欢喜;第三,见他人失去利益,生起怜悯心;第四,对他人的名誉,心中感到高兴;第五,见他人失去名誉,替他感到忧虑;第六,发菩提心,塑造佛像,供奉宝盖;第七,对自己的父母和圣贤,恭敬奉迎;第八,劝人放弃缺少威德的行为;第九,劝人修行具有大威德的行为;第十,见到没有威德的人,不起轻视之心。因为这十种行为,能获得大威德的果报。
还有十种行为会让众生得到低贱种姓的果报:一是不懂得尊敬父亲;二是不懂得尊敬母亲;三是不懂得尊敬修行人;四是不懂得尊敬婆罗门;五是对长辈不恭敬;六是不供养侍奉师长;七是见到长辈不起身迎接让座;八是不听从父母的教导;九是不接受圣贤的教诲;十是轻视低种姓的人。因为这十种行为,就会得到低贱种姓的果报。
还有十种业能让众生获得高贵的种姓果报:第一,懂得恭敬父亲;第二,懂得恭敬母亲;第三,懂得恭敬沙门;第四,懂得恭敬婆罗门;第五,尊敬护持长辈;第六,恭迎师长;第七,见到尊长时主动迎接请坐;第八,在父母面前恭敬接受教诲;第九,在贤圣面前尊敬受教;第十,不轻视低种姓者。因为这十种业,能获得高贵的种姓果报。
还有十种行为会让众生得到财物匮乏的果报: 第一,自己偷盗; 第二,教唆他人偷盗; 第三,赞美偷盗行为; 第四,见到偷盗心生欢喜; 第五,克扣父母的生计所需; 第六,侵占贤圣的财物; 第七,见到他人获利,心中不悦; 第八,阻碍他人获利,故意设置障碍; 第九,见到他人布施,没有随喜之心; 第十,见到世间饥荒,毫无怜悯反而心生欢喜。 因为这十种行为,会得到财物匮乏的果报。
还有十种行为能让众生获得丰足资生的果报:一、自己不偷盗;二、劝他人不偷盗;三、赞叹不偷盗的行为;四、见到他人不偷盗,心生欢喜;五、对父母供养生计所需;六、对圣贤供养所需物品;七、见到他人获利,心生欢喜;八、见到求取利益的人,设法帮助;九、见到乐于布施的人,心生欣喜;十、见到世间饥荒,心生怜悯。因为这十种行为,能获得丰足资生的果报。
还有十种行为会让众生得到错误的智慧果报: 第一,不向有智慧的修行者和学者请教; 第二,宣扬错误的教法; 第三,不学习、不实践正确的教法; 第四,把不确定的教法说成是确定的; 第五,吝惜佛法不肯传授; 第六,亲近持有错误见解的人; 第七,远离拥有正确智慧的人; 第八,赞叹错误的见解; 第九,抛弃正确的见解; 第十,遇见愚昧恶劣的人,轻视辱骂他们。 因为这十种行为,就会得到错误的智慧果报。
还有十种行为能让众生获得正知正见的果报: 一、善于向有智慧的修行者和智者请教; 二、宣扬善法; 三、听闻并牢记正法; 四、见到有人宣说正法时,赞叹说"善哉"; 五、乐于宣说正法; 六、亲近具有正知正见的人; 七、护持正法; 八、勤奋修学,广泛听闻; 九、远离错误的见解; 十、见到愚痴作恶的人,不起轻视之心。 因为这十种行为,就能获得正知正见的果报。
还有十种行为会让众生堕入地狱:第一,身体造作极重恶业;第二,言语造作极重恶业;第三,心念造作极重恶业;第四,生起断灭之见;第五,生起永恒之见;第六,生起无因之见;第七,生起无业之见;第八,生起虚无之见;第九,生起偏执之见;第十,不知感恩报德。因为这十种行为,就会得到地狱的果报。
还有十种行为会让众生投生为畜生:第一,身体做中等恶行;第二,言语说中等恶语;第三,心中起中等恶念;第四,因贪欲烦恼而造作各种恶行;第五,因嗔恨烦恼而造作各种恶行;第六,因愚痴烦恼而造作各种恶行;第七,辱骂众生;第八,伤害众生;第九,布施不洁净之物;第十,从事不正当的淫行。因为这十种行为,就会得到畜生的果报。
还有十种行为会让众生堕入饿鬼道:一是身体做轻微的恶业;二是口说轻微的恶业;三是心中生起轻微的恶念;四是生起贪婪之心;五是生起恶毒的贪念;六是心怀嫉妒;七是持有错误的见解;八是贪恋财物,直到命终;九是因饥饿而死;十是因干渴而亡。因为这十种行为,就会得到饿鬼的果报。
还有十种业会让众生转生为阿修罗:第一,身体做微小的恶业;第二,言语做微小的恶业;第三,意念做微小的恶业;第四,骄傲轻慢;第五,自我膨胀;第六,自以为胜过他人;第七,极度傲慢;第八,错误的傲慢;第九,层层增长的傲慢;第十,将本应回向善道的功德转向阿修罗道。因为这十种业,就会得到阿修罗的果报。
还有十种行为能让众生获得人身: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花言巧语;六,不挑拨离间;七,不说恶语;八,不贪婪;九,不嗔恨;十,不持邪见。这十种善行若未能全部做到,就会因这些行为而得到人身果报。
还有十种业能让众生得到欲界天的果报,就是圆满修行殊胜的十善业。
又有十种业行能让众生获得色界天果报,即修习有漏十善业,并与禅定相应。
还有四种业能让众生获得无色天的果报:第一,超越一切色相观念,消除有对想等,进入空无边处定;第二,超越一切空无边处定,进入识无边处定;第三,超越一切识无边处定,进入无所有处定;第四,超越无所有处定,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通过这四种业,就能获得无色天的果报。
还有一类业能让众生获得必定果报:若有人以虔诚心供养佛、法、僧及持戒者,并以此善业发愿回向,便能往生。这就称为决定报业。
还有一类业会让众生得到不确定的果报:这种业不是由强烈的意愿所造作,之后也没有继续修习,又没有发愿回向往生某处,这就称为不定报业。
还有一类业力能让众生投生边地:若有人对佛、法、僧、清净持戒者及僧众,不以恭敬心布施,却以此善根发愿往生边地。因这种愿力,便会投生边地,感受或清净或不纯净的果报。
还有一类业能让众生投生到文明昌盛之地:若人在行善时,面对佛、法、僧三宝,持戒清净的修行者及大众场合,怀着至诚恭敬心广行布施。以此善根坚定发愿求生善地,便能值遇佛陀、听闻正法,获得殊胜清净的果报。
还有一类业报会让众生在地狱中受尽寿命:如果有众生造下地狱恶业后,毫无羞耻心不知悔改,非但不厌恶远离,内心毫无恐惧,反而感到欢喜,既不忏悔,又不断造作更重的恶业,就像提婆达多那样。由于这种业力的缘故,他们必将在地狱中受尽全部寿命。
还有一种业力会令众生堕入地狱,但只受半劫便夭亡,不能受尽全部寿命:若有众生造作地狱恶业,恶业积累成熟后,心生怖畏,惭愧厌离,忏悔舍弃,但未能生起增上心。因此业力缘故,堕入地狱;又因事后追悔之故,在地狱中只受半劫苦报,未能受尽全部寿命。
还有一种业力能让众生堕入地狱,短暂受苦后就能脱离:如果有众生造下地狱恶业,事后感到恐惧,生起强烈信心,产生惭愧心,厌恶并舍弃恶行,诚心忏悔永不再犯,就像阿阇世王杀害父亲这样的重罪,只需短暂堕入地狱,便能获得解脱。
这时佛陀便诵出偈颂:
若人犯下重罪,事后深深自责,忏悔永不再犯,便能拔除根本恶业。
还有一类业是造作而不积聚的:如果有众生通过身、口、意等造作各种恶业,造作后心生畏惧,感到惭愧而远离恶行,深刻自责悔过,不再重复造作,这就叫作造而不集。
又有一种业是聚集而不自作的:如果有众生自己不造作恶业,却因怀着恶心而教唆他人作恶,这就叫做聚集而不自作。
又有一种业既造作又积聚:若有众生造作诸业后,心中无悔改之意,还一再造作,又劝他人造作,这就叫作既造作又积聚。
还有一种业叫作不作不集:如果有众生自己不造作恶业,也不教唆他人造作无记业等,这就称为不作不集。
还有一种业报是先乐后苦:如果有众生受人劝说,高兴地布施,但施舍之心不坚定,事后又后悔。因为这个缘故,投生人间时,起初虽然富贵快乐,后来还是会贫穷困苦。这就叫作先乐后苦。
还有一种业报是先苦后乐:如果有众生受他人劝导,勉强稍作布施,布施后心中欢喜,没有吝啬后悔。因为这个因缘,他们投生在人间,起初贫穷困苦,后来转回富裕安乐。这就叫做先苦后乐。
又有一种业报,开始受苦后来也受苦:如果有众生远离善知识,无人劝导,连微小的布施善行都不肯做。由于这个因缘,投生在人间时,起初生活穷困,后来依然穷困,这就叫作初苦后苦。
还有一种业报是初乐后乐:如果有众生亲近善知识,被劝告去布施,心生欢喜,坚定地修习布施。因为这个因缘,他投生在人间,起初富贵安乐,后来也富贵安乐。
还有一种业报是贫穷却乐于布施:如果有众生过去曾经行布施,但没有遇到真正的福田,因此在生死中流转,投生为人。由于没有遇到福田的缘故,所得的果报微薄低劣,得到的东西随即就会用尽;但由于过去养成布施的习惯,虽然身处贫穷,仍然能够继续行布施。
还有一种业报是富有却吝啬:如果有众生从未布施,遇到善知识,临时做了一次布施,恰逢良福田。由于福田殊胜,生活资具充足,但因过去没有修习布施的习惯,虽然富有却很吝啬。
还有一种业报是富裕且能布施:如果有众生遇到善知识,经常修行布施善业,又遇到良福田。凭借这些因缘,获得巨大财富,并且能够行布施。
又有一种业报是贫穷而吝啬:如果有众生远离善知识,没有人劝导,不能行布施。因为这个缘故,投生在贫穷之家,却又吝啬贪婪。
还有一种业能让众生身体快乐,但心里不快乐,比如有福报的凡夫。
又有一种业能让众生内心快乐,但身体不快乐,就像没有福报的阿罗汉那样。
又有一种业能让众生获得身心俱乐,就像有福德的阿罗汉那样。
又有一种业力会让众生身心都不快乐,就像没有福报的普通人那样。
又有一种业力能使众生寿命终结而业报未消:若有众生从地狱命终又投生地狱,或转生畜生、饿鬼乃至人、天、阿修罗等道亦复如是,这称为命尽而业不尽。
还有一类业力能让众生业报耗尽而寿命未尽:若有众生享乐穷尽后受苦,苦难受尽后享乐,这就称为业报已尽而寿命未尽。
又有一种业报能使众生的业力与寿命同时耗尽:若有众生从地狱消亡后,转生为畜生、饿鬼乃至人、天、阿修罗等道,这便是业力与寿命俱尽的情形。
还有一类业报能使众生的业力与寿命都不耗尽:如果有众生断尽一切烦恼,即所谓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等圣者,这就称为业力与寿命俱不耗尽。
还有一种业力能让众生即使投生恶道,却容貌出众、双目端正庄严、肌肤光润,令人喜爱:若有众生因贪欲烦恼而造下破戒恶业,以此因缘,虽堕恶道,却相貌俊美、眼眸端严、皮肤光泽,为人所乐见。
还有业力能让众生投生恶道,相貌丑陋、皮肤粗糙,令人不喜:若有众生因嗔恨烦恼而毁犯戒律,由此因缘,便堕恶道,形貌丑恶、肌肤粗涩,人皆厌见。
还有业力能让众生投生恶道,身体和嘴巴发出恶臭,各种感官残缺不全:如果有众生因为愚痴烦恼而犯下破戒的恶业,由于这种因缘,就会投生恶道,身体和嘴巴发出恶臭,各种感官残缺不全。
还有十种行为会招致外在恶报:如果众生经常造作十不善业,就会感召外界事物都不圆满。第一,杀生之业导致外界环境贫瘠,土地盐碱化,草药失去效力;第二,偷盗之业招来霜冻、冰雹、蝗虫等灾害,造成世间饥荒;第三,邪淫之业引来狂风暴雨和漫天尘土;第四,妄语之业使外界事物都变得臭秽不堪;第五,两舌之业导致大地高低不平,悬崖深谷遍布荆棘枯木;第六,恶口之业感得外界充满瓦砾碎石、粗砺脏物,令人难以靠近;第七,绮语之业使得草木丛生、枝干横生尖刺;第八,贪婪之业令庄稼果实变得细小;第九,嗔恨之业使树木果实苦涩难食;第十,邪见之业导致庄稼不结果实,收成稀少。这十种恶业都会招致外在恶报。
还有十种业能获得外在的殊胜果报:如果有众生修持十善业,与前面所说的十恶业相反,应当知道就会得到十种外在的殊胜果报。
如果有众生礼拜佛塔和寺庙,会获得十种功德:第一,得到美好的容貌和悦耳的声音;第二,所说的话别人都会信服;第三,在众人中无所畏惧;第四,受到天神和人类的爱护;第五,具备威严和势力;第六,有威严的众生都会来亲近依附;第七,能够常常亲近诸佛和菩萨;第八,具备广大的福报;第九,命终后能往生天界;第十,快速证得涅槃。这就是礼拜佛塔和寺庙所获得的十种功德。
如果有众生供奉布施宝盖,就能获得十种功德:第一,在世上的行为像宝盖一样,庇护众生;第二,身心安稳,远离各种烦恼;第三,受到所有人的尊敬,没有人敢轻视怠慢;第四,拥有强大的威势;第五,能够常常亲近诸佛、菩萨等有大威德者,成为他们的眷属;第六,常常转生为转轮圣王;第七,常常作为领导者,修习善业;第八,具备大福报;第九,命终之后往生天界;第十,迅速证得涅槃。这就是供奉布施宝盖所获得的十种功德。
如果有众生布施绢布做的幡幢,会得到十种功德:第一,在世间像旗帜一样受人敬仰,国王、大臣、亲友和智者都会恭敬供养;第二,财富丰足自在,拥有大量珍宝;第三,美名传播,遍及四方;第四,相貌端庄,寿命长久;第五,常能投生善处,所修善行坚固不退;第六,享有崇高声望;第七,具备大威德力;第八,投生高贵家族;第九,此生结束后能转生天界;第十,快速证得涅槃境界。这就是布施幡幢所获得的十种功德。
如果有众生布施钟铃,会获得十种功德:第一,获得清净悦耳的声音;第二,享有广大名声;第三,能够了知自己过去的命运;第四,所说的话都会受到他人尊敬和接受;第五,经常有珍宝华盖装饰自身;第六,拥有美妙的璎珞作为服饰;第七,容貌端正庄严,见到的人都会心生欢喜;第八,具备极大的福报;第九,命终之后能够转生天界;第十,迅速证得涅槃。这就是布施钟铃所获得的十种功德。
如果有众生布施衣服,会得到十种功德:第一,相貌端正庄严;第二,皮肤细腻光滑;第三,尘垢不沾身;第四,出生时就拥有上等美妙的衣服;第五,有微妙的卧具覆盖身体;第六,具备惭愧之心;第七,见到的人都会喜爱敬重;第八,拥有大量财富珍宝;第九,命终之后能转生天界;第十,快速证得涅槃。这就是布施衣服能得到的十种功德。
如果有众生布施器皿,会获得十种功德:第一,处世像器皿一样端正;第二,获得善法的滋润;第三,远离一切贪欲;第四,口渴时自然有泉水涌出;第五,永远不会堕入饿鬼道;第六,获得天界的精美器皿;第七,远离恶友;第八,具备大福报;第九,命终后往生天界;第十,快速证得涅槃。这就是布施器皿所获得的十种功德。
如果有众生布施饮食,会获得十种功德:第一,获得长寿;第二,获得好气色;第三,获得力量;第四,获得流畅无碍的辩才;第五,获得无所畏惧的心;第六,不会懈怠,受到众人敬仰;第七,被众人喜爱;第八,具备大福报;第九,命终后转生天界;第十,快速证得涅槃。这就是布施饮食所得到的十种功德。
如果有众生布施鞋靴,会获得十种功德:第一,具备殊胜的乘具;第二,脚下安稳平稳;第三,脚背柔软舒适;第四,远行轻快强健;第五,身体不会疲乏;第六,所到之处不会被荆棘碎石伤到脚;第七,获得神通力量;第八,拥有各种侍从;第九,命终后能往生天界;第十,快速证得涅槃。这就是布施鞋靴所得的十种功德。
如果有众生供奉布施香花,将获得十种功德:第一,活在世间如同花朵般美好;第二,身体没有污秽臭味;第三,福德之香与戒律之香,遍布各方;第四,无论投生何处,嗅觉都不会损坏;第五,超越世俗,受到众人敬仰;第六,身体常常芬芳洁净;第七,喜爱正法,接受持诵;第八,具备广大福报;第九,命终之后往生天界;第十,迅速证得涅槃。这就是供奉布施香花所获得的十种功德。
如果有众生供奉布施灯明,将获得十种功德:第一,像灯一样照亮世间;第二,无论投生何处,肉眼都不会损坏;第三,获得天眼;第四,对于善法和恶法,都能获得善妙的智慧;第五,消除巨大的黑暗;第六,获得智慧的光明;第七,轮回于世间时,永远不会处于黑暗的地方;第八,具备广大的福报;第九,命终之后投生天界;第十,迅速证得涅槃。这就是供奉布施灯明所获得的十种功德。
若有众生恭敬合掌,能获得十种功德:第一,获得殊胜的福报;第二,投生高贵家族;第三,获得庄严美好的相貌;第四,获得悦耳动听的声音;第五,获得尊贵殊胜的伞盖;第六,获得卓越无碍的辩才;第七,获得坚固纯净的信仰;第八,获得清净圆满的戒行;第九,获得广博多闻的智慧;第十,获得究竟圆满的觉智。这就是恭敬合掌所得的十种功德。
那时世尊说完此法后,首迦长者对如来生起了清净的信心。于是首迦以头面顶礼佛陀,这样说道:我现在请佛前往舍婆提城,到我父亲忉提长者的家中。愿我的父亲及一切众生都能长夜安乐!当时世尊为了利益众生,默然接受了邀请。
那时首迦听完佛陀的宣说,心中充满欢喜,向佛顶礼后恭敬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