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佛境界攝真實經
諸佛境界攝真實經修行儀軌品第六
爾時,金剛手菩薩摩訶薩承佛廣大自在神力說真實瑜伽甚深祕密:「行者應當閉目寂然,諦想真實祕密教主——最勝最尊得大自在大慈大悲毘盧遮那如來——在須彌頂善法堂中,與十六俱胝那庾多等菩薩眷屬具足圓滿。頂上天冠五佛端坐,一切瓔珞莊嚴佛身,有五種相:一、寂靜相,二、瞋怒相,三、歡喜相,四、清涼相,五、種種相。五方如來其色各異,第一、白色,第二、青色,第三、金色,第四、紅色,第五、雜色。東方門首帝釋坐位、南方琰摩羅王坐位、西方水天坐位、北方毘沙門天王坐位、東北角大自在天坐位、東南角火天坐位、西南角羅剎天坐位、西北角風天坐位、上方大梵天坐位、下方堅牢地神坐位。
「我今已說坐位次第,後當一一說真言曰:
「因陀羅野娑婆訶(帝釋真言)
「阿祇那二合曳娑婆訶(火天真言)
「夜摩野娑婆訶(炎麼羅王真言)
「儞哩啼娑婆訶(羅剎天真言)
「嚩嚕娜反舌呼耶娑婆訶(水天真言)
「嚩去野謎半音娑婆訶(風天真言)
「俱謎半音羅引野娑婆訶(毘沙門真言)
「伊舍引娜耶娑婆訶(大自在天真言)
「阿膩底也二合野娑婆訶(日天子真言)
「捨儞二合陀羅二合野娑婆訶(月天子真言)
「捺羅那反舌夜二合娑婆訶(地天真言)
「麼囉二合阿急呼摩二合寧半音反娑婆訶(梵天王真言)
「復次,瑜伽行者求道場地,遠離塚間、沙石瓦礫、鹹鹵荊棘、穢濁之地,及以虎狼諸惡難處,如是之地不名吉祥。若有白鶴、孔雀、鸚鵡、舍利鳧、雁、鴛鴦、蓮花水池,如是等地堪立道場。應以右手中三指小屈,以大拇指捻頭指中節,以小指捻無名指中節,盛水加持,散灑四方。持真言曰:
「唵(一)嚩日嚕馱迦吒反舌大呼
「復次,行者加持水已,灑於淨地,便立道場。釋迦如來說曼荼羅道場儀軌,廣狹大小有三千五百。第一道場一千由旬,是金輪聖王持念儀軌;次有五百、一百、五十、一十,如是漸小,乃至掌中爪甲之量,建立道場皆獲悉地。若欲建立第一道場,結金剛縛印,次改縛印,立左右中指,少屈,更互相捻二中指端,以真言加持,於一切處皆得通用。或時行者不及洗浴,以此法印加持真言即得清淨。其真言曰:
「唵引(一)娑嚩二合婆引去嚩輸馱大呼薩嚩馱嚕摩二合薩嚩二合婆嚩戍度吽二合大呼
「復次,瑜伽行者欲建道場,先立四方界。若多人持念即用四門;若少人持念,隨意所量。門外左右各立一柱,一一柱上安五明鏡,如滿月輪,左右安置種種瓔珞,及以花鬘、七寶香爐、金銀燈燭種種莊嚴,恒燒欝金、白檀、龍腦、沈水等香,勿用麝香。又以白拂、孔雀翠羽各安寶鈴分列左右,種種床榻、種種裍褥、種種音聲、種種歌舞、種種飲食至誠供養。於道場中安毘盧遮那佛像,於其佛前安置舍利,此曼荼羅名金剛界。
「復次,建立既畢,瑜伽行者當結金剛縛印,五輪著地,每方四拜,第一、禮拜西方,第二、禮拜北方,第三、禮拜東方,第四、禮拜南方。禮四方已,却就本位,結金剛合掌印印身四處:一、頂,二、口,三、額,四、心。印四處已,當作此想:『我今以身布施十方三世諸佛、諸大菩薩,始從今日乃至未來永作僮僕,生生世世常依三寶,終不歸依天魔外道等法。我從無始生死以來所作五逆及無間罪,今對十方三世諸佛、諸菩薩、一切賢聖、諸眾生前至心懇切發露懺悔,不敢覆藏,未來之罪更不敢造。普願十方諸佛菩薩受我懺悔,速令獲得最勝悉地。』」
CBETA 编码:T0868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