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我听说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在一起。那时,世尊在清晨整理好衣服,拿着衣钵,进入舍卫大城乞食。世尊在城中乞食后,回到住处,吃完饭,收起衣钵,洗了脚。饭后,他像往常一样铺好座位,盘腿端坐,身体端正,专心思考。这时,比丘们来到佛的住处,到了之后向世尊的双足顶礼,绕佛三圈,然后退到一旁坐下。长老善现也坐在这集会中。
这时,在众人之中,德高望重的善现尊者从座位上起身,袒露右肩,右膝跪地,双手合十,恭敬地对佛陀说道:稀有啊,世尊!乃至如来、应供、正等觉,能够以最殊胜的方式摄受诸菩萨摩诃萨;乃至如来、应供、正等觉,能够以最殊胜的方式付嘱诸菩萨摩诃萨。世尊,那些发心修习菩萨乘的人,应当如何安住?如何修行?如何降伏其心?说完这些话。
那时,世尊告诉长老善现说:很好很好,善现,正是如此,如你所说。如来、应供、正等觉能够以最殊胜的方式摄受诸菩萨摩诃萨,如来、应供、正等觉能够以最殊胜的方式付嘱诸菩萨摩诃萨。因此,善现,你应认真听,好好思考,我将为你详细解说。凡是发心修习菩萨乘的人,应当这样安住,这样修行,这样降伏其心。长老善现对佛说:是的,世尊,我们乐意聆听。
佛陀告诉善现:所有发心修习菩萨乘的人,应当生起这样的心念——无论是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的众生,还是有形、无形、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的众生,乃至一切被定义为众生的存在,我都要让他们证入无余依的究竟涅槃。虽然度化了无量众生,实则没有众生被度化。为什么呢?善现啊,如果菩萨还存有"众生"的分别念,就不配称为菩萨。为什么这样说呢?善现,菩萨不应执着"众生"的概念,同样也不该执着生命、个体、补特伽罗、意生、少年、造作者、承受者等名相。要知道,根本没有任何实存的法可以称为发心修习菩萨乘的人。
再者,善现,大菩萨不应执着于事物而施行布施,应无所执着而施行布施;不应执着于色而施行布施,不应执着于声、香、味、触、法而施行布施。善现,如此这般,大菩萨应如不执着于相想而行布施。为什么呢?善现,若大菩萨无所执着而行布施,其所获福德之量不可估量。佛问善现:你认为东方的虚空可以估量吗?善现回答:不能,世尊。佛又问:善现,如此这般,南、西、北方及四维上下,遍及十方一切世界的虚空可以估量吗?善现回答:不能,世尊。佛说:善现,正是如此。若大菩萨无所执着而行布施,其所获福德之量不可估量,也是如此。善现,菩萨应当如此,不执着于相想而行布施。
佛陀问善现:你意下如何?能以诸相圆满来观如来吗?善现回答:不能,世尊。不应以诸相圆满观如来。因为如来说诸相圆满,即非诸相圆满。说完后,佛陀又告诉长者善现:善现,甚至诸相圆满都是虚妄,甚至非相圆满也非虚妄。因此,应以相与非相来观如来。说完后,长者善现又问佛陀:世尊,未来末世后五百岁正法将灭时,会有众生听闻这样的经典章句而生起真实信心吗?佛陀告诉善现:不要这样说。未来末世后五百岁正法将灭时,会有众生听闻这样的经典章句而生起真实信心。不仅如此,善现,未来末世会有菩萨摩诃萨持戒圆满、具足德行智慧,他们不仅在一佛处承事供养、种诸善根,而是在无量百千佛处承事供养、种诸善根,才能听闻这样的经典章句,获得清净信心。善现,如来以佛智完全知晓他们,如来以佛眼完全看见他们,如来完全觉知这些众生将生起无量无边福德,积聚无量无边福德。为什么呢?善现,这些菩萨摩诃萨没有我想、众生想、寿者想、人想、补特伽罗想、意生想、摩纳婆想、造作者想、受者想,也没有法想、非法想、无想、非无想。为什么?善现,如果菩萨摩诃萨有法想,就会执着于我、众生、寿者、补特伽罗等;如果有非法想,也会执着于我、众生、寿者、补特伽罗等。为什么呢?善现,不应执着于法,也不应执着于非法。因此,如来密意宣说筏喻法门:有智慧的人,法尚且应舍,何况非法。
佛陀又对长寿的善现说:善现,你认为如何,如来应正等觉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时,是否实有少许法可得?如来应正等觉所说的法,是否实有少许法存在?善现回答:世尊,据我理解佛陀所说的义理,如来应正等觉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时,实无少许法可得;如来应正等觉所说的法,也实无少许法存在。为什么呢?世尊,因为如来应正等觉所证、所说、所思惟的法,都不可执取,不可言说,既非有法,也非无法。为什么呢?因为一切圣者补特伽罗,都是无为法所显现的缘故。
佛问善现:你觉得如何?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将这三千大千世界装满七宝,用来布施。这善男子或善女人因此所生的福报,算不算很多?善现回答:非常多,世尊。非常多,善逝。这善男子或善女人因此所生的福报,数量极大。为什么呢?世尊,所谓福报,如来说并非真实福报,所以如来称之为福报。
佛又告诉善现:善现,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将这三千大千世界装满七宝用来布施;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对此法门乃至四句偈颂,能够受持读诵、透彻通达,并广为他人宣说开示、如理思维。由此因缘所生的福报,比前者多出无量无数。为什么呢?因为一切如来应正等觉的无上正等正觉,都从此经出生;诸佛世尊,都从此经产生。为什么呢?善现,所谓的诸佛法,如来说并非真实存在的诸佛法,只是假名为诸佛法。
佛陀问善现:你认为如何?那些证得预流果的人,是否会想“我能证得预流果”?善现回答:不会,世尊。证得预流果的人不会想“我能证得预流果”。为什么呢?世尊,因为预流者并无任何可预流之处,所以称为预流。他们不执着于色、声、香、味、触、法,所以称为预流。世尊,如果预流者这样想“我能证得预流果”,那就是在执著自我、众生、寿命、人、补特伽罗等。
佛陀又问善现:你认为如何?那些证得一來果的人,是否会想“我能证得一來果”?善现回答:不会,世尊。证得一來果的人不会想“我能证得一來果”。为什么呢?世尊,因为没有任何法可以证得一來的性质,所以称为一來。
佛陀继续问善现:你认为如何?那些证得不还果的人,是否会想“我能证得不还果”?善现回答:不会,世尊。证得不还果的人不会想“我能证得不还果”。为什么呢?世尊,因为没有任何法可以证得不还的性质,所以称为不还。
佛陀最后问善现:你认为如何?那些阿罗汉,是否会想“我能证得阿罗汉”?善现回答:不会,世尊。阿罗汉不会想“我能证得阿罗汉”。为什么呢?世尊,因为没有任何法可以称为阿罗汉,因此才称为阿罗汉。世尊,如果阿罗汉这样想“我能证得阿罗汉”,那就是在执著自我、众生、寿命、人、补特伽罗等。为什么这样说?世尊,如来应正等觉说我得无诤住最为第一。世尊,我虽然是阿罗汉,永远断除了贪欲,但我从未想过“我得阿罗汉,永远断除贪欲”。世尊,如果我这样想“我得阿罗汉,永远断除贪欲”,如来就不应该说我是善现善男子,得无诤住最为第一。正因为无所住,如来才说名为无诤住、无诤住。
佛陀对善现说:你怎么想?如来过去在燃灯如来应正等觉那里,可曾执着过任何法吗?善现回答:没有,世尊。如来过去在燃灯如来应正等觉那里,完全没有执着过任何法。佛陀告诉善现:如果有菩萨这样说:我将成就佛土功德的庄严。这样的菩萨并非说真实话。为什么呢?善现,所谓佛土功德的庄严,如来说并非真正的庄严,所以如来称之为佛土功德的庄严。因此,善现,菩萨应当生起无所执着的心,不执着于色相而生心,不执着于非色相而生心,不执着于声、香、味、触、法而生心,不执着于非声、香、味、触、法而生心,应当生起完全无所执着的心。
佛陀告诉善现:如果有一个人拥有巨大身躯,其形体之庞大犹如妙高山王。善现,你认为如何?这样的形体是否广大?
善现回答:世尊,这样的形体确实广大,极为广大。为什么呢?世尊,如来所说的形体并非实有之体,只是假名为形体;并非真实存在之体,才称为形体。
佛陀问善现:你认为如何?乃至恒河中的所有沙数,假设有如此多的恒河,这些恒河中的沙是否很多?善现回答:非常多,世尊,非常多,善逝。这些恒河尚且多得无法计数,何况其中的沙?佛陀说:善现,我现在告诉你,让你明白。如果有善男子或善女人,用上妙的七宝装满这么多恒河沙数一样多的世界,来供养如来应正等觉。善现,你认为如何?这善男子或善女人因此因缘所生的福报,是否很多?善现回答:非常多,世尊,非常多,善逝。这善男子或善女人因此因缘所生的福报,其量极大。
佛又告诉善现:如果用七宝装满像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世界来供养如来应正等觉,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对于这部经法乃至四句偈颂,能够受持、读诵、彻底通达,并且广为他人宣说开示、如理思维,由此因缘所生的福报聚积,比前面所说的布施所得福报更为殊胜,无量无数倍。
再有,善现,任何地方,只要有人为他人宣说、开示这部经中的四句偈颂,这个地方就会被世间的天神、人类、阿修罗等恭敬供养,如同佛的塔庙一般。更何况有人能完整书写、受持、读诵这部经,完全通达其义理,并广为他人宣说开示,如理思维。这样的人具有最殊胜稀有的功德,这地方就是大师所居之处,或任何值得尊敬的地方。若有智慧的修行同伴这样说。
长寿的善现再次向佛陀禀告:世尊,应当如何称呼这个法门?我应当如何奉行持守?说完这番话后,佛陀告诉善现:长寿者,这个法门名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你应当以此名称奉行持守。为什么呢?善现,如来所说的般若波罗蜜多,并非真实的般若波罗蜜多,因此如来才称之为般若波罗蜜多。
佛陀问善现:你认为如何?如来是否说过任何法?善现回答:没有,世尊。如来不曾说过任何法。佛陀又问善现:你认为三千大千世界中的微尘多吗?善现回答:这些微尘非常多,世尊,非常多,善逝。
佛告诉善现:如来所说的大地微尘并非真实微尘,所以如来称之为大地微尘;如来所说的诸世界并非真实世界,所以如来称之为世界。
佛陀问善现:你认为应该以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来观想如来吗?善现回答:不应该,世尊。不应以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来观想如来。为什么呢?世尊所说的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其实并非真实存在的相状,所以如来称之为三十二种大丈夫相。
佛陀再次告诉善现:如果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在每一天都舍弃自己的身体进行布施,如同恒河沙数那样多的次数,并且这样持续布施的时间也如同恒河沙数那样多的劫数;而另外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对于这个法门,甚至只是其中的四句偈颂,能够受持读诵、完全通达,并广泛为他人宣说开示,如理思维。由于这个因缘所生的福报聚积,要比前面所说的布施身体的福报多出无量无数倍。
那时,尊者须菩提听闻佛法的威神力,心生悲感,流泪哭泣。他低头擦拭眼泪,对佛陀说道:极为稀有啊,世尊!无比稀有啊,善逝!如来今日所说的法门,完全是为了发心追求最上乘佛法的人带来利益,完全是为了发心追求最殊胜乘佛法的人带来利益。世尊,我自从获得智慧以来,从未听闻过这样的法门。世尊,如果有众生听闻这样甚深的经典后,能生起真实的信心,应当知道他们成就了最殊胜的稀有功德。为什么呢?世尊,所谓真实信心,如来即说它不是信心,因此如来称之为真实信心。世尊,我今天听闻这样的法门,能够领悟信解,还不算稀有。如果在未来世,后五百岁,正法即将灭尽的时期,有众生能够对这样甚深的法门领悟信解,受持读诵,通达究竟,并广为他人宣说开示,如理思维,应当知道他们成就了最殊胜的稀有功德。为什么呢?世尊,这些众生已没有我执、众生执、命者执、士夫执、补特伽罗执、意生执、摩纳婆执、作者执、受者执等种种妄想了。为什么呢?世尊,这些种种执著,如来即说它们不是执著。因为诸佛世尊已远离一切执著。说完这些话后。
那时,世尊告诉长老善现说:正是如此,正是如此。善现啊,如果有众生听闻这样甚深的经典,心中不惊慌、不恐惧、没有怖畏,应当知道他们成就了最殊胜难得的功德。为什么呢?善现啊,如来所说的最殊胜波罗蜜多,就是指般若波罗蜜多。善现啊,如来所说的最殊胜波罗蜜多,是无量诸佛世尊共同宣说的,所以称为最殊胜波罗蜜多。善现啊,如来所说的最殊胜波罗蜜多,其实并非波罗蜜多本身,因此如来才称之为最殊胜波罗蜜多。
此外,善现,如来所说的忍辱波罗蜜多,并非真正的波罗蜜多,因此如来称之为忍辱波罗蜜多。为什么呢?善现,在过去世,我曾是羯利王,被割截肢体时,那时我完全没有“我”的念头,也没有“有情”、“命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摩纳婆”、“作者”或“受者”的念头。那时我既非有想,也非无想。为什么呢?善现,如果那时我有“我”的念头,就会产生嗔恨的念头;如果我有“有情”、“命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摩纳婆”、“作者”或“受者”的念头,那时就会产生嗔恨的念头。为什么呢?善现,我记得过去五百世中,曾作忍辱仙人,那时我完全没有“我”的念头,没有“有情”、“命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摩纳婆”、“作者”或“受者”的念头。那时我既非有想,也非无想。因此,善现,菩萨摩诃萨应当远离一切念头,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不应执著于色而生心,不应执著于非色而生心,不应执著于声、香、味、触、法而生心,也不应执著于非声、香、味、触、法而生心,应当无所执著而生其心。为什么呢?善现,凡是有所执著,就不是真正的安住。因此,如来说菩萨应当无所执著而行布施,不应执著于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
再者,善现,菩萨摩诃萨为了利益众生,应当这样舍弃布施。为什么呢?善现,众生之想即是非想,一切众生如来即说为非众生。善现,如来是实语者、谛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
再有,善现啊,如来当下所证悟的法、所宣说的法、所思维的法,在这些法当中既非真实也非虚妄。善现,好比有人进入黑暗的房间,什么都看不见。要知道菩萨如果执着于事物而行布施,也是如此。善现,又好比眼睛明亮的人,经过黑夜天亮后,太阳出来时能看见各种颜色。要知道菩萨不执着于事物而行布施,也是如此。
另外,善现,如果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对此法门能够受持读诵、完全通达,并且广泛为他人宣说开示、如理思维,那么如来就会用他的佛智完全了知这个人,如来会用他的佛眼完全看见这个人,如来会完全觉知这个人。像这样的众生,都将获得无量的福德。
还有,善现,如果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在清晨时分以恒河沙数那么多的身体来布施,中午时分又以恒河沙数那么多的身体来布施,傍晚时分再用恒河沙数那么多的身体来布施,像这样通过不同的方式,经过百千万劫的时间,不断地以自己的身体来布施。如果有人听闻这样的佛法而不生出诽谤之心,那么由此所积累的福报,已经远远超过前面所说的布施福报,多得无法计算,更何况能够完全理解、书写、受持、读诵、彻底通达这一佛法,并广泛地为他人宣讲、开示,并且如理思维呢?
还有,善现,这样的佛法不可思议,不可衡量,应当希求这种不可思议所感召的殊胜果报。善现,如来宣说这样的佛法,是为了利益那些追求最上乘佛法的众生,为了利益那些追求最殊胜乘佛法的众生。善现,如果有人能够受持、读诵、彻底通达这一佛法,并广泛地为他人宣讲、开示,并且如理思维,那么如来就会以佛智完全了知这个人,以佛眼完全看见这个人,如来也会完全觉知这个人。这样的众生,一切成就无量的福报,都将成就不可思议、不可衡量、无边无际的福报。
善现,像这样的一切众生,他们的肩上承担着如来无上正等正觉的重任。为什么呢?善现,这样的佛法不是那些信心薄弱、理解力低下的众生所能听闻的,也不是那些执着自我、执着众生、执着生命、执着个体、执着补特伽罗、执着意生、执着摩纳婆、执着造作者、执着受者的众生所能听闻的。这些人如果能够受持、读诵、彻底通达这一佛法,并广泛地为他人宣讲、开示,并且如理思维,那是不可能的。
再有,善现啊,如果有地方宣讲这部经典,那地方就应当受到世间诸天、人类和阿修罗等的供养、礼拜和绕行,如同对待佛的灵塔一样。
另外,善现,如果有善男子或善女子,对这部经典能够受持读诵、彻底通达,并且广为他人宣说开示、如理思维,即使被人轻贱、极度轻贱,为什么呢?善现,这些众生过去生所造的各种不净业,本应堕入恶道,但因为在现世中遭受轻贱,过去生所造的不净业便全部消除,将来必定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为什么?善现,我记得在过去无数劫之前,比无数劫更早的时候,在燃灯如来之前,还曾遇到过八十四俱胝那由他百千诸佛,我都一一恭敬承事,从未有过违犯。善现,我对这些诸佛世尊都恭敬承事过,从未违犯。如果有众生在将来后五百岁、正法将灭的时候,能够受持读诵这部经典、彻底通达,并且广为他人宣说开示、如理思维,善现,我过去积累的福德,比起这些众生的福德,连百分之一都不及,千分之一、百千分之一、俱胝百千分之一、俱胝那由他百千分之一,乃至用数字、计算、比喻、优波尼沙陀分都无法相比。善现,如果我详细说明这些善男子或善女子在当时所积累的福德,乃至他们所摄受的福德,有些众生听了可能会心迷意乱,甚至发狂。因此,善现,如来宣说的这个法门,不可思议,不可称量,应当希求这种不可思议所感得的殊胜果报。这时,长老善现又对佛说:世尊,那些发心修习菩萨乘的人,应当如何安住?如何修行?如何降伏其心?
佛陀告诉善现,所有发心修习菩萨乘的人,应当生起这样的心念:我应当让一切众生都在无余依的妙涅槃界中得到究竟涅槃。虽然度化了所有众生令他们灭度,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一个众生真正得到了灭度。为什么呢?善现,如果菩萨摩诃萨还存有众生的观念,就不能称为菩萨摩诃萨。为什么呢?因为菩萨摩诃萨不应该说自己有众生、寿命、士夫、补特伽罗、意生、摩纳婆、作者、受者等观念。要知道这些观念都是同样的道理。为什么呢?善现,因为根本没有一个法可以称为发心修习菩萨乘的人。
佛陀问善现:你认为如何?如来过去在燃灯如来应正等觉那里,是否有一点点法可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说完这话,长老善现回答佛陀说:世尊,据我理解佛陀所说的义理,如来过去在燃灯如来应正等觉那里,没有一点点法可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说完这话,佛陀告诉长老善现:是的,是的,善现,如来过去在燃灯如来应正等觉那里,没有一点点法可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为什么呢?善现,如果如来过去在燃灯如来应正等觉那里有一点点法可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那么燃灯如来应正等觉就不应该给我授记说:你这位年轻人,在未来世将名为释迦牟尼如来应正等觉。善现,正因为如来没有一点点法可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所以燃灯如来应正等觉才给我授记说:你这位年轻人,在未来世将名为释迦牟尼如来应正等觉。为什么呢?善现,所谓如来,就是真实真如的另一种说法;所谓如来,就是无生法性的另一种说法;所谓如来,就是永远断除轮回道路的另一种说法;所谓如来,就是毕竟不生的另一种说法。为什么呢?善现,如果真实无生,这才是最胜义。善现,如果有人这样认为:如来应正等觉能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那么应当知道这种说法是不真实的。为什么呢?善现,因为这是诽谤我,产生不真实的执着。为什么呢?善现,如来应正等觉没有一点点法可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善现,如来现前所证的法、所说的法、所思的法,在其中既不是真实也不是虚妄,所以如来说一切法都是佛法。善现,所谓一切法,如来说并非一切法,所以才称之为一切法。
佛陀告诉善现:比如有人具有大身。长老善现随即回答佛陀说:世尊,如来所说具有大身的人,如来说并非有身,所以才称之为具有大身。佛陀说:善现,正是如此。如果有菩萨这样说:我应当灭度无量众生,那么就不应该称之为菩萨。为什么呢?善现,是否有一点点法可以称为菩萨?善现回答:没有,世尊,没有一点点法可以称为菩萨。佛陀告诉善现:所谓有情,如来说并非有情,所以才称为有情。因此如来说一切法中没有有情、没有命者、没有士夫、没有补特伽罗等。善现,如果有菩萨这样说:我应当成就佛土功德庄严,也是如此。为什么呢?善现,所谓佛土功德庄严,如来说并非庄严,所以才称之为佛土功德庄严。善现,如果菩萨对于无我法能够深信理解,如来应正等觉才称之为菩萨菩萨。
佛问善现:你认为如来等人有肉眼吗?善现回答:是的,世尊,如来等人有肉眼。佛问善现:你认为如来等人有天眼吗?善现回答:是的,世尊,如来等人有天眼。佛问善现:你认为如来等人有慧眼吗?善现回答:是的,世尊,如来等人有慧眼。佛问善现:你认为如来等人有法眼吗?善现回答:是的,世尊,如来等人有法眼。佛问善现:你认为如来等人有佛眼吗?善现回答:是的,世尊,如来等人有佛眼。
佛问善现:你认为如何?乃至恒河中的所有沙粒,如来说这些是沙吗?善现回答:是的,世尊。是的,善逝。如来说这些是沙。
佛对善现说:你认为如何?乃至恒河中的所有沙数,假如有这么多恒河,乃至这些恒河中的所有沙数,假如有这么多世界,这些世界算多吗?善现回答说:是的,世尊,是的,善逝,这些世界数量极多。佛说:善现,乃至这么多世界中所有众生,这些众生各有种种心念流转,我都能知晓。为什么呢?善现,所谓心念流转,如来说并非真实流转,只是假名为心念流转。为什么呢?善现,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
佛陀问善现:你认为如何?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用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供奉如来应正等觉,这善男子或善女人因此所获得的福报,是不是很多?善现回答:非常多,世尊,非常多,善逝。佛陀说:善现,正是如此。那善男子或善女人因此所获得的福报,其数量确实非常多。为什么呢?善现,若有福报,如来就不说它是福报了。
佛对善现说:你认为可以通过圆满具足的色身见到如来吗?善现回答说:不能,世尊。不能通过圆满具足的色身见到如来。为什么呢?世尊所说的圆满具足的色身,如来指出那并非真正的圆满具足,所以才称之为圆满具足的色身。
佛陀问善现:你认为可以通过圆满具足的相貌来认识如来吗?善现回答:不能,世尊。不能通过圆满具足的相貌来认识如来。为什么呢?世尊所说的圆满具足之相,其实并非真实存在的圆满具足之相,所以如来才称之为圆满具足之相。
佛问善现:你觉得如来会想着“我应当说法”吗?善现,不要这样想。为什么呢?善现,如果说如来有所说法,那就是诽谤我,没有正确理解。为什么呢?善现,所谓说法,实际上无法可说,这才叫说法。
那时,长寿的善现尊者向佛陀禀告说:世尊,在未来世末法时期,正法即将衰灭之时,是否还有众生听闻这样的教法后能够深信不疑?佛陀告诉善现:那些既非众生也非不是众生。为什么呢?善现,一切众生,如来说都不是真实的众生,所以才称为一切众生。
佛问善现:你认为如何?如来应正等觉现证无上正等菩提时,是否证得任何微细的法?善现回答:世尊,据我理解佛所说的义理,如来应正等觉现证无上正等菩提时,没有证得任何微细的法。佛说:善现,正是如此。这其中没有丝毫法可得,所以称为无上正等菩提。再者,善现,这法是平等的,其中没有不平等,所以称为无上正等菩提。因为没有我性、没有有情性、没有命者性、没有士夫性、没有补特伽罗性等,一切平等,所以称为无上正等菩提。一切善法无不现前证得,一切善法无不圆满觉知。善现,所谓善法,如来皆说其为非善法,因此如来称之为善法。
再有,善现,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聚集七种珍宝,数量等同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所有须弥山王,用来布施。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在此般若波罗蜜多经中,乃至四句偈颂,受持读诵,完全通达,并广为他人宣说开示,如理思维。善现,前说的福聚,与此福聚相比,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俱胝百千分不及一,俱胝那由他百千分不及一,数分不及一,计分不及一,算分不及一,喻分不及一,优波尼沙陀分亦不能及。
佛陀告诉善现:你认为如何?如来是否会有这样的念头:我应当度化一切众生?善现,你不要这样想。为什么呢?善现,并没有任何众生是如来所度化的。善现,如果真有众生被如来度化,如来就会产生我执、众生执、寿者执、人执、补特伽罗执等执着。善现,这些执着,如来称之为非执着,所以才称为我执等。然而愚痴凡夫却顽固地持有这些执着。善现,所谓的愚痴凡夫,如来认为他们并非真实存在,所以才称为愚痴凡夫。
佛问善现:你认为如何?可以用圆满的形相来认识如来吗?善现回答:根据我对佛所说教义的理解,不应该用圆满的形相来认识如来。
佛说:善现,很好很好,正是如此,正如你所说,不应以各种相好具足来观想如来。善现,如果以各种相好具足来观想如来,那么转轮圣王就应该是如来了。所以不应以各种相好具足来观想如来,而应以无相之相来观想如来。这时世尊说了偈颂:
凡以形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此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应观佛法性
即导师法身
法性非识境
故彼不能解
佛陀告诉善现:你认为如何?如来应正等觉是通过具足一切相来证得无上正等觉吗?善现,你现在不要这样认为。为什么呢?善现,如来应正等觉不是通过具足一切相来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再者,善现,这些发心修习菩萨乘的人,难道会认为有丝毫法可以毁坏或断灭吗?善现,你切莫这样想。凡是发心修习菩萨乘的人,终究不会认为有丝毫法可以毁坏或断灭。
再者,善现啊,如果有善男子或善女人用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世界装满七宝来供养如来应正等觉,而若有菩萨能在一切无我、无生的法门中获得安忍,由此因缘所生的福德,比起前者要多得多。
此外,善现啊,菩萨不应执着于积累福德。长者善现随即向佛请教:世尊,为何菩萨不应执着于积累福德?佛回答:善现,应当积累的福德,不应执着于积累,因此才称之为应当积累的福德。
再者,善现,如果有人声称如来有来、去、住、坐、卧等行为,此人并未理解我所说的真义。何以故?善现,所谓如来,即是真实真如的称谓,本无来去,亦无住坐,因此名为如来应正等觉。
此外,善现,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乃至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大地的极微尘数量相等的世界,将如此无数的世界色相化作墨汁,如同极微尘聚集。善现,你认为如何?这些极微尘聚集难道不算多吗?善现回答:这些极微尘聚集非常多,世尊,非常多,善逝。为什么呢?世尊,如果极微尘聚集是真实存在的,佛就不应称之为极微尘聚集。因为如来说极微尘聚集,即非聚集,所以称为极微尘聚集。如来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所以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为什么呢?世尊,如果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即是一种聚合的执着。如来说这种聚合的执着,即非执着,所以称为聚合执着。佛说:善现,这种聚合执着不可言说,不可戏论,然而一切愚痴凡夫却强行执着此法。为什么呢?善现,如果说如来宣说我见、有情见、命者见、士夫见、补特伽罗见、意生见、摩纳婆见、作者见、受者见,你认为这样的说法是正确的吗?善现回答:不是的,世尊,不是的,善逝。这样的说法并不正确。为什么呢?如来说我见、有情见、命者见、士夫见、补特伽罗见、意生见、摩纳婆见、作者见、受者见,即非见,所以称为我见乃至受者见。
佛告诉善现:所有发心修习菩萨乘的人,对于一切法应当这样认知、这样观察、这样信解,心中不执著法的概念。为什么呢?善现,所谓法的概念,如来说并非真实的概念,所以如来称之为法的概念。
再者,善现,若有菩萨摩诃萨以无量无数世界盛满七宝供养如来应正等觉,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于此般若波罗蜜多经中乃至四句偈颂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如理作意,并广为他人宣说开示,由此因缘所生的福报聚积,远超前者无量无数。何为向他人宣说开示?即不执着于宣说开示之相,方名真实宣说开示。尔时,世尊说偈言。
一切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
如同星辰 眼翳 灯焰 幻影
朝露 水泡 梦境 闪电 浮云
应当这样去观想
那时,世尊说完这部经后,尊者须菩提以及诸位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还有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众生,听闻世尊所说的经典后,都心生欢喜,虔诚信奉并依教奉行。
己亥年高丽国大藏都监奉圣旨雕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