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直解
这部经以"单法"为名,以"一真法界如来藏心"为本体,以"圆照觉相"为宗旨,以"离妄证真"为功用,以"一乘圆顿"为教相。
所谓"以单法为名",经论中说:所说的法,就是众生心。"圆觉"二字直接指出一心作为法体。这一心有多种名称,也叫大圆满觉,也叫妙觉明心,也叫一真法界,也叫如来藏清净真心。《楞伽经》说:寂灭一心,就是《起信论》所说的一法界大总相法门。虽然本体的称谓很多,归根到底都是圆觉妙心。唯有这一心,是十法界凡圣迷悟、依正因果的根本,是诸佛的本源,称为法身,是众生的心地,所以名为佛性。一切诸法都依此心建立,因此单以"法"为名。"大方广"则是这一心法所具足的体、相、用三大义理。"大"指体大,是说这一心包容法界而有余,扩充至太虚而无外,横贯竖彻,大而无外,所以称为大。"方"指相大,"方"又可解释为法,是说这一心是众生的佛性,因为有此性轨则,一闻佛性便能生解,长劫轮回而不失,所以说能规范事物生起理解,保持自性。以无相的真心作为有相的法则,所以"方"是相大。"广"指用大,是说此心体周遍无遗,无处不显现,无物不包容,所以是"用大"。这些法义圆满具足于一心,此经中直接指出这一心是众生与佛迷悟修证的根本,所以说以"单法"为名。
"修多罗"是梵语,这里指契经。凡是佛说的经都通称为契经,意思是契合真理、契合根机的教法。但根机有大有小,为小乘人说的是不了义经,为大乘人说的是了义经,即显了究竟的终极教法。经题中明确指出此经是经藏中了义的经典,不是不了义经。上面十个字是一部经所诠释的法义,下面一个"经"字则专指本经能诠释的文字。
"以一真法界如来藏心为体",经中说"入于神通大光明藏",就是如来藏清净心体平等不二,所以称为"一真"。又说"如法界性究竟圆满",这才名为因地法行。开头所称"大陀罗尼门",就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这一本体是诸佛的因地,菩萨修行的根本,因此以此为全经的本体。
"以圆照觉相为宗",经中说一切如来本起因地,都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才成佛道,所以以此为全经的宗旨。
"离妄证真为用",经中说"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又说"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所以以此为功用。
"以一乘圆顿为教相",因为此经纯粹谈论觉性,圆满修习三观,顿证一心。虽然列出二十五种修行方法,但都是一心的转换,并没有阶层次第,所以以"圆顿"为教相。
这五个方面是天台宗解释经典的规范,涵盖了全经的主旨。学者打开经卷明白这些,就已经领悟大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