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精解評林
精解評林卷之上大方廣圓覺脩多羅了義經
太史園 焦竑 弱侯父 纂
太史如岡 陳懿典 孟常父 校
(晁文元曰:圓覺之首,佛為十二大士說如來本起因德,修之以三觀,圓覺盖自誠而明者也。)
晁文元说:圆觉经的开端,佛为十二位大菩萨宣说如来成佛的根本原因和功德,通过空观、假观、中观三种观修法门来修行,圆觉的境界是由内心真诚而自然显现的智慧。
(如山曰:此覺有廣大義,有方圓義。謂體大而用廣,理方而義圓。方是正直,不偏不邪。圓是滿足,無虧無缺。亦可大方是體,廣圓是用。謂體大而方正不偏,用廣而圓滿無缺。故復以方連大,以圓連廣。又上三字是別,圓字是惣。意明此覺具足三大之德,故名〔圓〕。)
如山说:这个觉有广大的含义,有方圆的含义。指本体宏大而作用广泛,道理方正而意义圆满。方是正直,不偏不邪。圆是满足,没有亏缺。也可以说大方是本体,广圆是作用。指本体宏大而方正不偏,作用广泛而圆满无缺。所以又将方与大相连,将圆与广相连。前面三字是分别说明,圆字是总体概括。意在表明此觉具备三种伟大的品德,所以称为「圆」。
裴休曰:大者,其性廣愽,猶如虗空。方者,就法得名,軌持為義。軌生物解,任持自性。廣者,從用得名,廣多、廣愽為義。廣多者,此圓覺性,本有過塵沙之妙用,潛興密應,無有休息,無有窮盡。廣愽者,此無盡之用,一一同與覺性,無有邊際,無有分限。圓覺者,直指法體。若不克體標指,則不知向來說何法大,說何法廣。圓者,滿足周備,此外更無一法。覺者,虗明靈照,無諸分別念想。此覺非離凡局聖,非離境局心。心境凡聖本空,唯是靈覺,故言圓也。脩多羅三字,總指諸經。了義二字,歎此一部是諸經決了之義也。故下文云:是十二部經清淨眼目。經之一字,正是此典。今隨文便,均於廣略,總分為三:一、信聞時主,二、說處依真,三、同體法眾。今初,信聞時主。
裴休说:大,指其本性广大无边,如同虚空。方,是根据法而得名,以规范和持守为含义。规范能令众生理解,持守则能保持自性。广,是从作用得名,以众多、广博为含义。众多,指这圆满觉性原本具备超越尘沙的微妙作用,暗中兴起、隐秘相应,永不停止,永无穷尽。广博,指这无尽的作用,每一作用都与觉性相同,没有边际,没有限制。圆觉,是直接指明法的本体。若不从根本上明确指出,就不知道之前所说何法为大,何法为广。圆,指圆满周全,除此之外再无他法。觉,指虚静明晰、灵慧观照,没有种种分别与杂念。此觉不脱离凡俗而局限于圣境,也不脱离外境而局限于内心。心境、凡圣本为空,唯有灵明觉性,故称为圆。修多罗三字,总指一切经典。了义二字,赞叹此经是一切经典中究竟了义的部分。因此后文说:此经是十二部经的清净眼目。经之一字,正是指此典籍。现随文意之便,均分详略,总分为三部分:一、信心听闻时的根本,二、说法之处依于真实,三、同体法众。现在先说第一部分,信心听闻时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