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悉地羯羅經
蘇悉地羯羅經真言相品第二
爾時吉祥莊嚴一切持明應供養手執金剛大悲菩薩告彼金剛大精進忿怒軍茶利言:「善哉善哉!大忿怒!能於我所發如斯問,應當一心諦聽是勝上微妙法則。此蘇悉地羯囉有五種莊嚴:一謂大精進;二謂明王;三、能除障;四、能成就一切勇猛事;五、能成就一切真言。此《蘇悉地經》,若持餘真言法不成就者,能兼持此經,本真言當速成就。於三部中此經為王,亦能成辦一切等事,所為護身、結界、召請等事;供養、相助、決罰、教授等事,一切真言能得成就。
「復次,或有心真言中,有三『𤙖』字者,亦能成辦如上所說一切法事。三𤙖心真言:
「『曩(上)謨(上)囉怛囊(上二合)怛囉(二合)夜也 囊(上)莽室戰(二合)拏 嚩日囉(二合)簸儜(上)曳 莽訶(上)也乞沙(二合)細囊鉢多(上)曳 唵 蘇悉地也(二合)悉地也 娑(去)大也 蘇悉地羯羅𤙖𤙖𤙖泮吒(二合)泮吒』
「復次上中下成就法,如別經中說欲求成就者須解真言上中下法。此經通攝三部所作曼荼羅法:佛部真言扇底迦;觀音真言補瑟徵迦;金剛真言阿毘遮嚕迦。從腋至頂為上品;從臍至腋為中品;從足至臍為下品。於真言中,亦應分別三種成就,於此三部各分為三,善須了解。於三部中,真言明王是上成就;諸餘使者、制吒、制徵等真言是下成就。諸餘尊者所說真言,是三種事法者:一、扇底迦法;二、補瑟迦法;三、阿毘遮嚕迦法。凡是三事,於三部中各各皆有,應須善知分別次第。
「佛部之中用佛眼,號為佛母,用此真言為扇底迦。佛母真言曰:
「『曩謨 婆(去)伽嚩姤烏瑟膩(二合)沙(去)也 唵(一)嚕 嚕 娑普(二合)嚕(二)什嚩(二合)囉(三)底瑟吒(二合)(四)悉馱(去)路者寧(五)薩囉嚩(引二合)囉他(二合)娑(引)馱寧(六)娑嚩(二合)訶』(誦三遍)。
「蓮花部中用觀音母,號為半拏囉縛悉寧,用此真言為扇底迦。觀音母真言曰:
「『那囉舍(二合)曩 婆縛(二合)囉舍囊(引)弊(毘也反)嚩(平)室囉(二合)嚩 娑莽(二合)囉嬭囊 者瀉 莽(上)含 薩囉嚩(二合)薩怛嚩(引二合)難(去)薩囉嚩(二合)微也(二合)地 指枳怛瑳(上)迦 怛姪他 唵 迦𪘨微迦𪘨迦吒微迦吒 迦禎(吒應反)迦𪘨婆(去)伽(輕呼)嚩底(丁以反)微惹(而也反)曳 娑嚩訶(三遍)』
「金剛部中用執金剛母,號為忙莽雞,用此真言為扇底迦。金剛母真言曰:
「『曩謨(引)囉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也 曩莽室 戰(二合)拏 嚩日囉(二合)簸儜(上)曳 摩訶(去)藥乞沙(二合)細囊鉢多(上)曳 唵 俱(上)蘭達哩 滿馱 滿馱𤙖(大聲)泮吒(三遍)』
「又佛部中用明王真言,明王號曰最勝佛頂,用此真言為補瑟徵迦。明王真言曰:
「『曩莽 三漫多 沒馱難(去)唵 悖論(引二合)曩莽』
「蓮花部中亦用明王,號曰訶野釳利嚩,用此真言為補瑟徵迦。明王真言曰:
「『唵 闇沒栗(二合)姤椰婆(上二合)嚩 曩莽 莎(去)訶』
「金剛部中亦用明王,號曰蘇嚩,用此真言為補瑟徵迦。真言曰:
「『曩謨 囉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也 曩莽室 戰(二合)拏 嚩日囉(二合)簸儜(上)曳 莽訶(去)藥乞沙(二合)細囊鉢多(上)曳 唵 素唵(二合)婆 寧(上)素唵(二合)婆𤙖釳㗚(二合)恨儜 釳㗚恨儜𤙖阿(去)囊也𤙖薄伽(輕)𭊃尾爾夜(二合)囉(引)惹𤙖泮吒(二合)曩莽』
「又佛部中用大忿怒,號曰阿鉢囉氏多,用此真言為阿毘遮嚕迦。真言曰:
「『𤙖泮吒(二合)縛迦(輕)縛迦(輕)指囊悉指迦(輕二合)𤙖泮吒(二合)』
「蓮花部中大忿怒,號曰施嚩(去)嚩(平)訶,用此真言為阿毘遮嚕迦。真言曰:
「『𤙖泮吒(二合)嘻唎(二合)𤙖泮吒(二合)』
「金剛部中大忿怒號曰軍茶利,用此真言為阿毘遮嚕迦。真言曰:
「『囊謨 囉怛曩怛囉(二合)夜也 曩莽室 戰拏 嚩日囉(二合)簸儜(上)曳 莽訶藥乞沙(二合)細囊鉢多曳』
「『唵 闇沒㗚(二合)多軍茶里 佉佉 佉佉 却(引)醯 却醯 底瑟咤 底瑟咤 滿馱 滿馱 賀囊 賀囊 釳囉若徵(並疑反)釳囉若 徵娑鋪吒也 娑鋪吒也 薩囉嚩(二合)尾近囊(上)微囊也迦(引)莽訶(去)儜(上)鉢底(丁以反)餌尾旦多羯囉(引)也𤙖泮吒(二合)』
「復次,或有真言不入三部,隨彼真言文字而辦扇底迦等三種法事。其真言中,若有扇底句嚕字(令吉祥也)、閦莽字(除也)、鉢囉(二合)閦莽字(極淨也)、烏波閦莽字(更除也)、莎(去)訶(去)字者,當知即是扇底迦真言。
「若有補瑟徵字(增益也)、落乞澁民(三合,具相也)、那那(與也,謂與)、烏(去)乳字(威德也)、麼羅(力也)、嚩㗚(二合)地(增也)、露波咩馱(聰也)、但囊(財也)、但寧(上)也(藏也,二合)、醯里寧(上)也(金也)、𮓌囉(引)莽(村邑也)、囊(上)𮓌囉(城也)、囉(引)瑟吒(二合,堡也)、囉(引)爾閻(主也,二合)、那那字(與也)者,當知即是補瑟徵迦真言。
「若有𤙖字、賀囊(擊也)、畔吒(二合,破也)、莽他(二合,摧也)、畔若(打破也)、烏柘吒也(楚切也)、烏槎(去)肥也(用力勿放也)、戍沙也(涓枯也)、忙囉也(殺也)、却(引)那也(食也)、枳欏也(釘也)、齒曳(二合)挪也(斷壞也)、婆(去)悉咩(二合,鉢也)句嚕字者,當知即是阿毘遮嚕迦真言。
「復有真言句義慈善,當知即入扇底迦用;若有真言句義猛怒,當知即入阿毘遮嚕迦用;若有真言非慈非猛,當知即入補瑟徵迦用。
「復次,若欲速成扇底迦者,當用佛部真言;若欲速成補瑟徵迦者,當用蓮花部真言;若欲速成阿毘遮嚕迦者,當用金剛部真言。
「復次,此經深妙如天中天,亦有真言上中之上,若依此法一切諸事無不成就。此經雖屬金剛下分,以奉佛教勅許通成故,亦能成就上二部法。譬如國王勅許依行,此法亦爾,准義應知。
「若有真言字數雖少,初有『唵』字,後有『莎(去)訶』字,當知真言速能成就扇底迦法;或有真言初有『𤙖』字,後有『泮吒』字,或有『𭋤普』字——此是訶聲,有如上字真言,速得成就阿毘遮嚕迦法;或有真言,初無『唵』字,復無『莎訶』字,又無『𤙖』字,亦無『泮吒』字及無『𭋤普』等字者,當知此等真言速能成就補瑟徵迦法。
「若復有人欲求攝伏諸餘鬼魅及阿毘舍,當用使者及制吒迦等所說真言速得成就;若復有異部真言云能成就一切事者,但能成就本部所說,不通餘部。猶有經演彼有真言為除毒病,故說亦能除餘諸苦,當即知其通一切用。善知其部、善識真言所應用處,亦須知其真言功力,復須善解修真言法,隨所求隨稱彼法真言言相,誦彼真言即得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