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普門品經
佛說普門品經
我听到的是这样:
那时,佛陀正在王舍城的灵鹫山上,与八百位大比丘弟子和四万两千位菩萨在一起。这些菩萨都获得了总持法门(能牢记所有佛法),神通已达究竟,智慧广大通达,辩才无碍,禅定功夫深厚,对一切法门无不精通。
那时有位名叫离垢藏的菩萨,带领着九万两千位菩萨,从普华如来的佛国——那个世界名叫净行世界——来到我们这忍界灵鹫山。
世尊远远看见离垢藏菩萨被成千上万的大菩萨们簇拥着,在虚空中漫步行走。佛陀心中想道:“这位离垢藏菩萨,不辞辛劳远行各国,传达普华如来、至真、等正觉的法旨,前来接受《普门品》教法。现在正是召集各位菩萨大众共聚一堂的时机。”
这时,世尊便依照他的庄严法相,展现出宏大神奇的景象。无数无量世界中的菩萨们,立刻感应到这个召唤,全都来到这个堪能忍受苦难的世界,聚集在灵鹫山上。他们走到佛陀面前,恭敬地顶礼佛足,然后退到一旁安静站立。
在灵鹫山上,许多修行菩萨道的人们,原本各自安静修行,这时都前来聚会。他们向佛陀恭敬行礼后,依次安静就坐。
这时,离垢藏菩萨立刻化出一朵七宝莲花,莲叶有千瓣之多,捧着来到能仁如来——至高无上的佛陀面前,恭敬礼拜并献上莲花。他启禀道:“净行世界的普华如来——那位至高无上的佛陀,托我向您致以无尽的问候:‘愿您步履安康,精力充沛,身心轻安,起居祥和,广济众生。’如今特派遣我来,恭敬向您请教,祈请您为我们这些菩萨开示那不可思议、清净圆满的普门法要。”
离垢藏菩萨恭敬地向世尊行礼问安后,退回到虚空中,盘腿端坐在宝莲花上,与其他诸位菩萨一同安坐。
这时,溥首童子(文殊菩萨)从法会中起身,整理好衣服,袒露右肩,恭敬合掌跪拜对佛陀说:"尊敬的世尊啊!请您为众菩萨开示那不可思议的普门法要的根源,详细解说其中妙义。我记得在过去极其久远的时代,曾从普门如来那里听闻这部经典,由此证得了八十四万百千亿垓三昧境界,长久安住于七十七亿百千诸垓总持法门。恳请世尊慈悲怜悯众菩萨,再次宣说这甚深法义。"
佛陀告诉溥首童真菩萨:"仔细听好!好好思考记住!"
世尊,我真心希望能听您讲解。
普贤菩萨和各位菩萨恭敬领受教法,专心聆听。
佛陀告诉溥首菩萨:“如果有菩萨想要修习普门法义,达到平等无别的境界——无论是面对色彩、声音、香气、味道、触感、心念,还是面对女人、男子、童女、童子,或是诸天、龙神、鬼神、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乃至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又或是贪欲、嗔怒、愚痴等恶念,善行功德等善法,有为造作之法,无为寂静之境——都能以平等心观照。溥首啊,菩萨如此遍入一切境界,圆满具足一切修行,安住平等性中,成就无上佛道,这便是修习普门定法的真谛。”
佛陀告诉溥首童真菩萨:“什么是菩萨以平等心看待色相?就是彻底明白色相如同水上的泡沫,抓不住、守不稳、不实在,这样以平等心观照色相的本质空寂;这就是菩萨平等看待色相的方法。”佛陀又告诉溥首:“什么是菩萨以平等心对待声音?就像人在山谷中呼喊,回声随即消散,没有固定形态,也找不到来源。一切声音本质上没有差别,没有固定特质,也没有真实相状。明白声音如空谷回响般虚幻不实,这样平等地观照;就是菩萨平等看待声音的智慧。”
世尊又对溥首菩萨说:“什么是菩萨以平等心对待各种香味的境界?即便经历百亿劫的时间,用鼻子嗅闻各种香气,也不会产生贪厌。就像大海深渊永远无法填满,香气的本质其实不可把握,都是虚妄不实的假象,并无真实可言。如果想要寻找香气的究竟实相,根本找不到聚合之处——这一切本质都是空无所有、不可执持的。鼻子所嗅的香味并没有实体,恍恍惚惚如同虚空,又像幻术师的变化。若能透彻明白这个道理,就能以平等无分别的智慧面对一切香气。”
世尊又对溥首菩萨说:“什么是菩萨以平等心体验各种滋味?食物到了喉咙,不去分别咸淡好坏,也不执着无味之相。明白味道只是因缘和合的暂时现象,舌头感觉的甘美不过是条件暂时的组合。能以觉悟的心不起妄念,这就是用平等观照体验众味。”
世尊继续对溥首菩萨说:“什么是菩萨平等看待各种触受?所谓细腻舒适的触感,其实是心识执着产生的分别。人们追求这种柔软适意的感受,但真正得到时才发现它虚妄不实。看透这个真相后,就明白细腻触感根本没有实在的依托处。一切触受本质都是空寂,既没有固定形态,也没有真实存在的基础。只因众生执着身体感受,才会产生依赖。这就是平等观照触受的智慧。”
佛陀继续对溥首菩萨说:“什么是菩萨以平等心观察而通达心性的真实相?好比将三界所有众生聚集在一处,让他们寻找自己的执著心,却找不到它的踪迹。心既没有固定形象,也没有聚合离散,无法确定其所在之处。它虽显现种种色相,但内外皆无住处,如幻如化虚空不实。能这样平等观照,就是真正通达了心性的实相。”
佛祖继续对溥首菩萨说:“什么是菩萨以平等心看待女性、与女性相处时的智慧?要明白,人的身体都是由地、水、火、风四种元素暂时组合而成,本质上并没有所谓的‘女人’这个概念。只是因为愚痴迷惑的人,才会被情爱欲望所困,沉醉在虚妄不实的幻想中。
看透这个真相:所谓的女人,就像魔术师变出来的幻象一样。那些执着女相的人,其实是把自己贪欲的念头投射在幻象上。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实体的女人,只是愚痴之人自己迷惑了自己。
菩萨能这样看清真相,明白女性现象的本质是空无自性的,以解脱的平等心看待一切,虽然眼前显现女相,却能以平等智慧与女性自在相处。”
佛陀继续对溥首菩萨说:“什么是菩萨以平等心看待一切众生的境界呢?就像一位发愿度众的修行人,明明自己是男性,却能够体会女性的心境。他明白所谓的男女相,其实都是虚幻不实的,根本没有真实的男女相可得。一切只是因缘和合的假相,就像阳焰中的幻影、水中的月亮,本质上都是空的。真正通达无相真理的人,知道男性没有固定的形相,女性也是因缘假合。能够这样平等观照,就能超越男女相的分别,这就是菩萨以平等心游化世间的境界。”
世尊又对溥首菩萨说:“什么是菩萨以平等心看待并化现童男身?就像树木一样,如果没有树芽就不会有树干,没有树干就不会开花结果;同样地,如果没有女子相,也就没有童男相。所谓的‘童男’只是假名,要明白这不过是无明的分别念。若能觉悟女性本无实生,了知子性本不可得,彻见一切法皆空无自性——这就是以平等观化入童男身的境界。”
世尊继续对溥首菩萨说:“什么是菩萨以平等心分别进入童女境界?就像有人连根拔起树木,树根永远不再生长。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执着追求果报,能透彻分辨各种法义,发起一切勇猛心而不着相,如同枯竭众流之源,这就是童女境界。能够这样理解女性本质,显现一切平等相,就是以平等观游入童女法门。”
这时世尊又对溥首菩萨说:“什么是菩萨以平等心观照而游化诸天境界?诸天世界庄严清净,所有功德自然显现,天人心念纯净明亮,宫殿华丽精美却非人力所造,心中绽放妙法之花亦非人为播种,福德所感如幻化现,生于不可思议之境,清净光明流转不息证得涅槃净境,明了诸天虚幻如幻化显现,以平等妙法示现诸天形象,这就是菩萨游化诸天的方式。
佛又告诉溥首菩萨:“什么是菩萨以平等心看待诸龙境界?要明白龙族兴云布雨七日,雨水遍洒大地,滋润万物,不执着内外分别,遍及阎浮提最终汇归大海。雨水充盈的来处与归宿,其实本质空寂。众生也是如此,因各种因缘显现种种罪福报应,本质上众生皆无自性。愚昧之人却把虚妄当作真实,唯有洞察诸龙平等本性——云雨无心来去、润物无执无分别,这才是菩萨平等看待诸龙的智慧境界。”
佛祖又对溥首菩萨说:“什么是菩萨以平等心与鬼神相处呢?心像敞开的门一样坦然,面对有形相的众生,即便对方身形高大威猛,心却始终保持一如。心不会畏惧困难,但因缘聚会时也会示现恐惧相,实则明了诸法虚妄无实。种种幻相不可思议,虚妄的本质即是空性,演说平等寂静的法义,却示现与鬼神相处的形象——这就是菩萨以平等心与鬼神相处的境界。”
世尊又对溥首菩萨说:“什么是菩萨以平等心观照乾闼婆的境界?真正的法性本无来去,但借音声方便说‘来去’;虽明了无来无去的实相,却能随顺众生而平等演说乾闼婆法门。这就是菩萨以平等观游化乾闼婆世界的智慧。”
世尊又对溥首菩萨说:“什么是菩萨以平等心与阿须伦相处?不因为具体事缘而起分别心,对阿须伦的心念保持平等,不起心动念、不生分别,却自然显现平等智慧。这就是菩萨以平等观与阿须伦相处的境界。”
世尊又对溥首菩萨说:“什么是菩萨以平等心观察迦留罗的境界?他们了知感受的本质是空寂,虽建立名相概念却能超越名色分别,以平等智慧观照迦留罗的真实相状,这就是菩萨游入迦留罗境界的修行。”
佛再次告诉溥首菩萨:“什么是菩萨以平等心观照而进入真陀罗的境界?诸法本无造作而随缘显现,这就建立了真陀罗的见地;能看破分别念本来没有生起,平等性就是真陀罗。这就是菩萨以平等观照游履进入真陀罗境界。”
世尊继续对溥首童子说:“什么是菩萨以平等心观照而示现为摩休勒天?所谓摩休勒法门,本是人给各种现象安立的名称,实际上并没有真实存在的相状。一切分别都是虚妄的,种种念头本质上空寂。菩萨以平等智慧自然显现摩休勒形象,这就是菩萨以平等观照示现摩休勒境界。”
世尊又告诉溥首童子:“什么是菩萨以平等心观照而示现地狱境界?地狱本来没有主宰,空寂无人创造,都是源于自心妄想。妄想本无生起,所有地狱景象当下即是清净无垢。智慧觉悟如幻如化,根本一无所得,无相无不相,犹如虚空。菩萨以平等寂静心现地狱相,这就是菩萨平等游历地狱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