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心經直說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直說
这部经题里说的“般若”是什么意思呢?这是梵语,翻译过来就是智慧。“波罗蜜多”又是什么意思呢?也是梵语,意思是到达彼岸。生死轮回的痛苦就像大海,而众生的欲望念头没有边际,因为无明不觉悟,心识的波浪奔腾不息,生起迷惑造下业力,在生死中流转不停,痛苦的果报无穷无尽,无法得到解脱,所以叫做此岸。只有佛陀用大智慧的光明照破了情识尘垢,永远断除了烦恼,各种痛苦都灭尽了,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都永远消亡,直接超越了苦海,证得了涅槃的高境界,所以叫做彼岸。所说的“心”,正是这个大智慧到达彼岸的心,绝不是世人那个肉团的、充满妄想的凡心。实在是因为世人不知道本自具足的智慧光明之心,只认那个妄想攀缘的影子,错把依附在血肉之躯上的东西当作真心,所以执着这个血肉身体认为是我所有的,依据这个身体造作种种恶业,念头一个接一个地流浪,从来没有一念回光返照来觉悟自己。日积月累,从生到死,从死到生,无非是业力,无非是痛苦,怎么能得到度脱呢?只有佛陀圣人能够自己觉悟本有的真实智慧,照见五蕴身心本来并不存在,当下全体是空,所以顿时超越彼岸,直接渡过苦海。因为怜悯迷失的众生,于是又用这个自己亲证的法门来开导大家,想让每个人都自己觉悟到智慧是本自具足的,妄想本来是虚妄的,身心都是空的,世界如同幻化,从而不再造作种种恶业,远离生死,全部出离苦海,到达涅槃的安乐,所以说了这部经。经就是圣人的言教,是永恒不变的法则。
观世音菩萨在深入修行智慧到彼岸时,清楚看到五蕴都是空的,于是度脱了一切苦难。
菩萨就是修行的人,甚深般若就是修行的法门。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就是修行的方法;度脱一切苦难,就是修行的实际效果。这位菩萨从佛陀那里听闻这个甚深般若法门后,就用心思维并实践修行,用智慧来观照,返观五蕴身心,发现内外都是一场空,身心世界清清楚楚都是虚幻不实的。就这样一下子超越了世间和出世间的束缚,永远脱离各种痛苦,获得大自在。由此看来,菩萨既然能够通过这个方法得到度脱,就足以说明每个人都可以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所以世尊特地告诉尊者,展示观音菩萨的殊妙修行,就是想让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
我们如果也能这样观照,哪怕在一念间顿悟到自心本来具足的智慧光明是如此广大灵通,彻底照见五蕴本是空寂,地水火风四大都不是真实存在,那么还有什么苦难不能度脱呢?又哪里会被业力牵绊、人我是非的争辩、穷通得失的计较、富贵贫贱的牵挂所困扰呢?以上所说的就是菩萨修学般若的真实效验。所谓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而"照"是能观照的智慧,"五蕴"是所观照的对象,"皆空"就是实际修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