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淨飯王般涅槃經
佛說淨飯王般涅槃經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有一回,佛陀住在王舍城的灵鹫山上,和众多大比丘们在一起。那时,世尊浑身散发着明亮的光辉,就像太阳升起,照亮整个世界。
那时,舍夷国的国王名叫净饭王——他以正道治理国家,尊崇道德仁义,常怀慈悲之心——正遭受重病的折磨。他体内的地、水、火、风四种基本元素突然同时失调,相互冲突摧残着他的身体,四肢关节仿佛要散开一般,呼吸急促不定,如同湍急的水流。宰相召集国中所有高明医生前来会诊,大家观察国王的病情后,根据症状开出各种药方,用尽方法治疗,却没有一个能治好。生命将尽的征兆已经显现,净饭王即将不久于人世。
国王心中烦躁,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安眠,就像离了水的鱼儿那般煎熬。王后和宫女们看到他这个样子,心里更加忧愁难受了。
这时,白饭王、斛饭王、大称王等诸位王公大臣齐声说道:"若大王今日崩逝,我们将永远失去庇护,国家必将衰弱。"国王身体颤抖,嘴唇干燥,声音多次中断,眼中含泪视线模糊。诸位王公恭敬地长跪合掌,一同禀告:"大王向来不喜作恶,哪怕极短时间也在不断积累德行,护佑百姓使人人安居乐业,美名传遍十方。今日为何如此忧愁苦恼?"
这时净饭王声音微弱地告诉各位亲王:"我的生命虽然快要走到尽头,但并不觉得痛苦。只是心中遗憾没能见到我的儿子悉达多,也遗憾没能见到次子难陀——他已经摆脱了世间贪欲和情欲的束缚;还遗憾见不到斛饭王的儿子阿难陀,他完整传承着佛陀的教法,连一句话都不会遗漏;更遗憾见不到我的孙子罗睺罗,他虽然年纪还小,却已经具足神通善根,持戒修行没有半点缺失。若是能见到这些孩子们,就算我的病情再严重,哪怕还未能超脱生死轮回,我也丝毫不会感到痛苦。"围在国王身边的人们听到这番话,没有人不低声哭泣,眼泪像雨水般不停落下。
白饭王回答净饭王说:“我听说世尊(释迦牟尼佛)现在住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离我们这里非常遥远,足足有五十由旬。大王您如今身体越来越虚弱,就算派人前去,路途如此遥远,恐怕耽搁太久,也来不及有什么帮助。恳请大王不要过度忧伤,也不要一直挂念各位王子了。”
这时,净饭王听完这些话,流着泪对白饭王说:“我的孩子们虽然远在他乡,但我心里的牵挂从未断过。为什么呢?因为我儿子已成佛,怀着大慈悲心,始终用神通力——以清净天眼遍观世间,以无碍天耳倾听众生——去救度那些应当被度化的人。就像千千万万人被洪水淹没时,他会出于慈悲化作舟船,把他们安全渡到彼岸,从来不会感到疲倦。
又好比有人被贼人包围,或是遇到仇敌,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自知无法脱身,只盼着有人来救,想去投靠有能力的人,又怕难以获救;又像有人得了重病,一心想要找良医救治;如今我期盼见到世尊,也是这样的心情。为什么呢?因为世尊日夜分三个时段,总是用天眼观察众生,看谁该被度化。他怀着慈母思念孩子般的悲悯之心,时刻惦记着众生啊。”
那时,释迦牟尼佛正在灵鹫山,用天耳远远听到迦毗罗卫大城里,父王净饭王和各位王族们的谈话。佛陀立刻以天眼看到父王病倒在床,身体消瘦,面容憔悴,生命快要走到尽头。他知道父亲心中深切渴望见到修行佛法的儿子们。
这时,世尊对难陀说:「净饭父王是世间最贤明的君主,也是你我的父亲。如今他病重垂危,我们应当尽快前去探望。趁他尚存一息之时即刻整装出发。我们必须在他生命结束前赶到相见,方能圆满父王最后的心愿。」
难陀恭敬领受教导,长跪合掌行礼说:“是的,世尊!净饭王是我们的父亲,他做了不寻常的事,能生出您这样圣明的儿子,给世间带来利益。我们现在应当前去拜见,报答他的养育之恩。”
阿难恭敬地合掌向佛陀禀告:“我当初追随世尊出家,是因为贪恋与您亲近。净饭王原是我的伯父,他允许我出家成为佛门弟子,让我得以拜佛陀为师,所以现在我想前往探望他。”
罗云上前对佛陀说:“世尊虽然是我的生父,但他已经舍弃王位出家求道。我是由祖父净饭王抚育成人,才能有机会出家修行,所以现在想回去拜见祖父。”
佛陀赞许地说:“很好,很好!现在正是时候,应当让国王的愿望圆满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