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讚佛頌
一百五十讚佛頌
世尊最为殊胜,彻底断除了一切烦恼的根源, 无量的殊胜功德,都汇聚在如来的身上。 只有佛陀值得归依,值得赞叹,值得侍奉, 按照真理去思考的人,应当安住在这个教法中。
各种恶的烦恼习气,护佑世间的尊者已经清除, 福德与智慧两者都圆满,唯有世尊永远不会退转。 即使生起邪见的人,对世尊产生嫌弃怨恨, 千方百计寻找言语行为的过失,也找不到任何瑕疵。
庆幸我获得人身,听闻佛法心生欢喜, 就像在浩瀚大海里,盲龟遇上了浮木的孔洞。 妄念一直跟随着我,迷惑造业堕入深坑, 所以我用言语词汇,来赞叹佛陀真实的功德。 牟尼的境界无量,圣德没有边际, 为了求得自己的利益,我现在赞叹其中一小部分。
敬礼无师自通的智慧,稀有难得的种种品质, 福德、智慧与威德光明,谁能知道它们的数量? 如来的功德没有限制,无与伦比无法言说, 我现在为了祈求福慧,借用语言来假名赞叹。 我的智慧力量微薄浅陋,佛陀功德没有边际, 唯愿以大慈大悲,拯救我这无依无靠的人。
对怨敌和亲人全然平等,无缘大悲自然生起, 普遍对待一切众生,永远做众生真正的善友。 连自身性命都能舍去,何况身外的财物, 世尊没有吝惜之心,祈求的人都满足愿望。 用自身保护他人之身,用性命赎回他人之命, 舍全身救一只鸽子,心中欢喜毫无吝啬。
世尊不畏惧恶道,也不贪恋善趣, 只为内心清澈洁净,持戒清净由此成就。 常常远离各种邪曲,永远亲近正直之人, 明白一切业的本性是空,只安住于最高的真理。 众多苦痛逼迫身体,世尊能够善心安住, 以正确智慧断除各种迷惑,对有过失的人都生起慈悲。
舍命救济他人危难,生出无量的欢喜, 如同死而复生,这种喜悦超过那种快乐。 怨敌伤害他的身体,无时无刻不烦恼, 不看对方的过错恶行,常起广大的慈悲心。 正确的、普遍的觉悟种子,心中永远珍视修行, 大雄世尊难以超越的智慧,没有人能比得上。 无与伦比的觉悟果位,艰苦修行是它的因, 因此不顾惜自身,勤奋修习各种殊胜的品行。
无论豪贵与贫贱,平等引导以大悲心, 在种种差别之中,而没有高下之分。 殊胜的禅定境界果报,心中没有丝毫贪着, 普遍救济所有众生,大悲心从未间断。 世尊即使遭遇极大痛苦,对于安乐也不希求, 微妙智慧种种功德,殊胜无比无人能及。
染污与清净各种混杂的法,能辨别虚假选取真实, 如同清净的鹅王,饮用乳汁舍弃水分。 在无量亿劫的时间里,勇猛追求觉悟, 在那一生又一生中,舍弃生命寻求妙法。 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精进勤奋毫不懈怠, 以此作为殊胜助伴,来证得微妙的觉悟。
世尊没有嫉妒心,对低下者除去轻视的想法, 平等没有争执,殊胜的修行全部圆满成就。 世尊只看重因地修行,并非追求果位圆满, 普遍修习各种殊胜善业,众多功德自然圆满具足。 勤奋修习出离世间的方法,超越上升到所有行为的顶峰, 无论坐卧经行之处,无不是殊胜的福田。
拔除众生的过失染污,增长清净的功德, 这都是由积累修行所成就,唯有世尊最无上。 所有福德都已圆满,各种过失全部消除, 如来的清净法身,烦恼习气都已断尽。 资粮积累再积累,功德归于调御师(佛陀)之身, 想要寻找比喻,没有能与佛陀相等的。
普遍观察世间,灾祸横逆多有障碍烦恼, 即使有少许善法,也容易找到对比之物; 远离各种过失祸患,安然不动清澈宁静, 最殊胜的各种善根,无法用任何事物来比喻。 如来的智慧深远,无底无边, 用世间事物比喻佛身,如同牛蹄印相比大海。 深厚的仁德承载一切,世间没有可比之物, 大地承载重担,比喻这个实在显得太轻。
愚痴黑暗已经除去,牟尼的光明普照, 世间的智慧无法比喻,如同萤火虫对比太阳光。 如来身口意三业清净,如同秋月映照清澈池水, 世间的洁净比喻佛身,都成了尘垢染污的性质。 以上所引用的种种,世间殊胜的事物, 佛法远远超越,世俗之事实在值得哀悯。
圣法的珍宝聚集,佛陀最高居于顶端, 在无上无比之中,只有佛与佛相等。 如来的圣智如海,随顺心意赞叹少分, 用鄙陋言词赞叹殊胜功德,面对此事实在多有惭愧。 当时俗众看见降伏魔军,一切全都归顺降伏, 观察它们同具真实本性,我认为轻如鸿毛。
假使是大战阵,以智勇能够摧伏敌人, 圣德超越世间,降伏魔军不算真正的比喻。 紧接着降魔之后,在夜晚的后分之中, 断除了一切烦恼习气,殊胜功德全部圆满。 圣智除去众生黑暗,超过千日阳光, 摧伏各种邪门外道,稀有难得无可比拟。 三种善根圆满,永远灭除了贪嗔痴, 种子习气全都除尽,清净无法比喻。
正法世尊恒常赞叹,不正之法恒常否定, 在邪与正的问题上,心中没有憎恨与贪爱。 对于圣者弟子大众,以及外道师徒, 在违逆与顺从之中,佛陀的心始终如一。 对于有德者心无执着,对于有德者也不贪求, 善哉极其无有垢染,圣智恒常圆满洁净。
诸根恒常清澈寂静,永远脱离迷妄之心, 在种种境界之中,都是现量亲见。 正念智慧穷究真理边际,不是凡夫愚人所能测度, 善于安立语言,证得那超越语言的境地。 寂静无碍的光明,皎洁超越一切光辉映照, 妙色世间稀有,谁不心怀敬意?
如果有人暂时初看,或者恒常瞻仰, 妙相从不改变,前后同样令人欢喜。 最殊胜的威德之身,观看的人心无厌足, 纵然经过无量劫,欣慕仰望如同初见。 所依托的功德之体,能依托的功德之心, 体性与相状两者融合,能依与所依本来无异。
如此善逝的功德,总集于如来之身, 离开佛陀的相好身,别处都不是安住之地。 我因为过去世的福报,有幸遇到调御师(佛陀), 仰慕赞叹功德之山,远远报答世尊曾经的授记。 一切有情众生,都因烦恼而维系, 只有佛陀能善巧断除,由于慈悲久住世间。
谁应当最先敬礼,唯有佛陀大悲尊, 圣德超越世间,悲心愿力处于生死。 世尊安住寂静之乐,身处浊世为了众生, 长久劫数精勤修行,慈心为了一切众生。 从真理返回利益俗世,由慈悲心所引生, 如同咒语引出潜龙,兴起云雨降下甘霖。
恒常处于殊胜定位,平等观察怨亲, 凶险吵闹之人,也投身归依圣德。 神通狮子吼,宣告三界之尊, 早已厌弃名声,由于慈悲而自称赞叹。 常修利他之行,从未有自利之心, 慈念遍及众生,对自己反而没有贪爱。
悲愿没有边际,随顺根器度化众生, 无论何处都能给予利益,犹如布施祭食。 深心念及一切众生,片刻也不舍离, 利益对方反而遭受侮辱,这是由于对方的过错并非佛陀造成。 慈祥音声演说妙义,真实不虚妄说, 或详细或简略随顺机缘,或半字或满字随顺时机转变。
如果听闻世尊演说,谁不感叹稀奇, 纵然心怀恶意,有智慧的人都归依信服。 义理言词恒常善巧,或者有时也出粗重言语, 利益众生全不虚妄,所以都成为真实微妙。 柔软以及粗犷,随顺事情度化众生, 圣智无碍之心,本质一味全都平等。
殊胜啊无垢的业行,善巧如同良工, 成就这微妙之身,演说这珍宝语句。 看见的人都心生欢喜,听闻解说都心开意解, 美好的容颜宣说妙语,如同明月流注甘露。 慈祥云彩洒下法雨,能够清除染欲尘埃, 如同那金翅鸟王,吞灭诸龙毒害, 能够消灭无明黑暗,好比千日阳光, 摧碎我慢高山,犹如天帝金刚杵。
现量证知非虚妄错误,禅定除去散乱之心, 如实善巧修行,戒定慧三事全部圆满。 初闻佛陀所说,心中欢喜已然开朗, 从此善于思惟,消除各种垢染。 遭遇苦难能给予安慰,放逸时令生起怖畏, 贪着安乐则劝生厌离心,随顺事情都给予开导诱导。
上等根器证得法喜,中等根器生起胜解, 浅劣根器发起信心,世尊言教普遍给予利益。 善巧拔除各种邪见,引导趋向涅槃, 罪业垢染能够洗除,由于世尊降下法雨。 一切种智没有障碍,恒常安住正念之中, 如来所记别预言,一向没有虚妄错误。
没有不合时宜、不合地点,也没有不合根器而说法, 世尊言教不虚发,听闻的人都勤奋修习。 一条道路殊胜方便,没有杂乱可以修学, 初、中、后全都善妙,其他教法都没有。 如此一向善妙,狂妄愚痴却生起诽谤心, 对此教法如果生起嫌弃,没有怨敌能与此相等。
经历劫数为群迷,备尝众多苦毒, 此教法纵然不善,念及佛陀尚且应当修习。 何况能给予大利益,又宣说深妙义理, 纵使头顶被焚烧,也应先救护此教法。 自在觉悟之乐,圣德恒常淡然, 都由此教法生起,证得那超越语言的境地。
世间之雄真实教法,邪门外道听闻都惊恐, 魔王心怀恼怒,人天众生生出殊胜欢喜。 大地没有分别,平等普遍能够承载, 圣教利益众生,邪正双方都蒙受利益。 暂时听闻佛陀所说,金刚种子已经种下, 纵然未能出离牢笼,终究超越死亡之处。
闻法之后方能思惟义理,如实善巧修行, 依次闻思修三慧圆满,其他教法都没有这个。 唯独牛王仙人(佛陀),妙契真实圆满之理, 此教法若不勤奋修习,难道还有比这更大的过失吗? 暂时听闻除去渴爱,邪见转为信心生起, 听法者发起欢喜心,依此具足清净戒律。
降生应世时众生皆喜,成长过程世间都欢欣, 宏大教化利益众生,示现涅槃众生兴起悲感。 赞咏能除众毒,忆念招感欣庆, 寻求能发智慧光明,解悟使心圆满洁净。 遇到的人令他尊贵,恭敬侍奉胜心油然而生, 承事感得福德之因,亲近奉侍除去忧苦。
持戒具足清净,禅定心中澄澈寂静, 般若圆满智慧融通,恒河沙数福德所聚集。 世尊的容貌以及世尊的教法,以及世尊所证的法, 在见闻思觉之中,这珍宝最为殊胜。 漂流者作为洲渚,伤害自己者恒常作为护卫, 恐惧者作为归依,引导他们令得解脱。
清净戒律成为妙器,良田生长殊胜果实, 善友能够给予利益,慧命由此成就。 施行恩惠以及和合忍耐,见到的人都心生欣悦, 广集仁慈之心,功德没有边际。 身口没有过失恶业,爱敬由此产生, 吉祥种种义理利益,全都依止善逝的功德。
导师能够善巧诱导,堕于懈怠者使他精勤, 禅定调伏弯曲之心,迷途者回归正道。 善根成熟的人,用三乘来驾驭引导, 刚强难调不伏的人,由于慈悲故而暂时舍离。 对遭遇困厄的人能施设,安乐劝勉善修, 悲悯苦恼众生,利益安乐所有众生。
违逆伤害兴起慈念,失于正行的人生起忧虑, 暴虐之人起悲心,圣德无法赞叹。 恩德深过无边,举世全都知晓, 对此反而生出怨恨,世尊恒常生起慈愍。 舍身救护一切众生,自己的事不生出忧愁, 对于那些崩堕落陷之人,亲自能够给予援手护卫。
过去未来二世施行恩德造作,超越一切世间, 在黑暗中常作照明,世尊是智慧灯柱。 人天所受用的,随其种类有差别, 唯有世尊的正法味,平等没有差别。 不看种族姓氏,不看色力及年华, 随顺有善根的人,祈求的人都蒙满足。
广现各种稀有之事,无缘大慈自然生起, 圣众以及人天,合掌全都亲近。 呜呼生死怖畏,佛陀出现才光辉照耀, 饶益所有众生,都能满足他们的愿望。 与恶人共同相处,推让安乐自取忧危, 诽谤恼害他的身体,犹如承受殊胜功德。
为了众生行勤苦,从未有染着之心, 世尊稀有功德,难以用言语说明。 世尊游化险恶之道,遭受马麦及牛鏘(粗食), 苦行经过六年,安然承受心中不退转。 世尊居于最殊胜之位,悲愍化度众生, 纵然遇到轻贱之人,身语越发谦卑恭敬, 或者面对尊贵之主,从未有骄慢之心, 屈己侍奉众生,卑恭如同仆役。
众生心机情识亿万种,论辩问难千百端, 如来慈善音声,一一回答疑惑全都断除。 恩德深过天地承载,背弃恩德生起深重怨恨, 世尊观察怨恨的极端境地,犹如观察极重的恩德。 怨敌对世尊转而加害,世尊对怨敌转而亲近, 他们恒常寻求佛陀过失,佛陀以他们为恩德所在。
邪门外道嫉妒心请求,供养毒饭与设置火坑, 悲愿化火坑为清池,变毒药成为甘露。 以忍辱调伏嗔恚愤怒,真实言语消除诽谤诋毁, 慈力降伏魔怨,正智降伏邪毒。 群迷从旷久劫以来,习恶已经成为本性, 唯有世尊妙行圆满,一念之间翻转令其向善。
温柔降伏暴虐,布施破除悭贪, 善语降伏粗言,唯有世尊殊胜方便。 难提摧伏巨大傲慢,鴦掘摩罗生起慈心, 难调伏的能善巧调伏,谁不赞叹稀有难得? 唯有世尊的圣弟子,法味自然怡养心神, 草座以为安乐,金床并非所贵。
善知众生根器欲望习性,摄受化导随顺机缘, 或者等待对方请求,或者无人问而自己宣说。 最初陈述布施持戒等,渐次清净心生起, 后来谈论真实法,究竟令其圆满证得。 怖畏漂流之处,唯有佛陀可以归依, 勇猛大悲尊者,拯救济度所有众生。
身云遍满法界,法雨洒遍尘方, 应现各自不同,随顺根机所以有差异。 善净没有违逆争执,唯有世尊值得承奉, 广利一切人天,全都应当兴设供养。 身口没有起心动念造作,善巧化导遍及各方, 所说的妙理相互应和,这种功德唯有世尊具有。
久修身口意三业清净,微妙瑞相显现无边, 普遍观察一切世间,从未有此殊胜功德。 何况对于极恶之人,纯粹施行最上悲心, 广利所有众生,勇猛勤奋精进。 声闻中知法的人,对世尊恒常奉事, 假使证得涅槃,终究名为负债之人。
他们那些圣众,为了自己而修学, 由于舍弃利生之心,不名为还债者。 无明睡眠已经觉醒,悲心观照遍及各方, 荷负重担起精勤,圣善适宜亲近。 魔怨兴起恼害,佛力已经能够除去, 无畏功德之中,这只是显示少分。
悲心化度一切,圣意断绝希求, 利乐无不施与,能事至此全部完毕。 如来的殊胜妙法,如果可以改变, 提婆达多与善星,不应归投此教。 无始流转之中,互相做不饶益之事, 因此佛陀出现于世,开示化导众生。
鹿野苑度化五比丘,娑罗林化度须跋陀罗, 此土众生根器缘分已尽,再无其余业债牵缠。 法轮久已转动,觉悟所有群迷, 恒河沙数受学之人,都能利益三界众生。 以殊胜金刚定,自己碎坏坚牢肉身, 不舍弃大悲心,自身化身依然分布。
自利利他之行已经圆满,色身与法身两者圆满, 救度摄受一阐提(断善根者),双树林中显示佛性。 悲心贯穿三界,色身形象应化各方, 如粟米粒般分身,这才安住于圆寂。 善哉奇特行持,稀有功德之身, 大觉悟种种法门,世间从未曾有。
流布恩泽遍及含识,身语恒常寂然宁静, 凡愚背弃圣恩,对世尊兴起诽谤恼怒。 法聚宝藏真实无边际,功德源泉福慧海实在难测量, 如果有众生曾经礼敬世尊,礼敬他也名为善礼。 圣德神功没有穷尽,我如今智慧劣弱如同微尘, 想要赞叹如来功德山,望见山崖胆怯退缩由此停止。
无量无数无边的境界,难思难见难证的真理, 唯有佛陀圣智能独自了知,哪里是凡夫愚人所能赞叹。 一毫一相充满法界,一行一德遍及心源, 清净广大犹如芳香池,能疗愈众生烦恼渴。 我赞叹牟尼功德海,凭借此善业趋向觉悟, 普愿一切众生发起殊胜心,永远脱离凡愚虚妄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