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
正在准备内容...
页面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Command Palette
Search for a command to run...
朝鲜佛教通史
李能和着
目录
分卷
序
宇佐美勝夫序
惠勤序
自序
凡例
上編目次
中編目次
上編本文:佛化時處
高句麗時代
小獸林王〔高邱夫〕
廣開土王〔高談德〕
長壽王〔高巨璉〕
文咨王〔高羅雲〕
陽原王〔高平成〕
平原王〔高陽城〕
嬰陽王〔高元〕
寶藏王〔高臧〕
【(附)叅考】高句麗僧寶關係日本者
百濟時代
枕流王〔高枕流〕
聖王〔高明穠〕
威德王〔高昌〕
法王〔高宣〕
武王〔高璋〕
義慈王〔高義慈〕
【(附)叅考】百濟僧寶關係日本者
新羅時代
法興王〔金原宗〕
真興王〔金彡麥宗〕
真智王〔金金輪〕
真平王〔金伯淨〕
善德女主〔金德曼〕
真德女主〔金勝曼〕
武烈王〔金春秋〕
文武王〔金法敏〕
神文王〔金政明〕
孝昭王〔金理洪〕
聖德王〔金興光〕
孝成王〔金承慶〕
景德王〔金憲英〕
惠恭王〔金乾運〕
宣德王〔金良相〕
元聖王〔金敬信〕
哀莊王〔金重熙〕
憲德王〔金彥昇〕
興德王〔金秀宗〕
神武王〔金祐徵〕
文聖王〔金慶膺〕
憲安王〔金誼靖〕
景文王〔金膺廉〕
憲康王〔金晸〕
真聖女主〔金曼〕
孝恭王〔金嶢〕
神德王〔朴景暉〕
景明王〔朴昇英〕
景哀王〔朴魏膺〕
敬順王〔金溥〕
首露王〔金氏〕
銍知王〔金銍知〕
【(附)叅考】新羅僧寶關係日本者
高麗時代
太祖神聖王〔王建〕
定宗文明〔王堯〕
光宗大成王〔王昭〕
景宗獻和王〔王伷〕
成宗文懿王〔王治〕
穆宗宣讓王〔王誦〕
顯宗元文王〔王詢〕
德宗敬康王〔王欽〕
靖宗容惠王〔王亨〕
文宗仁孝王〔王徽〕
宣宗思孝王〔王運〕
獻宗恭殤王〔王昱〕
肅宗明孝王〔王顒〕
睿宗文孝王〔王俣〕
仁宗恭孝王〔王楷〕
毅宗莊孝王〔王哯〕
明宗光孝王〔王晧〕
神宗靖孝王〔王晫〕
熙宗成孝王〔王韺〕
康宗元孝王〔王〕
高宗安孝王〔王㬚〕
元宗順孝王〔王禳〕
忠烈王〔王距〕
附忠宣王
忠宣王〔王璋〕
忠肅王〔王燾〕
忠惠王〔王禎〕
忠肅王
忠惠王
忠穆王〔王昕〕
忠定王〔王〕
恭愍王〔王顓初諱祺〕
辛禑〔府王〕
辛昌〔廢王〕
恭讓王〔王瑤〕
朝鮮時代
太祖高皇帝(追崇)〔李旦初諱成桂〕
定宗恭靖王〔李曔初諱芳果〕
太宗恭定王〔李芳遠〕
世宗莊憲王〔李祹〕
文宗恭順王〔李晌〕
端宗恭懿王〔李弘暐〕
世祖惠莊王〔李瑈〕
睿宗襄悼王〔李晄〕
成宗康靖王〔李娎〕
燕山君〔廢王〕〔李㦕〕
中宗恭僖王〔李懌〕
明宗恭憲王〔李峘〕
宣祖昭敬王〔李昖〕
光海君〔廢王李琿〕
仁祖憲文王〔李儜〕
孝宗宣文王〔李湥〕
顯宗彰孝王〔李棩〕
肅宗元孝王〔李焞〕
英祖顯孝王〔李吟〕
正祖宣皇帝(追崇)〔李禪〕
純祖肅皇帝(追崇)〔李玜〕
憲宗哲孝王〔李奐〕
哲宗英孝王〔李昇〕
李太王殿下(太皇帝)〔李熙〕
李王殿下(前皇帝)〔李坧〕
朝鮮總督府時代(現代)
朝鮮寺剎禪教兩宗三十本寺并其所屬末寺
京畿道廣州郡修道山奉恩寺
京畿道楊州郡雲岳山奉先寺
京畿道水原郡華山龍珠寺
京畿道江華郡吉祥山傳燈寺
忠清北道報恩郡俗離山法住寺
忠清南道公州郡泰華山麻谷寺
慶尚北道達城郡八公山桐華寺
慶尚北道永川郡八公山銀海寺
慶尚北道義城郡騰雲山孤雲寺
慶尚北道聞慶郡雲達山金龍寺
慶尚北道慶州郡含月山秪林寺
慶尚南道陝川郡伽倻山海印寺
慶尚南道梁山郡靈鷲山通度寺
慶尚南道東萊郡金井山梵魚寺
全羅北道全州郡崷崪山威鳳寺
全羅北道錦山郡進樂山寶石寺
全羅南道海南郡頭輪山大興寺
全羅南道長城郡白巖山白羊寺
全羅南道順天郡曹溪山松廣寺
全羅南道順天郡曹溪山仙巖寺
全羅南道求禮郡智異山大華嚴寺
江原道杆城郡金剛山乾鳳寺
江原道杆城郡(古高城郡)金剛山榆岾寺
江原道平昌郡五臺山月精寺
黃海道信川郡九月山貝葉寺
黃海道黃州郡正方山成佛寺
平安南道平壤府錦繡山永明寺
平安南道平原郡法弘山法興寺
平安北道寧邊郡妙香山普賢寺
咸鏡南道安邊郡雪峯山釋王寺
咸鏡南道咸興郡雪峯山歸州寺
中編本文:三寶源流
釋迦如來應化記實
三藏結集諸論紛地
傳譯經論撰述章疏
印支淵源羅麗流派
俱舍宗
成實宗
三論宗
攝論宗
涅槃宗
天台宗
法相宗
地論宗
真言宗
淨土宗
律宗
華嚴宗
禪宗
特書臨濟宗之源流
敘七佛
毘婆尸佛
尸棄佛
毘舍浮佛
拘留孫佛
拘那含牟尼佛
迦葉佛
釋迦牟尼佛
第一祖摩訶迦葉尊者
第二祖阿難尊者
第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第四祖優波毱多尊者
第五祖提多迦尊者
第六祖彌遮迦尊者
第七祖婆湏蜜尊者
第八祖佛陀難提者
第九祖伏駄蜜多尊者
第十祖脇尊者
第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
第十二祖馬鳴大士者
第十三祖迦毘摩羅尊者
第十四祖龍樹尊者
第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
第十六祖羅睺羅多尊者
第十七祖僧伽難提尊者
第十八祖伽邪舍多尊者
第十九祖鳩摩羅多尊者
第二十祖闍夜多尊者
第二十一祖婆修盤頭尊者
第二十二祖摩拏羅尊者
第二十三祖鶴勒那尊者
第二十四祖師子比丘尊者
第二十五祖婆舍斯多者
第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尊者
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
第二十八祖(東土第一祖)菩提達磨大師
第二十九祖(東土第二祖)慧可大師
第三十祖(東土第三祖)僧璨大師者
第三十一祖(東土第四祖)道信大師者
第三十二祖(東土第五祖)弘忍大師者
第三十三祖(東土第六祖)慧能大士
六祖下第一世南嶽懷讓禪師
六祖下第二世江西馬祖道一禪師
六祖下第三世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
六祖下第四世洪州黃檗希運禪師
六祖下第五世臨濟宗初祖鎮州臨濟義玄禪師
臨濟下第一世魏府興化存獎禪師
臨濟下第二世汝州南院慧顒禪師
臨濟下第三世汝州風穴延沼禪師
臨濟下第四世汝州首山省念禪師
臨濟下第五世汾州太子院善昭禪師
臨濟下第六世潭州石霜楚圓慈明禪師
臨濟下第七世袁州楊岐方會禪師
臨濟下第八世舒州白雲守端禪師
臨濟下第九世蘄州五祖法演禪師
臨濟下第十世成都府昭覺寺克勤佛果禪師
臨濟下第十一世平江府虎丘紹隆禪師
臨濟下第十二世慶元天童應庵曇華禪師
臨濟下第十三世慶元天童密庵咸傑禪師
臨濟下第十四世夔州臥龍破庵祖先禪師
臨濟下第十五世臨安徑山無準師範禪師
臨濟下第十六世袁州仰山雪巖祖欽禪師
臨濟下第十七世湖州道塲及庵宗信禪師
臨濟下第十八世湖州福源天湖石屋清珙禪師
臨濟下第十八世杭州淨慈平山處林禪師
朝鮮禪宗臨濟嫡派
太古普愚
略傳
塔銘
語錄
序
上堂
法語
玄陵請心要
答芳山居士吳提學倕
示無際居士張海院使
示崔進士
示思齋居士
示廉政堂興邦
示樂菴居士念佛略要
示白忠信居士
示無能居士朴相公成亮
示當禪人
示真禪人
示宜禪人
答湛堂淑長老
示文禪人
示紹禪人
示可禪人
示祥禪人
示安山郡夫人妙幢
示乳禪人
示日本志性禪人
示宜禪人
警侍司
歌吟銘
太古庵歌
(附)石室珙禪師書
雜華三昧歌
山中自樂歌
白雲庵歌
雲山吟
參禪吟
偈頌
古鼎
節庵
慧庵
哲峯
中庵
寄日本石翁長老
寄無極和尚
送達磨悉歸乾竺國
送日本雄禪人遊江南
送珦禪和之江南
辭石室和尚
辭王師
讚跋
釋迦住山相
釋迦出山相
文殊
魚籃觀音
達磨
乘蘆達磨
布袋
藥王
五祖童形
羅漢
自讚
燕都永寧禪寺開堂日
玄陵勅刊百丈清規跋
重刊緇門警訓序
(附)石室和尚書
(附)石室和尚答書
燕都諸山長老告朝廷請開堂䟽
開堂榜
懶翁慧勤
略傳
塔銘
語錄
序
神光卷入院
結制上堂
解制上堂
入內普說
小參
除夜小參
自恣日趙尚書請普說
浴佛上堂
結制上堂
達磨開光祝筆
指空和尚誕生之辰
入寂之辰
示眾
張相國請對靈小參
國行水陸齋起始六道普說
迴向
殯堂對靈小參
正朝六道普說
崔尚書請對靈小參
趙尚書請對靈小參
長興寺願堂主請六道普說
為申白大禪師對靈小參
解制上堂 太后送袈裟一領
對上昇大王殯殿小參
臘月八日晚參
工夫十節目
王師封崇日普說 辛亥八月二十六日
甲寅臘月十六日敬孝大王水陸法會對靈小參
六道普說
示勝宗禪和
示一珠首座
示宏藏主
示覺成禪和
因雲禪者有疾示之
示志得侍者
示睦相國仁吉
示得通居士
答李相國
示知申使廉興邦
指空和尚起骨
入塔
示覺悟禪人
為智如上座下火
為二僧下火
為申白大禪師撒骨
為志普上座下火
示淑寧翁主妙善
答妹氏書
代語
勘辦
解制日上堂
着語
結制上堂普說
詩
歎世四首
三歌
懶翁三歌後
頌
送幻庵長老謁師翁
送通禪人皈江南
送蘭禪者之江南
送杲山昇首座之江南
唐道元求偈
唐智全禪者求頌
答上問妙淨明心
上復請讚平山和尚
示永昌大君
示廉侍中興邦
示李侍中巖
示尹侍中桓
示黃二相石奇
示威福相公
示南窓田相公
示李尚書
示李少卿
示洪相國仲元
示辛相國廉
示諸念佛人
示杏村李侍中巖
示金按廉
示朴判書成亮
贈洪侍中
和圓定國師頌
和高城安尚書韻
禮江南洛伽窟
謝空都寺惠刀
警世
題利嚴尊者塔
幻庵傳寫五位註頌來看因以題前
住清平山偶題
讚指空
自讚
幻庵混修
無學自超
龜谷覺雲
涵虛已和
碧溪正心
千峰卍雨
碧松智嚴
芙蓉靈觀
慶聖一禪
清虛休靜
略傳
禪家龜鑒
禪教釋
禪教訣示惟政大師
又示別紙
浮休善修
(附)青梅印悟
跋
下編目次
人名細目
寺庵、塔像及件名細目
下編本文:二百品題
○三國麗鮮國史考據
出西域三千年歷史
入東方二百句品題
前文
第一經教創興時代
第二禪宗蔚興時代
第三禪教並隆時代
第四禪教統一時代
第五禪教保守時代
禪源流派皆自曹溪
前文
羅麗諸師入唐傳心者如左
(附)高麗國溟州普賢山地藏禪院故國師朗圓大師悟真之塔碑銘
廣慈大師(惠哲國師法孫)有唐高麗國武州谷城縣桐裏山大安寺教諡廣慈大師碑銘
教林結果迺於雜花
前文
華嚴經刊板考
海東金剛法起道場
月氏金人乘來鐵鍾
露王玉后石塔載到
順道阿道傳經創寺
梁傳曇始宣教句驪
前文
平壤及浿水辨
水渡七僧誘敗隋軍
並立三教寵臣進策
前文
(附)海東道教源流
胡僧難陁度僧漢山
前文
慰禮沿革
漢城志
謙益齎梵本之律文
吳音法明誦經對馬
扶桑佛教始自百濟
台宗法融稟宗荊溪
元曉義相華嚴初祖
前文
海東華嚴始祖浮石尊者讚
義信駄竺經於法寺
五臺佛宮山中明堂
雙溪祖塔海東福田
普陀洛山大士聖窟
前文
洛山寺新鑄鍾銘
耽沒羅洲尊者道場
金剛壇戒律宗威儀
華嚴壁經教家事業
前文
智異山大華嚴寺拈頌會發起文
惠通印訣真真言宗
大賢學記唯唯識師
前文
大周西明寺故大德圓測法師佛舍利塔銘
高麗國俗離山法住寺慈淨國尊碑銘
高麗國大瑜珈桐華寺住持五教都僧綂普慈國尊贈諡弘真碑銘
黃龍壁松率居神畵
白月碑字金生名筆
美工術石窟刻佛像
山造萬佛驚歎唐帝
蔥嶺毒龍無漏去度
得牛眠地建美黃寺
有明朝鮮國全羅道靈巖郡達磨山美黃寺事迹碑銘
浮雪功熟水懸空中
世俗五戒光師隨機
新羅三寶麗王寢謀
月師作歌怪日即滅
龍王獻舞迷雲盡散
雪山真歸是佛祖師
檀國桓因迺天帝
金馬人雅善梵唄聲
玉龍子權弄堪輿術
前文
(附)道詵禪師事蹟辨誤
月出山道岬寺道詵國師碑銘
陰銘
四山碑銘伉儷之文
兩街僧錄左右其司
僧遺魚及變化金蛙
仙飛花洎長生枯樹
創寺金山甄萱信佛
定都鐵原弓裔稱尊
特垂十訓麗祖護法
齋八關事龍神及天
講百座設獅子據地
高麗選佛初設僧科
越王求書以復台教
前文
諦觀法師傳
大覺求法始興台教
前文
南嵩山仙鳳寺海東天台始祖大覺國師之碑銘
高麗國五冠山大華嚴靈通寺贈諡大覺國師碑銘
高麗國大聖日興王寺故國師詔諡大覺大和尚墓誌銘
卒國清寺住持了說演妙弘真慧鑑妙應大禪師墓誌銘
廣通普濟禪寺碑銘
高麗初多傳法眼派
普照後始設曹溪宗
前文
昇平府曹溪山松廣寺佛日普照國師碑銘
高麗國普照禪師勸修定慧結社文
大乘禪宗曹溪山修禪社重創記
昇平府曹溪山松廣寺嗣院事蹟碑
曹溪山第二世故斷俗寺住持修禪社主贈諡真覺國師碑銘
臥龍山慈雲寺王師贈諡真明國師碑銘
有元高麗國曹溪宗慈氏山瑩源寺寶鑑國師碑銘
曹溪山修禪社第五世慈真國師碑
曹溪山修禪社第六世圓鑑國師碑銘
海東曹溪山修禪社第十世別傳宗主重續祖燈妙明尊者贈諡慧鑑國師碑銘
王師大曹溪宗師一印正令雷音辯海弘真廣濟都大禪師覺儼尊者贈諡覺真國師碑銘
聖燈寶幢戟巖禳鎮
灌燭巨像湧石琢成
悲院施眾惜乎不廣
道場媚神失之太多
前文
支那太虛禪師無神論
平州僧遁為金國祖
真覺師集禪門拈頌
前文
示湛靈上人求六箴
大法寶海印藏經板
殿庭飯僧數盈萬人
寺門行香親率百官
前文
(附)七曜日之出處
山寺燃燈迺為年例
閭巷呼旗便成國俗
羅禪師綾首座得批
前文
綸音
教書
大官誥
教書
官誥
初度讓封王師表
三度謝表
五度謝封崇狀
謝物狀
王師呈冊使狀
冊使答狀
上冊使屈寔狀
贈物狀
三度冊使上遠狀
冊使答狀
屈宴狀
贈物狀
五度冊師先呈王師狀
副使行同前狀
王師答冊使狀
答副使狀
冊使上屈宴狀
副使上同前狀
使上贈物狀
副使上同前狀
教長丈室受記
江上油餅龍吐瑞氣
塔下陶瓦龜書怪語
甘露舍利僧言見性
旭日庭燄人謂放光
獻草為芝文士譏王
謂木結穀妖僧誣民
盲聾視聽日嚴誑人
陰陽吉凶山甫惑眾
百寮齋米收斂有差
萬佛香徒聚集無賴
藏經道場春十秋十
前文
轉藏經第三會榜
連聲法席晝三夜三
花紋苧布尼婢織成
琉璃土瓦僧侶燔造
一家三子制許度僧
五教兩宗祈禱平賊
妙清衒術欺君謀逆
辛旽叶夢封侯弄權
元帝出傍為護佛法
恭王迷信朱帝賜書
愚公密告紅賊應記
檜巖寶鳳指空來遊
太古懶翁臨濟嫡孫
前文
高麗國曹溪宗崛山下斷俗寺大鑑國師之碑銘
朝鮮
鄭習因被鄰使拒絕
前文
松雲大師唱酬
九月九日以登高意示仙巢
贈馬島僧萬室
次仙巢韻
有一倭僧求語
贈松源宗長老僧
贈承兌
次承兌韻
次元佶韻
次承兌韻
贈日本圓耳教師
贈倭僧兼用旅情
別仙巢
贈日本僧
次元佶韻
次宿蘆韻
贈參玄人
贈義智調信仙巢
次承兌韻
贈日本僧圓光元佶書
贈仙巢書
贈宿蘆禪師書
智雄繼利雄為國師
覺雲書成珠落筆端
無學詳夢勸羅漢齋
寺院營產法孫犯戒
廟堂籌餉田奴屬公
薦福道場建水陸社
一代文章多撰僧史
百戰英雄能知佛法
道衍致孝復事李氏
志崇感夢重創松寺
前文
海東曹溪山修禪社大功德主臨濟三十四代嫡孫龍雲大禪師碑銘
黃儼來迎濟州銅佛
金漸奏留興天舍利
法華佛事追福太后
般若經行走汗老郎
讓寧對孝寧稱佛兄
兩宗禪教宗趣和會
前文
華嚴宗主某禪師碑銘并序
諺文字法源出梵天
前文
一 製作諺文
(一)訓民正音
(一)反對諺文
(二)記錄方言
(三)音釋漢文
二 語族研究 朝鮮語、日本語、蒙古語、文法同一
三 語法殊異 朝鮮語與支那語文法不同
四 語音變化 朝鮮方言與支那文字混合為一
五 假借漢字(凡假借字皆用圈點)
(一)新羅方言假字
(二)吏讀
(三)口訣釋義
(四)假字對照
七 諺文淵源
(一)世宗剏造
御製訓民正音序
(二)委巷俚語
(三)東方俗文
(四)畏吾兒文
(五)蒙古韻會
(六)(附)蒙古字來歷
(七)蒙古字亦出於梵字
八 諺文字法
(一)倣漢字古篆
(二)(附)篆來歷
九 諺文字母
(一)漢文字母源於梵文
(二)諺文字母倣於漢梵
(三)梵字起源
(四)滿蒙譯學
十 諺字沿革
韻會三十五字母
洪武正韻三十一字母
訓民正音十五初聲
正音通釋十七初聲
柳氏校正初聲二十五母
中聲例
正音通釋中聲十一形
柳氏校正中聲正例十五形
中聲變例一形
終聲例
正音通釋終聲八韻
柳氏校正終聲正例六韻
終聲變例一韻
諺文例義蛇足
前文
(一)勿事追繹。因時制用
(二)保存舊史。通用新譯
(三)對照數例。以示用處
(四)長音【韓】字。聯音【韓】字
(五)擬定諺文字母初聲名詞
(六)擬定諺文反切行法
正樂曲譜名云靈山
賢臣盛朝讀書上寺
日本使來求高麗藏
前文
高麗版大藏經
(附)日本弘教書院縮印大藏經緣起
(附)頻迦精舍校刊大藏經緣起
印大藏經高僧督役
成永嘉集先王遺命
刊經都監用漢諺文
給田福泉香火供資
製文覺寺菩提結誓
前文
大圓覺寺鍾銘
圓覺寺碑文
大圓覺寺碑陰記
漢陽寶塔如來舍利
金剛山禮法起真身
月精寺見文殊童子
光陵厭世意欲斷髮
燕山汰僧命如懸絲
碧溪心印分傳兩人
金守溫遭國子擯斥
梅堂受知逃世為僧
栗谷失恃出家耽釋
許倜諫王擊供沮祭
李鼊闢佛焚像免罪
訓導對策拿問竄配
狂儒取經責諭放送
經國大典僧尼條例
輿地勝覽寺社事蹟
前文
御製花山龍珠寺奉佛祈福偈
初序分一
普告人天
二正宗分七
一大地宿因
二供養七寶
三莊嚴萬偈
四應運發祥
五福德無量
六諸佛護佑
七菩薩願力
三結偈分二
一淨土極樂
二恆沙寶籙
其他
黃州郡正方山兼千聖山成佛寺事蹟碑銘并序
寧邊妙香山安心寺高麗國平壤道延山府妙香山安心寺石鍾之碑
明宗復禪科明心宗
前文
(附)當時禪宗初試選佛塲榜
普雨興佛教普法雨
法席施布七日食齋
義庫納蠟兩司啟諫
芙蓉法脉恰似六祖
涵虛清虛扶宗樹教
奉使東鄰政公奮忠
前文
八道都摠攝義兵大將弘濟尊者泗溟大師紀績碑銘并序
董功南漢性師效勞
兩宗判事宗宗分擔
八道摠攝道德重望
南漢山寺守城緇營
北道沿郡在家僧村
震默指影稱釋迦真
仁祖元年禁僧入城
因疏撤院首相奏對
見經送寺英祖勅教
破龜頭石壓俗離山
湖南佛汙老峯理觧
信眉栢庵流通佛書
仁岳蓮潭訓詁私記
采永氏刊佛祖源流
志安採集五宗綱要
前文
禪門五宗綱要
圓悟禪師五家宗要
汾陽十八問
白坡手鏡配對三句
意恂著述四辨漫語
先庭掃灑逐條證正
禪源溯流飜案護短
阮堂懽堂為禪悅文
百章夢言佛教精神
海峯智峯現宰官身
栗峯禪師杖嚇羅漢
蓮社法侶筆降觀音
前文
觀世音菩薩妙應示現濟眾甘露序
附呂純陽
乾鳳萬日彌陀法會
前文
附新羅念佛宗諸師
參禪狗子無佛性話
說教龍師刱釋辭法
京內僧跡佐野書請
冠俗服俗僧侶外風
理判事判寺剎內情
囊橐主義奉佛賣佛
眷屬觀念出家入家
梵魚一方臨濟宗旨
前文
第一 僧尼【韓】成立
第二 僧尼【韓】立身
第三 僧尼試驗【韓】制
第四 法階昇進【韓】規制
第五 法階【韓】名稱
慶尚南道長官宛
寺剎階級本未關係
住持資格老少履歷
薦僧報府迺依前例
禁妻住寺是守清規
財產保管提出目錄
僧尼分限給付度牒
行解履歷學設兩科
受白羯磨始入禪堂
被紅袈裟最上法階
舉揚宗旨導報四恩
監務法務分掌職司
檀徒信徒外護俗眾
前文
十二佛
茶毗作法
義湘祖師法性戒
附安骨通語 朝鮮涵虛得通和尚
附新羅虵福塟母元曉下語
褒賞善行三職評定
糺明非為七目懲戒
分衛托鉢公証携帶
和請舞鼓新式廢止
天竺老胡昔傳祖印
印度高僧今付佛骨
前文
(附)東來佛骨及舍利史
達城郡八公山桐華寺金堂塔奉安世尊舍利
梁山郡鷲棲山通度寺金剛戒壇奉安世尊舍利
娑婆教主釋迦世尊金骨舍利浮圖碑
娑婆教主釋迦如來靈骨舍利浮圖碑
達城郡毘瑟山龍淵寺浮圖奉安世尊舍利
平昌郡五臺山月精寺十三層塔奉安世尊舍利
太白山淨嚴寺塔奉安世尊舍利
天安郡華山廣德寺塔奉安世尊舍利
智異山世尊舍利塔三處
杆城郡金剛山乾鳳寺佛牙石塔
報恩郡俗離山法住寺世尊舍利碑銘并序
三國遺事記載前後所藏舍利
朝鮮阿育王塔
吊三武帝沙汰之厄
辨兩文公排斥其論
高麗末世儒風始起
四象學說人稟性情
前文
四端論
擴充論
朝鮮古代神教已行
檀君神教
檀君仙派
五斗米教
回回教
基督教
五濁
五陰
巫女賽神扇舞三佛
盲者逐鬼鼓誦千手
剎令頒布果蒙外護
剎令施行【韓】趣旨告諭【韓】件
朝鮮僧侶法類【韓】範圍
古碑古塔石佛其他石材【韓】雕刻【韓】建設物保存方法取締【韓】關【韓】件
寺印竝住持印章寸法【韓】一定【韓】【韓】件
寺法施行倘望中興
前文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寺格
第三章 住持
第四章 職司
第五章 會計
第六章 財產
第七章 法式
第八章 僧規
第一欵 分限
第二欵 行解
第三欵 法階
第四欵 衣制
第九章 布教
第十章 褒賞
第十一章 懲戒
第十二章 攝眾
第十三章 雜則
布教規則認定三教
朝鮮總督府令第八十三號
朝鮮總府告示第二百五十三號
關籍通牒分析兩籍
聯合宗院迺覺皇寺
中央學林是選佛場
私立佛教中央學林設置認可願
私立佛教中央學林學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修業年限、教科目、教科課程及每週教授時數
第三章 學年、學期及休業日
第四章 入學資格、入學、在學、休學及退學
第五章 職 員
第六章 修業及卒業
第七章 賞罰
第八章 生徒心得
第九章 寮舍
朝鮮佛教地方學林學則綱領御承認願
朝鮮佛教地方學林學則綱領承認【韓】件
朝鮮佛教地方學林學則綱領
朝鮮佛教地方學林學則綱領御承認願
觀音聖像感禹性海
前文
水月緣
成佛道僧渡李無能
前文
牧牛歌
支持我们
返回藏经
Toggle Sidebar
序
朝鮮佛教通史
第一
序
繁
朝鮮佛教通史
朝鮮佛教通史序
宇佐美勝夫序
版权声明:本站原始经文数据源为
CBETA
译文由人工智能翻译,仅供学习参考,并非权威解释
←
和
→
可以快速翻页哦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