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亭大師傳記總帙
伯亭大師傳記總帙
No. 1656-1慈雲伯亭大師古希紀(自識實行)
庚辰年夏天,我在龙冈北面寻得一处清静之地。那里有泉有石,山川苍翠,松竹成荫。薄云飘向远方,几只鸟儿缓缓飞来。一时间仿佛忘却了生死,浑然不知人间世事。崇寿寺的三如和尚恭敬地离座请教道:文侍者随侍多年,恳请师父开示出家的始末因缘,后学听闻,必能获益。当时我便以六十岁生平略述作答。如今又过十年,已届七旬,特将这些年的事迹补录,以免读者有所缺憾。
我姓沈,是仁和亭溪人。父亲名相,母亲姓张。出生于崇祯十四年,岁次辛巳年,十月十一日戌时。
顺治三年丙戌年。六岁时,被水冲走却没有淹死,遇到盗贼砍杀却没有受伤,遭遇火烤却没有烧坏。
丁亥年七岁时,遇见一位僧人摸我的头顶,觉得非常特别,立刻生出出家的心意。母亲没有同意。
九岁时辞别双亲,前往杭州慈云寺拜祖源尊宿为师,法名续法,字百亭。
十一二岁时,学习早晚课诵、大小经忏,还涉及四书、诗经和易经。
十四五岁时,因为师父装修佛殿,白天收斋饭供养众人,晚上礼佛诵咒。
丙申年十六岁剃发出家。十七、十八、十九岁时,担任寺院管理职务。寺院的佛像、佛经和忏悔仪轨都修缮一新。三年任期即将结束时,己亥年冬天辞别师父,到南屏山豁堂嵒和尚座下求受戒法。十一月十五日早晨,腹部生了一个脓疮。跪在观音菩萨像前,诵《楞严咒》祈求痊愈。不到三天,毒疮转为普通疮口而痊愈。三坛大戒得以圆满受持。庚子年二十岁,参拜先师德水源和尚,在城山听讲《楞严经》。
二十二三岁时,研究贤家诸位祖师的教法典籍。内衡法师讲《楞伽经》,便去听受。
二十四五岁时,在莲居修学性相宗。向圣先法师学习唯识,向灵沧法师学习起信论。
二十六岁那年的春夏之际,我在上天竺寺聆听老法师讲解《楞严经》,跟随石公和尚学习《华严悬谈》,向景淳和尚请教施食仪轨。重新编订《五教仪》成六卷,呈请先师指正。先师赞许道:贤首宗的教观体系,至此才算完备了。我又发愿每月设六坛施食法会,每夜施食济度众生。
同年康熙丙午年腊月初八,老法师授予衣钵传承,我成为云栖寺第五代法嗣。师父告诫我要精研经典原文,不要沉溺于各家注解而偏离根本。
二十七。二月十五日。梦见金甲神说:十九岁的劫难已过。今年生日恐难渡过。于是在楞严咒后增诵如意陀罗尼一百零八遍。早晚抱病坚持不辍。至诞辰日,忽梦僧人说:应在楞严咒前加诵释迦、药师、弥陀三佛圣号,如意咒后续添药师咒与往生咒,可免三十三岁灾厄。此后早晚课诵再无间断。更自取法号灌顶。忆起先师嘱我熟诵经文的教诲,又将楞严经、法华经、圆觉经、梵网经、金刚经、药师经、华严经名号品、净行品、梵行品、僧祇品、随好品、行愿品等,四分律、起信论、唯识颂、法界观等典籍,每日分五时段,逐字记诵。每三日循环一遍,定为常课。
时年二十八九岁,再度钻研三宗诸部重要经典,重编纲要以备遗忘。又删订《五教仪开蒙》一卷。
康熙九年庚戌春季,年三十岁。他编排了《五教继证图》。众多善信施舍衣物,恭敬礼请他于本寺开讲《般若经》。中元节时,湖上王医生家设斋施食。召请仪式进行时,忽然阴风骤起,灯烛尽数熄灭,家属都远远躲避。他专心持念佛号,片刻之间灯烛重新明亮。此后济公再未听闻嚎哭之声。
三十一、二三年间,法师召集众弟子,三次讲授《楞严经》。当时景淳和尚来寺听闻,并见到教义和图表,合掌赞叹道:此乃毗卢遮那佛派遣的使者,是贤首宗祖师的功臣啊。四明山的述公作诗祝贺说:君之文采德行独超群伦,论辩如风生水起,精通佛典。高擎莲灯分传智慧火焰,五彩祥云播撒,连接慈云。一脉清泉一滴水,传承无尽,分支愈多水流愈清。愿向人间广施法雨,上中下三根皆蒙润泽,共同繁荣昌盛。昭庆寺的止千嶽公赠诗道:忆昔初闻高论,雄辩已惊四座。慧业更加崇高,美名远播四方。法流深广如乳泉,慈云密布降甘霖。他日讲经之处,定见天华纷坠座前。此外,法师还撰写了三十八卷《楞伽记》。
第三十四则。《楞伽圆谈》十卷。宣讲《金刚经》《法华经》。俞纬学士赠诗云:心依佛法性离尘,独向祇园结静因。讲席幸承甘露润,香台深喜惠风亲。九天梵音昙花绽,二月春和柳色新。衰年憾我闻道晚,大师觉世不辞频。潘舆学士赠诗云:陋室依慈云,朝夕慰所闻。提撕开鹿苑,领略谢鸥群。无奈冤亲聚,难将恩怨分。感怀新著述,应拯出尘纷。孙治学士赠诗云:我闻无上义,圆解胜醍醐。达者领其要,忘筌与世殊。闲访青莲馆,把玩囊中珠。光辉照四野,岂复类碔砆。仁鸟檐下鸣,红药阶前开。白云停翠树,青烟生紫蒲。如晤象王因,仿佛雨花初。我心足怡悦,自笑为世儒。赵骊渊孝廉赠诗云:内典藏千卷,幽居坐小楼。观君无执着,随云自在游。冬初,胃疾复发。梦见金甲神告:若欲延寿愈病,可饮此浆。饮之如藕汁,口内生香。醒后遍体生疮,未及十日,二症皆愈。
三十五、讲《楞伽经》序引并《五教仪》。褚堂周姓文士延请作系念法事,梦见亡母欢喜致谢。东清里孙姓文士孝桢家设焰口,诵《破地狱真言》时,幼小儿孙见历代祖先及众亲邻皆来赴会,众人惊异。汤姓文士骏发之妻周氏患癫病,状若鬼魅附体,一经荐度,狂言呓语立止。
三十六。撰《五教仪科注》四十八卷,并作《莲花镜》《灯》二章。
三十七次讲解华严经要义。
三十八岁那年,戊午年春天,我参加了聚光寺的法华经讲座。一位母亲带着她的孩子来请求我为他们剃度出家,我便为他们传授了三皈依戒律。到了冬天,我又应戴府丞复斋先生的邀请,参加了华严经的法会,并在会上讲解了一卷《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
三十九岁那年,在己未年,我在本寺慈云堂开创了丛林。扩建了厨房、库房、浴室和厕所,规模宏大。禅堂安置僧众,放生池放养生灵。春季宣讲《法华经》,夏季讨论《起信论》,中元节启建盂兰盆会,举办无遮大会。秋天讲演《楞严经》。我亲临法席聆听并复讲。当时僧众中,我被推举为首座。随后编撰了《起信摘要》两卷,《兰盆会纂》八卷。
四十岁时(庚申年),戴府丞因《起信论疏记》各卷分散,命人汇编成合订本以便查阅。遂将二十四卷整合为十卷,另附科文一卷、五祖略传一卷、法相图录一卷。又新编《四十二章经疏钞》五卷,募刻《五教仪》。戴府丞赠诗云: 二十春秋驻云堂,禅观静照度群生。 轩眉论经心相契,问义煎药步迟停。 梅坞法脉源流正,慈云著述孰与同? 腊高德劭古来少,四十登坛第一功。
戴长公(名仁长)为祈病愈,刊刻《势至疏钞》,又请师住持紫云寺,师辞而未赴。门人文学谷庵仰慕《系念法门》之妙,刻印流通。
四十一岁时,文学陈调元梦亡妻求超度,遂启建三七日瑜伽焰口,焚化纸锭五千;五七日时修系念法门,再化五千锭。夜间果见亡妻乘幡乐西去。师撰《观音疏钞》五卷,又应王心贤居士请,述《西资归戒》一卷,刊刻《莲花章》《镜灯章》《断证图》三册合订本。
四十二岁,为《楞严经》分科并撰疏钞前两卷,刻印《四十二章经疏钞》及《五教仪开蒙》。
四十三岁时,春季宣讲《楞严经》,夏季注释《观经》两卷,冬季讲解《金刚经》四卷。
甲子年四十四岁那年的春天。你住在崇寿院。为了开启金刚经的讲经活动,撰写了六卷《药师疏钞》,并刻印了《金刚直解》。冬天前往德清潮音院,参加般若经的讲经活动。解制日那天,施主们恳请你留下住持,你多次推辞才作罢。
四十五岁那年(乙丑年)。春天应杨梅坞楞伽法会讲经之期,注解《如意咒经》一卷。将衣钵法脉传授给五位比丘:长明寺的月标、指月,姚园的悦峰、贤首,报国寺的与安、慈云,兴福寺的玉山、朗然,崇恩寺的剑眉、开明。法会结束后,全院长老共同推举他担任住持,再三推辞未果。初夏时节,周学士(石公)和任兵科(千祉)两位先生请他去上竺寺住持。中元节时,戴府丞发起《起信论疏记会本》的刊印工作,将刻经处移至慈云观堂校勘刻版。八月开讲《施食仪轨》,并将《观经疏》和《归戒文》一并付梓刊行。
丙寅年四十六岁。讲《金刚经》和《观音经》。嘱咐两位继承人:一是本寺的启南询,二是真寂寺的德林蕃。秋末,邵司天鹤亭先生迎请我到上竺寺的丈室。随后编辑《华严观自在知识章记》一卷。向僧俗四众开示佛法。
四十七。春天开始讲解《法华经》,得到传承的有三人:崇庆西民航、拈花大振音、万嵩尔乘吉。七月,《起信论疏记会本》完成。
四十八年春季,应戒坛院法华讲经期之请,另著《像想章疏》一卷,《放生仪》《剃度仪》《归戒仪》各一卷,编纂《课诵诸经全集》二卷,刊刻《五教仪科注》十卷。
四十九岁那年,是己巳年。初春时节,邵学士(戒三公)因为圣驾南巡,来到山中,命大众迎请主持。随后讲解了《金刚经》、《观音经》、《弥陀经》、《焰口经》、《心经》、《光明空品》。还撰写了《心经疏》三卷、《法界观镜注纂》两卷。
五十岁那年庚午年的春天三月。在毗卢殿的后殿,前后屋檐的梁上竖立了四根石柱。另外建造了八间耳房。塑了老师的像,供奉在方丈室里。刻了中兴碑,立在大士殿前。讲解了《四十二章经》和《十六观经》。还讲解了《沩山警策》。注解了《八大人觉经》一卷。注释了《遗教经疏》四卷。编写了《沩山警策注》一卷。
五十一。回慈云。装饰大殿墙壁上的三大士像,以及罗汉、诸天等圣像。修建山门。
五十二。司天监邵鹤亭先生。奉旨编撰《焰口施食广略二解》。共十二卷。在万安桥讲解瑜伽归戒。五月时屠世相。为亡妻江氏举行放焰口法事。当时众多鬼神。附体于男子身上。显现种种奇异景象后离去。七月中旬。仁社命人在江边宣讲瑜伽戒。
五十三、毛太史出资抄写《焰口》注解,信众捐助刊刻《焰口仪轨》。甲戌年五十四岁刻印《大悲咒》《准提咒》注解及《瑜伽归戒》,内容出自《显密翻译名义》。春季赴圣果寺宣讲《金刚般若经》,委托伟宾负责。七月讲解《盂兰盆经》。
五十五。焰口施食仪轨简释。放生仪轨。又于初春时节。工部侍郎徐浩轩公。发函命我住持圣果寺。宣讲《法华经》。开设三坛大戒法会。嘱咐紫云、月因、可久、朗然、吼山、毓六位弟子。启建万佛忏法会。并解答修行疑问。
五十六岁。在春曹庵宣讲《法华经》。嘱咐大树、弘苑两位弟子。徐工部刻印《万佛忏》《观像章疏》及《持验因果记》。夏季返回寺院。装塑四大天王像。秋季在圣果寺。开讲《报恩经》。
丁丑年春天,五十七岁。昭庆寺的宜洁律师让我校对《毗尼香乳记》。夏天开始修建瓦屋,修缮弥陀殿的后殿。五十八岁春天,在崇寿院讲解《金刚经》和《心经》,将衣钵传给明藏、默闻和你的三个儿子。校对昭庆寺的《羯磨仪》,并撰写了序言。
五十九。王居士国瑞发心布施,铸造佛殿大钟。三月初七,梦见天官迎请升入殿堂,宣讲《华严经》。见一位圣僧前来作证,代其昭示吉庆。并注出《梵网会诠》两卷。
六十岁那年春天,在崇寿院讲解《行愿品》《阿弥陀经》《观音经》。撰写了《弥陀解》,校注了《尊胜咒经》的音义。
六十一。邀请李司衡居士撰写《药师疏钞》及忏悔文三卷。劝导明藏法师募资刊印《弥陀经解》。张佐平居士出资刻印《尊胜咒经》。春末监生徐汶请至许村四庙设三坛施食法会,超度溺水亡魂三十余人,平息当地鬼祟之患。冬季刊刻《慈云寺志》八卷。
六十二。春天时在湖南寺开讲《弥陀疏钞》。学士高江施资助刻《金刚经》,并亲手书写《心经》一卷相赠。回到寺院后,端午节过后,修建观音殿。募得王施主国士资助,刻印《药师疏钞》六卷。河南巡抚徐潮寄来俸银捐款,刻印《焰口疏》,完成了先前许下的愿。
六十三。春,周子鉉先生将《华严别行品经》六卷刻印流传。三月,昭庆寺圆印法师请撰《毗尼切要蒙解》。八月,请撰《沙弥广解》二卷。冬月,司天监邵泰衢命撰《心经二解》及《佛祖纲宗》四卷。六十四。著《传心四集》。秋八月,为玉林国师所著《工夫客问》作科判二说。
六十五岁那年(乙酉年)。春天劝善信杨轶千先生刻印《报恩忏》三卷。秋天为织造部堂敖福公举行保安施食法会。官府设宴招待,四方高僧大德都来坛场坐证。众人病愈安康,行礼致谢并赠以僧衣。冬天刻印《佛祖纲宗》及《吟净土百咏》。
六十六。春天为默闻上座汇集刊刻《弥陀忏》三卷。十月因广修法座,汇集刊刻《贤宗十要》及《贤首传》。先前所刻《五教仪注》等书,全部嘱托交付与他,劝其在京城流通。六十七。刊刻《七佛药师忏》三卷,撰写《华严别行记》。
六十八。校对昭庆沙弥律的解释。冬天刻印醒世善言。
六十九。劝织造官员杨耀祖雕刻大悲像手印释义。又刻《心经》两种注解。交付昭庆寺律师。校订解释《大忏悔文》。《华严别行记》八卷及《圆谈》二卷文稿完成。
七十岁时,劝导文人徐汶刻印《准提咒集要》。感化善士王国瑞为慈云公主塑像,并刻印《灵感签经》及《神异传》。
秋季因诸山僧众之请,开设《瑜伽施食经》仪轨讲席一期。同时编撰《华严字母释》《普庵咒》及《悉谈章解》。十月寒冬,太史公八十八岁老翁毛奇龄作祝寿诗云:智慧光芒照大千,降生刹利梵宫前。江边草色踏成锡杖路,天女散花纷落似金钱。六甲轮回翻玉历,双足何处绽金莲。须知迦叶传经后,仍在昭王廿四年。
前述因果始末,大略陈述至此。此后之事,尚难断言。然我观古德之境界,万不及一。如天台智者建寺安僧,慈恩大师注经释论,不空三藏持咒结印,贤首国师演教弘法,清凉国师传灯续脉,密藏禅师刊刻藏经,此等功德,是可思议耶?不可思议耶?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实为愧疚。汝当发勇猛心,立坚固愿,精进修行,誓与往昔诸佛祖师比肩,方满出家比丘之志。若稍有不逮,便非佛子。岂能独善其身便以为安?深思之,勉行之。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年六月十七日自述。至四十九年庚寅年腊月十七立春时节,重新在崇寿紫竹林中践行并记录。因而称为古希。记。
杭州龙冈门弟子 证文 记录